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存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599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存款
分类号: F830.48
页数: 2
页码: 478-479
摘要: 本章概括了新邵县城镇储蓄、农村储蓄、企业、财政存款的情况。
关键词: 存款 新邵县 金融

内容

第一节 城镇储蓄
  1952年开办活期储蓄、整存整取储蓄、定额保本保值储蓄(不久停办)、有奖定期储蓄(1953年停办)、定期定额储蓄(1955年停办)、存本取息储蓄(1957年停办)。1954年开办—年期零存整取有奖储蓄(1959年停办)。1956年开办活期有奖储蓄(1959年停办)。1957年开办定期定额有奖储蓄、半年期零存整取有奖储蓄(1960年停办)。1960年底储蓄存款达84万元。全县人平2.03元。1961~1962年,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储蓄存款急剧减少,年底降至13万元,全县人平不到0.3元。1965年后,经济复苏,储蓄逐年增长。1973年回升到85万元,全县人平1.49元。1974年,成立“新邵县储蓄委员会”,重点单位成立储蓄领导小组,领导和开展储蓄工作,储蓄事业发展迅速。1987年,邮政局开办邮政储蓄,加上工行、农行、建行等专业银行,在两万多人口的酿溪镇,共设立12个储蓄所,并在各自开户的单位设立储蓄代办所或聘请协储员,开展储蓄存款竞争,一度出现存款利率(综合利率水平)与贷款利率倒挂现象。1989年4、5月间,工行、农行、建行、邮政局相继举办摸奖储蓄,因弊多利少,不到两月,相继停办。至1989年,储蓄种类有活期、整存整取、零存零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有奖、实物有奖、大额保值、华侨人民币等多种储蓄,存款最长时间达8年。利率根据存期长短确定,定期1年、2年、3年、5年、8年的储蓄月利率由1985年的5.10%、6.00%、6.90%、7.80%、8.70%提高到9.45%、10.20%、10.95%、12.45%、14.70%。储蓄余额达4562.58万元。
  第二节 农村存款
  1952年,农村存款仅19000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生产组织的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兴起,农村存款增加。1957年达18万元,为1952年的9倍。1958年实行“一条鞭”,银行与信用社混设,国家资金与社队资金统一归口信用社管理,加之信贷严重失控,存款额增至138万元。1959年增到270万元。1960年保持219万元,但农民实际存款不多。国民经济经过三年调整,纠正“一条鞭”作法,存款额迅速下降。1963年为56万元,此后,存款正常增长。1973年达206万元。1979年突破500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社队企业及村民存入信用社的资金增加,信用社有大量剩余资金转存银行。1983年信用社吸收存款1076万元,转存银行868万元,占吸收存款的80%。1986年,信用社吸收存款2324万元,转存银行1580万元,占吸收存款的67.9%。1988年信用社转存银行款1665万元。1989年,调高存款利率,开办保值储蓄,县农业银行增设化肥储蓄。年末,农村存款达2252万元,其中信用社存款2073万元,占92.5%。
  第三节 企业、财政存款
  1952年,企业存款40000元,财政存款21万元,1957年增至17万元、59万元。1958年由于实行“虚存虚贷”企业存款增至81万元,财政存款增至136万元。国民经济经过三年调整,解决了派生存款问题。1963年起,两项存款开始下降,至1965年末,企业存款降至75万元,财政存款降至82万元。1966年企业增多,企业存款137万元,超过财政存款37万元。1976年,企业存款达396万元。为财政存款124万元的3倍。1980年财政存款287万元。企业存款1089万元,多于财政存款802万元。1985年企业存款余额为1422万元。1986年,企业生产销售形势好,加上信贷资金较为宽松,企业存款增至2892万元。1988年10月后,紧缩银根,加上市场疲软,企业存款下降。1989年末为2425万元,比1952年增加605倍,比1986年下降467万元。财政存款904万元,比1952年增加42倍。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