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建筑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96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建筑工程
分类号: F293.33
页数: 2
页码: 384-385
摘要: 本节记录了1978年-2002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境内竣工的主要标志性建筑工程。
关键词: 建筑业 建筑工程 邵阳县

内容

县内建筑主要为房屋建筑。1978年,县内共竣工房屋面积14.05万平方米,其中农村民房11.69万平方米,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单位房屋2.36万平方米。2002年,县内竣工房屋面积62.52万平方米,其中农村民房45.60万平方米,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建房9.78万平方米,城镇职工私人建房7.14万平方米。
  1978—2002年,县内竣工的主要标志性建筑工程有:
  县电影院 位于塘渡口大桥东南侧,县城中心。县建筑工程公司设计室邓轩同设计,县建筑工程公司承建,1978年竣工。3层,观众厅跨度23米,为县内跨度最大的房屋建筑。砖木结构,钢木架顶,设座位1306个。被湖南省文化厅评为音响好、视线清晰、观众疏散快的优良工程。
  县工商银行大楼 位于塘渡口镇邵新街,邵阳市第一设计院设计,塘田市建筑公司承建,1993年竣工。钢筋混凝土桩基础,主楼框架结构,8层,顶层为圆形会议室,屋顶矗立28米高的铁塔,建筑面积2975平方米,为县内首次使用花岗岩贴面的房建工程。
  县电信大楼 位于县城丁冲街,邵阳市第二设计院设计,湖南省第四工程公司承建,1995年竣工。10层,框架结构,楼顶矗立48米高的移动电话通讯塔。建筑面积4344平方米,总造价520万元。为县内幕墙面积最大和首座10层高楼。
  台北大厦 福州空军后勤部队设计院设计,湖南省第四工程公司施工。1996年动工,次年竣工。框架结构,8层,建设面积7200平方米,总造价700万元,为县城最大的弧形转角楼。
  县政府办公大楼 位于县人民政府大院内,县设计院设计,湖南省第四工程公司承建,1998年竣工。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砖混结构。主楼7层,裙楼6层,采用中间轴对称结构,内走廊式平面布局,门厅占地56.6平方米。为仿古重檐楼阁建筑,主楼檐口盖金黄色琉璃瓦,外墙装饰以白色瓷砖为基调,金黄色条砖点缀,古朴美观。
  振羽大楼 位于资汇宾馆内,武汉洪山设计院设计,县建筑公司承建。4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独立柱基础,主体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预应力空心板楼面,各层的卫生间和圆弧形房间及屋面为现浇板,屋面上的飘板用铝合金板包装,进门大厅前的弧形墙和观景台采用隐框玻璃幕墙,大厅入口为县内首次使用的电动声控自动门,钢骨网架玻璃钢遮光雨罩,楼前为中南林学院设计的呈放射状立体花坛。
  县工具总厂建工钻车间 市第二设计院设计,县建筑公司承建,1992年竣工。框架结构,跨度21米,建筑面积2709平方米。为县内首次采用预应力后张法钢筋混凝土屋架和预应力大型屋面板施工的工程。
  革命烈士纪念碑 位于青松公园山顶,县设计院彭坤仕设计,县建筑公司承建,2002年4月竣工。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碑高21.74米,由碑座、碑身、碑顶组成。底座面积77.44平方米,碑身用灰白色花岗岩贴面。正背两面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名和南北侧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各8个大字为金色,阴刻,唐中汉书。碑座用黑色大理石贴面,正面刻中共邵阳县委、县人民政府《邵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记》,唐畏保撰文。背面刻《烈士英名录》。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