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校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03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学校管理
分类号: G637.1
页数: 3
页码: 488-490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邵阳县1979年至2002年公立学校管理,1987年至2002私立学校管理情况。
关键词: 学校 管理 邵阳县

内容

一、公立学校管理
  管理体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内恢复“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县办中学由县教育局(委)直接管理,小学和初中由乡镇(公社)场教育组管理。村级小学设校长1人。片办小学设校长和教导主任各1人。中心小学及初级中学设校长1人、副校长1~2人、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办公室主任各1人。高级中学(含职高,下同)设校长1人、教导主任1人、总务主任1人,规模大的高中增设副校长1人、共青团支部书记1人。1986年始,县内高级中学设校长、党支部书记各1人,副校长1~3人,工会主席、教导主任、总务主任、政教主任、办公室主任、团支部书记各1人。规模大的学校增设副教导主任、副政教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各1人。1978—1998年,公办教师工资由国家负担;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基建维修费、民办教师工资以乡镇(公社)场和村(大队)负担为主,国家补助为辅;县办中学基建维修费由国家负责。1998年,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乡镇(场)、村不再负担民办教师工资。以后,学校行政、人事、业务、经费均由全县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村级小学的基建维修仍以村负担为主,国家补助为辅。
  常规管理 1979年,县内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1980年,县教育局就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学生合格率和优秀率、高中生升学率等相继制订奖罚条例和建立教职工岗位责任制。1986年,县教委先后发文,对区教育办主任、乡(镇、场)教育组长、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职责作了详细规定,制订了出勤、备课、上课、阅卷、辅导、家访、奖罚、财务、教研等一系列完整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了学前儿童花名册、学龄儿童花名册、超龄儿童花名册、毕业生花名册、学生守则、学校视察情况登记册、校产校具登记册等表册档案。1991年始,县教委每年均和县财政局、县物价局联合进行中小学收费清理整顿。2002年,上述规章仍继续执行。
  二、私立学校管理
  申办审批 县内对私立学校实行“办学许可证”制度。申办私立幼儿园、私立小学和私立初级中学,申办者持申办报告、申办者和拟任校长或主要行政负责人及拟聘教师的资格证明材料、拟办学校的资产及经费来源证明材料、学校章程及规划、办学协议书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由所在学区和乡镇人民政府签署意见,县教育局(委)和县社会力量办学领导小组审批,送市教育局(委)备案后,由县教育局(委)签发办学许可证。申办高级中学、完全中学、职业高中和文化补习学校,申办者持上述证明资料,经县社会力量办学领导小组集体考察,县教育局(委)和县社会力量办学领导小组签署意见,由市教育局(委)审批并签发办学许可证。
  办学管理 1987—1994年,由县教委履行对私立学校的管理职能。1995年,县政府成立社会力量办学领导小组,由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任组长。同时县教育局设立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每年对全县私立学校进行年检评估,并公示年检评估结果。1996年11月,县社会力量办学领导小组颁布《邵阳县社会力量办学年检评估方案》,对全县私立学校分“合格学校”、“限期整改学校”、“重点整改学校”三类进行年检评估。1997年始,县内擅自办学现象突出。1998年7月,县人民政府颁布《邵阳县规范社会力量办学暂行规定》,规定未经批办的私立学校一律取缔,但擅自创办私立学校的势头仍未得到遏制。1998年9月,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对社会力量办学进行清理整顿的通知》,抽调干部60人,成立社会力量办学清理整顿领导小组,分管教育的县委副书记任组长,逐一进校清查。同年10月,县人民政府又下发《邵阳县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法》,但至1999年,全县未经批办的私立学校仍增至66所。是年9月,县社会力量办学清理整顿小组从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工商局、县文化局、县财政局、县物价局等部门抽调干部46人,对非法私立学校再次进行清理整顿,取缔非法私立学校40所。后清理整顿非法私立学校的活动虽持续进行,但社会非法创办私立学校却连续不断。2002年,全县有各类私立学校59所,其中未经审批,擅自开办的有41所。县内私立学校内部管理为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由董事会聘任。教职员实行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课时工资制、效益工资制等多类型工资制度。部分私立学校对学生实行助学金和奖学金制度。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