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石马江流域梯级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47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石马江流域梯级开发
分类号: TV675
页数: 3
页码: 320-32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新邵县水利石马江流域梯级开发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沿革、主要工程简介等。
关键词: 水利 水利建设 水轮泵站

内容

第一节 沿革
  石马江发源隆回县首望亭,从山口里进入新邵,流经迎光、巨口铺、五星、言栗、新田铺、小塘、长冲铺乡,县境流长65千米,集雨面积843平方千米,落差83米,可利用落差54米,多年平均流量19.02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11680千瓦,可开发量6810千瓦。由于河床宽而低,岸田高而多,建县前农民有一首歌谣:“望着石马江,两眼泪汪汪。田高岸坡陡,河水白流光,天旱难车水,田禾一片荒。肚饿呆不住,流落走他乡”。
  1965年春,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办公室、地区水利局、县水利局派员组成规划小组,对流域拦河筑坝,水轮泵提水灌溉的梯级开发进行规划,成立石马江流域工程指挥部。刘守真任指挥长,谢志忠负责技术指导。9月,在新田铺公社牛轭塘和言栗公社石脚两地修建先锋、英雄水轮泵站。冬,先锋坝坝基合龙时,围堰几次被水冲垮,工程副指挥长,50多岁的大禹庙大队党支部书记陈书生,率先跳下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带领民工堵水筑堰,终于使工程抢在春汛之前完工。1966年8月,工程指挥部提出“学习先锋和英雄坝,一年开发石马江,定叫河水上山岗”的口号,流域各社、队28000个劳动力,按照规划,在冰冷的河水里施工,翌年春,41座坝梯级耸立于河床上。
  1969年8月,周恩来总理看了石马江立新坝水轮泵提水照片,连声赞扬,这是个好东西,好东西,并指示:“要巩固、提高、发展”。9月24日,石马江流域水轮泵建设模型在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出,外宾倍加赞扬。是年,石马江各支流均增筑新坝,全面配套。1970年建立石马江流域管理所。至年底,流域共筑坝84座(主河10座),安装水轮泵216台,最高扬程48米,开渠道170条,长212千米,绕过278个山头,跨过220条山沟,直灌稻田30000亩。同时安装碾米、轧花等加工机械129台,办起2个农业机械修配厂,安装发电机20多台,发电量295千瓦。1972年大旱,石马江河水几乎断流,坝上储水不多,水轮泵不能运转,红星坝首先安装1台58.8千瓦的柴油机提水,创造了“丰水用水轮泵,枯水用柴油机”的泵机结合提灌办法。次年7月19日,老挝爱国战线党中央农业经济、水利电力干部参观团28人,至新邵参观石马江流域梯级开发工程。此后,水轮泵站配套、管理日臻完善。全国10多个省陆续派人前来参观。1975年,流域各坝推广P23—1酚醛塑料轴承。次年3月,湖南省农机局在石马江流域管理所举办全省推广塑料轴承使用培训班。12月,国家水电部委托湖南、福建、广西省在新邵召开水轮泵塑料轴承现场会,13个省市的47名代表参加,将P23—1
  酚醛塑料轴承,作为全国统一结构标准,定型生产推广使用。1981年,柴油供应趋紧,县政府在言栗公社修建35千伏变电站,从酿溪架设35千伏线路,将湘中电网的电经变后送流域各坝,至1985年,各坝站均安装电动机、柴油机提水灌溉。同时,发展小水电站,水轮泵逐渐减少。至1989年,石马江流域有水轮泵102台,柴油机固定机埠24个、装机24台/914.1千瓦,电动机13台/852千瓦,水力发电机23台/2239千瓦,碾米、轧花等加工机械61台,灌溉7个乡、136个村、816个组的33000亩农田,组成了水轮泵、水轮机、柴油机、电动机、发电机五机配套;灌溉、发电、加工、修制四结合;农、工、商综合发展的新型经济联合体。
  第二节 主要工程简介
  先锋坝水轮泵站 位于石马江与资水的汇合处,属新田铺乡大禹庙村。坝高4.5米,长73.1米,有水轮泵3台,75千瓦电动机1台,扬程37.5米,灌田2222亩。装发电、碾米、磨粉、轧花、压面、榨油等机械8台。
  皂角塘坝水轮泵站 位于新田铺乡大禹庙村的皂角塘,由附近27个农户,98人每人筹人民币120元建成。坝高2米,长147米,安装水轮泵2台,22千瓦提灌电动机1台,净扬程分别为10米、16米,灌田291亩。并有5千瓦发电机、碾米机各1台。为支持下游先锋坝和上游群力坝的建设,先后两次拆毁重建。
  群力坝水轮泵站 位于长冲铺乡桥当头村,由新田铺、长冲铺乡合建。坝高6.5米,长112.8米,有水轮泵11台,电动机2台/150千瓦,两岸扬程分别为31米、47米,灌田2890亩。还有发电、碾米、轧花、弹花等机械8台。
  向新坝水轮泵站 位于长冲铺乡东田坪村,由新田铺、长冲铺乡的5个村联合修建。坝高5米,长114米,坝顶安装高1.5米活动闸门。左右岸净扬程分别为21米、44.4米,有水轮泵7台,提灌柴油机1台/88千瓦,灌田1900亩。还有发电机2台/360千瓦,碾米、磨粉、轧花机共4台。
  合心坝水轮泵站 长冲铺乡合心村修建。坝高1.2米,长86米。有水轮泵5台,40千瓦提灌电动机1台,灌田425亩。还有发电、碾米、磨粉等机械5台。
  立新坝水轮泵站 位于小塘乡冷子山村,新田铺乡沙子田、大庙边及小塘乡、长冲铺乡等6个村联合修建。坝高5米、长88.4米,坝顶安装高2.5米的活动闸门7扇。1987年2月在坝顶架设人行水泥桥,有水轮泵8台,电动机2台/130千瓦,柴油机1台/99千瓦,扬程37.5米,灌田2130亩。还有发电机2台/346千瓦,碾米、磨粉、压面、轧花、弹花机各1台。
  红星坝水轮泵站 位于姚口渡村,由小塘乡姚口渡、新田铺乡发冲等村联合修建。坝高6.9米,长114.8米,有水轮泵7台,88千瓦柴油机1台,75千瓦电动机1台,两岸扬程分别为22米、33.5米,灌田2400亩。有发电机2台/320干瓦,碾米、磨粉、轧花、弹花、压面机各1台。
  向东坝水轮泵站 位于竹山垅村,由小塘乡的向东、竹山垅和新田铺乡的小水江村联合修建。坝高3.5米,长230米。有水轮泵10台,电动机2台/44千瓦,两岸扬程分别为18米、23.5米,灌田1200亩。还有发电、碾米、磨粉、弹花等机械5台。
  红卫坝水轮泵站 位于言栗乡柏林村,由柏林、田塘等4个村合建。坝高4.22米,长72.5米,坝顶安装高1.5米的活动闸门10扇,水轮泵7台,两岸扬程分别为48.2米、8米,灌田1300亩。有发电机1台/10千瓦,碾米、磨粉、轧花、压面机各1台。
  东风坝水轮泵站 位于言栗乡栗江村,由栗江等4个村合建。坝高3.3米,长101米,坝顶宽4.5米,可通汽车。有水轮泵8台,两岸扬程分别为14.5米、28米,灌田1165亩。还有发电、碾米、磨粉、压面、轧花机各1台。
  英雄坝水轮泵站 位于言栗乡石脚村,坝高4.61米,长76.3米,坝顶安装高1.5米的活动闸门10扇,有水轮泵10台,两岸扬程分别为26米、29米,75千瓦电动机1台,灌田2605亩。还有发电机2台/184千瓦,碾米机2台,磨粉、压面、轧花机各1台。
  同心坝水轮泵站 位于言栗乡罗家坳村。于1970年冬修建,1971年春完成。坝高5.5米,长110米,有水轮泵6台,提灌电动机1台/40千瓦,扬程39米,灌田1125亩。还有碾米、磨粉、轧花、压面机各1台。
  建新坝水轮泵站 位于言栗乡金塘湾村,由言栗、五星乡的3个村合建。坝高4.5米,长118米,有水轮泵6台,电动机3台/127千瓦,两岸扬程分别为29米、32米,灌田1020亩。还有10千瓦发电机1台,碾米机2台,轧花、磨粉机各1台。
  五星坝水轮泵站 位于五星乡五星村,由五星等5个村合建。坝高5.8米,长96米。坝顶加钢筋混凝土人行桥。有水轮泵6台、电动机1台/40千瓦,两岸扬程分别为44米、30米,灌田1250亩。还有发电机2台/250千瓦,碾米、磨粉、粉碎、弹花、压面等加工机械共6台。
  胜利坝水轮泵站 位于巨口铺乡李阳村,由栗坪、李阳、大石三村合建。坝高5.9米,长48米,坝顶加高1.5米活动闸门。有水轮泵5台,两岸扬程分别为26.8米、10米,灌田1173亩。还有发电机3台/375千瓦、碾米、压面、轧花机各1台。
  山口坝灌溉发电站 位于迎光乡车塘村。石马江由此进入新邵县境。1969年6月动工修建,1974年大坝建成,1975年修建发电机房,灌溉兼发电。坝高14.5米,长78米,水头14.5米。有发电机2台/250千瓦。建成后属县管工程。1976年开始向外送电。1979年下放公社管辖。1983年,县水利局又委托石马江流域管理所管理。1985年发电并入大电网。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