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素质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042
颗粒名称: 第七节 素质教育
分类号: G637.1
页数: 2
页码: 491-492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邵阳县内各学校推行素质教育,邵阳县教委提出“四抓四不准”,即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准随意减少音乐、体育、美术和劳动课时;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准利用节假日补课;抓制止重复教育,不准中小学开办复读班和招收复读生;抓考试制度改革,取消小学毕业生升初中考试,不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招择校生、办重点班。
关键词: 素质 教育 邵阳县

内容

1997年,县内各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县教委提出“四抓四不准”,即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准随意减少音乐、体育、美术和劳动课时;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准利用节假日补课;抓制止重复教育,不准中小学开办复读班和招收复读生;抓考试制度改革,取消小学毕业生升初中考试,不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招择校生、办重点班。1999年,县教委进行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强师建设,全县5155名教师参加了自学考试和函授学习,教师进修学校开展继续教育,80.6%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普通话和练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活动,黄塘乡学区代表队在全市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团体第二名。同时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县内乡镇中心完小以上的学校均成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和文艺、体育代表队。是年在市“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比赛中,县内有4名学生获一等奖,4名学生获二等奖,2名学生获三等奖;在市“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县内有1名学生获一等奖,6名学生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2000年,县教委提出用素质教育标准衡量学校工作,兴办各乡村学校素质教育示范点,全县85所学校达到“文明窗口学校”标准。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