三級所有队为基础是現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5284
颗粒名称: 三級所有队为基础是現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60年12月25日,佛山报登载的关于三級所有队为基础是現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的文章。
关键词: 制度 农村 公社

内容

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級所有制是現阶段农村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加强生产队的基本所有制,是当前进一步巩固农村人民公社和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力的中心环节。
  人民公社是我們国家的基层社会組織,它具有較大的組織規模和較广闊的活动范圍,这种組織形式可以容納社会主義社会的不同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至共产主義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人民公社制度在它的发展的道路上,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水平不同,又必須要划分为几个旣相銜接又有差别的阶段。从总的发展过程来說,要分为社会主義和共产主義兩个大的阶段。在社会主義阶段,还要分为社会主義的集體所有制和社会主義的全民所有制兩个阶段。在集體所有制阶段,还要分为生产队基本所有制的阶段和公社基本所有制的阶段。人民群众常說:“共产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天梯”。“天堂”是我們的最高理想,到达“天堂”的“天梯”是要一段一段攀登上去的。現在,人民公社处于社会主義的集體所有制阶段中的生产队基本所有制的阶段。还須經过相当长时期的努力,創造必要的條件,才能从这个阶段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三年来的經驗已經越来越淸楚地証明:當生产力的发展已經突破了組識規模較小和活动范圍較窄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界限的时候,必須及时地变革农业合作社这种生产关系,建立組織規模大和活动范圍广的人民公社。如果不是及时地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人民公社,把社会主義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那末,近兩年在严重的自然災害連續襲击下,我們絕不可能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这樣巨大的成就。在抗災斗爭中,人民公社經历了严重的考驗和鍛炼,成长得更加坚强。
  我們旣是不断革命論者,同时又是革命发展阶段論者。
  在生产关系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我們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关系經过变革已經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时候,又必須使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巩固和稳定起来,这才有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經过相当长的时間,当生产力发生产关系,进入下一个革命发展阶段。从每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都需要具备必須具备的條件。党的八屆六中全会决議中曾經明确地指出:“集體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的迟早,取决于生产发展的水平和人民覚悟的水平这些客覌存在的形势,而不能听憑人們的主覌愿望,想迟就迟,想早就早。”條件是要經过相當长的时間才能成熟的。在現阶段加强生产队基本所有制,坚持三級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正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創造这些條件。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决議中就規定:首先由原来各小社(高級农业社)联合选出大社(公社)的管理委員会,統一規划部署工作,把原来的各个小社改为生产队,原来的一套生产組織和管理制度暫时不变。 1958年12月党的八屆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决議中明确規定:人民公社应当实行統一領导、分級社管理委員会、生产队(卽基本核算单位)、生产小队(卽組織劳动的基本革位)三級。随后,1959年3月党中央进一步明确規定:公社应當实行“三級管理,三級核算,幷且以队的核算为基础。”也就是說生产队的所有制目前还是公社是因为这樣規定恰恰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員群众的覚悟水平,同时又最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群众的覚悟水平。
  當前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和达到的高度,比起我国过去的情况来,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从总的方面看来,目前我們的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毕竟还是很低的。人民公社已經有了一些社营的現代化的較大型的經济,但是在整个人民公社各級經济中占的比重还很小。生产队的力量也的确比过去是大大加强了,但是各队之間經济條件仍然沒有达到相对的平衡,生产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公社部分所有制的存在,可以容納和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确立和加强生产队基本所有制,幷坚持生产小队的小部分所有制,又适应目前生产力的基本状况,从而也可以大大促使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坚持实行三級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对于敎育广大农民来說也是非常必要的。当农民看見集體生加,农业机械化的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他們就会更深刻地體会到更大規模集體經营的优越性。現阶段以相当于原高几十戶,多的几百戶,生产劳动和收益分配基本上在这个范圍內进行,旣照顧了社員群众原有的习慣,也便于进一步提高他們的集體主義的思想水平。总之,队为基础的三級所有制,旣照顧了各个队的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別,又便于公社的統一領导和組織协作;旣有利于目前加快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經济的发展,又有利于为将来逐步过渡創造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
  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决定环节。經营管理權是所有權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劳动力和生产資料是不是眞正归誰所有,主要看是不是有權支配和运用这些劳动力和生产資料。在現阶段,維护和加强生产队的生产經营管理權特別重要。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依靠手工劳动;各地的自然环境、作物特性和技朮條件千差万别,不可能象工业生产那樣在很大的范圍內由上而下地制定統一的具體生产計划和技朮措施,按照一律的要求进行生产。为了充分发揮人們在生产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必須使生产上的經营管理權力主要归生产队。公社的生产計划,必須建立在生产队的生产計划和生产小队的包产計划的基础上。作物安排、产量指标和技朮措施,应該經过社員群众討論,由生产队和生产小队共同商量制定,由社員當家作主。公社當然有權根据国家計划向生产队提出建議,幷对各个生产队提出的計划做必要的和合理的平衡、調整,但是决不能不問实际情况,不听生产队、小队和社員群众的意見,主覌地、硬性地安排作物面积、任意提高产量指标、硬性規定技朮措施,更不允許随便抽調生产队的劳动力和生产資料。在特殊情况下,公社或其它生产队需要使用某个生产队的劳动力和生产資料的时候,也必須在不妨碍那个生产队本身需要的條件下,在自愿互利的原則下实行等价交換的协作,幷且要按照規定由上級机关批准。
  有怎么樣的所有制就要有怎么樣的产品分配制度。現阶段人民公社里的主要生产資料基本上归生产队所有,产品也必須基本上由生产队分配。如果不使分配制度同生产队基本所有制相适应,維护和加强生产队基本所有制就会落空。生产小队收获的农产品和其它經营的收入,凡在包产任务以內的,都必須如实上交給生产队統一分配;超产部分也应該按照規定比例上交一部分,由生产队統一分配。生产队的全部收入(包括队一級經营的和各小队上交的收入),除了按照規定交納国家稅收和向公社交納一定数量的公积金以外,其余的都在各个生产队內部分配,由各个生产队各計盈亏。生产队应當按照公社的規定抽出一定比例(例如5%左右)的公积金、公益金,扣除生产費用、流动資金和其他必要的开支以后,其余的都按照包产包工包成本和超产奖励的办法分給生产小队。在保証完成国家統一的收購計划和按照規定留足自用部分之后,粮食的多余部分,生产队可以多卖或自行儲备,留下的自用部分由生产队統一管理;工业原料作物和副食品在完成国家統購計划和按照規定留下自用部分之后还有多余的,应當多卖,用現金在队內进行分配。
  維护和加强生产队的所有權、管理權和分配權,絕对不是意味着削弱人民公社的大集體力量,而恰恰是加强了人民公社大集體的物質基础。社营經济是整个人民公社經济的領导成份,代表着人民公社的偉大希望和偉大前途,是应當継續发展的。但是,这一部分經济主要应當依靠它本身的力量幷在国家帮助下发展起来,而不能依靠从生产队提取过多的积累,或者从生产队抽調过多的劳动力和生产資料,用削弱队有經济的办法来发展。社营經济的发展,要以是否有利于农业生产为前提,要为农业生产服务。人民公社社营經济的发展,必須建立在各个生产队經济大发展的基础上。生产队是人民公社的基础,基础越强大,社营經济的发展,越有前途和希望。
  維护和加强生产队的基本所有制,也是生产小队的根本利益所在。社員的收入的主要部分(目前一般是80%左右)是来自全生产队的集體經济;完成包产任务幷且力爭超产是各个生产小队和全體社員的首要任务。生产小队应該有小部分所有制。这就是:在完成包产任务的前提下,小队有權經营本队范圍內的各項生产,特別是經营食堂的家底生产,有權自行支配超产奖励部分和节約开支部分。土地、耕畜、农具固定在小队,归小队使用,劳动力也固定在小队,生产队、公社都不应該随意变动;在一个生产年度尚未結束之前,决不能从小队抽調劳动力,抽走土地、耕畜、农具。这种小队小部分所有制和对生产資料固定使用的權力,不仅对于小队的生产有重大的意義,而且对整个农村經济的发展,特別是对农业經济的发展,也有重大的意義。
  社有經济、队有經济、小队經济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必須共同发展;在現阶段,着重保証队有經济的发展是三級經济共同发展的中心环节。公社一級和生产小队一級应該从上下兩方面来維护和加强生产队基本所有制,而不可从兩头去削弱生产队基本所有制。
  旣然在現阶段加强生产队基本所有制有这樣重大的意義,就必須使我們的領导力量的配备同这个政策方針相适应。因此,在保証生产队应有基本權利,充分发揮生产队的主动精神的同时,还要加强生产队的領导力量。各級下放干部絕大部分要放到生产队和生产小队;公社一級干部要用絕大部分时間和精力在生产队和生产小队里进行工作,特別是要加强对工作基础比較薄弱的生产队和生产小队的領导。
  兩年多以来,人民公社在貫彻执行統一領导、分級管理、三級所有、队为基础这个根本制度方面,已經取得了丯富的經驗。現在,把这些經驗很好地加以总結和发揚,一定能够进一步加强人民公社的基础,进一步发揮人民公社的优越性,进一步調动公社各級和全體社員的积极性,进一步掀起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高潮,进一步加强整个国民經济的基础,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義建設事业的迅速发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机构

中共中央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