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群众业余文艺表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05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群众业余文艺表演
分类号: G127.64
页数: 2
页码: 500-501
摘要: 本节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县1978年至2002年群众业余文艺表演活动的开展历史。
关键词: 邵阳县 群众业余 文艺表演

内容

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县内群众文艺表演活动仍以政治宣传为主,县文化部门和各公社常不定期地组织各种文艺汇演活动。1981年,县文化馆、县总工会、县团委、县广播局、塘渡口镇文化站联合组建业余广播合唱团,成员35人,两年后解散。1982年,在邵阳地区业余戏剧汇报演出中,邵阳县代表队演出的花鼓戏《华三甫卖药》获二等奖。1978—1985年,县内曾先后组织各种全县性群众文艺汇演活动4次,参加演出者近1000人次。期间,还组织代表队参加全市各类汇演、调演活动4次,赴省汇演2次。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在重大会议和重要庆典活动期间,由县委宣传部或县文化局举办各种文艺晚会,或和其他单位联合举办各种文艺表演赛事。1986年春节,县文化馆举办“笑的艺术”和“狮灯舞”大赛。同年,塘渡口镇文化站组建全县第一支铜管乐队,后县内民间乐队相继涌现。1989年,县内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40周年戏剧调演。同年12月,县文化局举办全县狮舞大赛,19个乡镇代表队共200余人参赛。
  20世纪80年代末期,县城塘渡口曾一度出现街头卡拉OK。以后,营业性歌厅很快在县城和主要集镇兴起,家庭卡拉OK亦同时流行。1990年,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县团委、县总工会、县体委、县广播电视局联合举办“五四文艺表演赛”。1990年,县文化局举办全县“社教年”民间文艺调演,参演节目34个,评出优秀节目9个。同年端午节,五峰铺镇文化站在县城举办扎台戏表演,观众近万人,省新闻图片社、市电视台予以专题报道。同年岩口铺镇举办民间文化集会,300余人进行游行表演。1995年5月,县文化局、县电视台等7个部门联合举办“形象杯歌手大赛”。1996年3月,县文化局举办全县首届“公关、礼仪、歌舞、器乐大赛”。同年5月,县文化局举办全县“铜管乐队大赛”,7个代表队参赛,塘渡口镇白羊铺村代表队获一等奖,黄塘乡代表队获特别奖。
  1996年9月,县内业余歌手黎涌在全市农民歌手选拔赛上获一等奖。1997年,县文化局先后举办全县首届“演讲与主持人大奖赛”和“庆七一、迎香港回归大型歌咏比赛”,全县30多个单位组队参加,县委书记石民生、县长曾建秋、县人大主任唐清洲、县政协主席吕敬忠及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带头参加歌咏赛。同时,九公桥镇和黄塘乡分别举行“迎香港回归文艺晚会”。
  1998年,县农业银行业余歌手王中心获湖南省“炎帝杯”青年歌手大赛二等奖。
  1999年10月1日,长阳铺镇举行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文艺大游行,42个单位参加,分18个方队,720人参加游行演出。1999年12月,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残疾人文艺调演”中,县特殊学校聋哑学生表演的舞蹈“童乐”获优秀节目奖。20世纪90年代末期,半职业性民间乐队演出十分火爆。民间乐队兼融歌舞、曲艺和戏剧表演,在城乡红白喜事时受雇演出,每个乐队一般有演职员10人左右,平时各自为业,有演出活动临时集中,每演出一场,向雇主收费400~800元不等。时县内有民间乐队54家,每年演出约3000场次。同时,县内部分集镇有由中老年妇女组成的腰鼓队,常受雇在单位团体的庆典和农村红白喜事中表演。
  2001年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县财政拨款7万元,各单位筹款40万元,由县委宣传部主持,举办“颂歌献给党”、“党旗颂”等大型文艺晚会,县直各单位共10个代表队、500余人参赛。同期,还举办了“三热爱”铜管乐队环城游行活动。2002年元旦,县文化局举办“金世纪元旦文艺晚会”。同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县城东拓奠基典礼、县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期间,均由县委宣传部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每次都耗资十余万甚至数十万元。
  1986—2002年,全县共举办文艺晚会和文艺表演大赛86次,先后参加演出者1万余人次。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