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政协新邵县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27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政协新邵县委员会
分类号: D627
页数: 2
页码: 145-14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政协新邵县委员会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委员产生、政协会议等。
关键词: 新邵县 地方组织 政协

内容

一、委员的产生
  政协委员的产生本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经过层层推荐,上下协商,组织考察后,由政协上届常委会协商决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确定政协委员76人,由政协筹备小组批准。第一次会议后到本届末,经各界推荐,政协常委会批准,先后增补委员33人,共有委员109人,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经济工商、科学技术、农林水利、文艺、新闻、教育、医药卫生、体育、社会福利、民族、宗教和特邀人士等16个界别。其中中共党员占委员总数38%、其他各界人士占62%,知识分子占50%,有技术职称的占38%,妇女占19.7%。第二届政协委员的产生,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各单位提名推荐310名人选,由政协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广泛进行考察。对其所代表的界别、代表性、年龄、文化程度、专业特长、现实表现和参政议政能力进行审查和衡量后,于1987年2月14日,由县政协第一届第十七次常委会秉着“相对稳定、局部调整、引进新人、完善结构、提高素质”的原则,协商确定第二届政协委员114人。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后,又先后增补委员15人,到本届末共有委员128人,由16个界别组成。其中中共党员占40%、党外人士占60%。知识分子占57%。有技术职称的占47.8%。妇女占11.3%。委员多数是在两个文明建设和祖国统一事业中有贡献、有影响的代表人物,还有德高望重、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
  二、政协会议
  第一届第一次全会 1984年1月13日,经中共邵阳市委批准,成立由13人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邵县委员会(以下简称县政协)筹备小组,李子超任组长,杨绍夫、钟伦仁、粟绍源任副组长,负责成立县政协的筹备工作。是年4月11~21日,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邵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委员76人,听取和审议筹备工作报告、政治报告、提案审查报告;通过了政治决议和提案审查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第一届常务委员会。
  第一届第二次全会 1985年4月4~11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委员92人。听取并审议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办理情况报告。
  第一届第三次全会 1986年4月10~16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委员109人。审议通过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增选第一届政协常务委员10人。
  第二届第一次全会 1987年3月6~14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委员114人。听取并审议换届工作报告、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邵县第二届常务委员会。
  第二届第二次全会 1988年4月6~12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委员125人。听取并审议通过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与县委、县政府领导就工业、农业、社会治安、农转非等问题进行协商;补选县政协第二届常务委员1人。
  第二届第三次全会 1989年4月4~9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委员128人。审议通过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