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上添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3126
颗粒名称: 锦上添花
并列题名: 本市工人支援“三化”速写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60年4月3日佛山报登载的佛山市工人支持农业“三化”的事迹。
关键词: 支援农业“三化” 机械 完成任务

内容

制插秧机
  在大郊大队秧田里,木加厂厂长聶祥聚精会神注視着插秧机,随着插秧机前进,聶祥的心喜悦得突突地跳个不停,經过这次試插,心愿到底实现了。
  試制插秧机是不久以前的事情。一天,聶祥同志看到南方日报的东莞制成插秧机的一篇文章,卽派人取經,回来卽赶制六部,可是一試,旣插不上秧,还把插漏掉了,几次改也沒成功。剛巧,手工业局又組織学习广西式插秧机經驗,聶祥同志和欧林、謝淸等职工一起,熬过了几个不眠之夜,把插秧机改了又改,到瀾石、張槎、大郊等不少的秧田去試插,征求农民兄弟的意見,但插秧机不是漏秧就是只能插小秧,现在經改进控制秧苗掣之后,基本成功了,农民兄弟不再挨腰酸骨痛,这是多么高兴啊!
  木工們的战斗
  棉二厂木工組組长胡荣和木工们正在紧張地投入第二次战斗。他俩任务紧得很,一批新电机要安装,又要为浆染第二條生产綫作好木架等的备料工作,突然接到一个特急通知“……为了支援农业「主化」,木工組要在27号前完成九部手拉車的任务。”胡荣算了算时間,只有一个星期了,怎么办呢?目前机械化任务又紧,但又决不能阻碍农业“三化”呀,最后,他还是决定,集中四、五个木工先搞車子。當他们正要动工时,听到农民兄弟反映,对一些手拉車的輪象是个砧板,不够耐用,于是他就想出了改为菊花形的輪,旣美覌又耐用,他和木工組工人每次都苦战到深夜,九部手拉車終于提前三天完成。當大家把車子送到市郊張槎公社时,农民兄弟都搶着跟他們握手道謝,几部木車疾馳在田野上,雄料料气昂昂,象唱着一曲凱歌,向远方飞去……
  十部手推車
  三天要完成十部手推車,对于只有二个木工,无一件鉄的电綫广說来是个难题。但羣众的力量是偉大的,當职工们听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只一陣工夫,200只螺絲就齐全了。要鉆吼沒电,电工小組就燒紅鉄絲来鉆;欠五條車軸,出去运料已經四次的鈡志全,听到这个任务,只穿件汗衫就到农械厂拿車軸,等到晚上十时多,虽然身上一陣陣寒意,还是坚持完成了任务。深夜,已經坚持了一天一夜的老工人譚华还在安装手推車,厂长叫他去睡,他还是一股勁地干。終于,十部手推車提前一天完成了任务。
  为“三化”劳动是光荣的
  二月中旬,石灣陶瓷机械厂突然接到一个光荣而紧急的任务;要在二十三号前完成120部陶瓷水泵零件加工和安装三十台水泵,支援农村“三化”。职工們馬上表示: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坚决完成任务!支援农业“三化”是不容辞的責任,鉚煆車間負責人李瑞愉快地接受了八天完成7,000个大細螺絲的艰巨的任务,一囘車間,馬上进行动員,掀起了一个“为支援农村「三化」而苦战”的热潮。但絲帽仍用手工操作,工效很低,如照过去征人日产二百多只計算,那么,要一个月时間才能完成这个任务,但时間就是胜利,一定要想办法变革才行,全車間22人开了諸葛亮会議,馬上动手,仅用三个小时将廢旧料造出一部絞螺絲帽机,比手工提高工效三倍。經过三晝夜苦战,完成了螺絲加工任务,任务重、工作零碎、原材料不足等問题全給战胜了。
  我們的时代眞是万紫千紅。看,鉗工組十三人苦战了一夜就完成了十台水泵安装任务,比过去提高工效一倍。
  最近出席市羣英代表鉗工彭劍鳴工友为了及时地完成安装水泵任务,苦战二晝夜,領导要他休息,他說:支援“三化”农村要紧,不完成任务也不安呀”!
  在全厂职工干部的奋战下,終于在18号提前了五天完成120水泵零件加工和三十台水泵的安装任务。在此期間,还替郊委修好了存放年多未修好的內然机,提前一天超額完成了为支援农村“三化”的116條手推車軸的任务。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