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89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
分类号: F32
页数: 1
页码: 2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78年至2002年邵阳县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关键词: 邵阳县 农村 集体资产

内容

1978年,县内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沿袭1961年以来实行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分设会计和出纳,统一会计核算方法和核算内容。1981年冬县内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耕地、山林和水库山塘等资产属集体所有,由承包户经营管理。耕牛、农具、运输工具、加工厂、经销店等集体资产及仓库、大队部等公共建筑作价卖给或分给农户。学校等公益性集体资产仍归集体所有,统一管理。时生产队财务管理机构逐渐消失,大队财务管理人员多由大队干部兼任,财务管理混乱,集体资产流失严重。1982年,进行全县农村财务大清查。1983年,再次对全县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财务进行清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公社集体经济组织成为独立核算主体。1988年,全县培训村会计483人,是年县内638个行政村中,建立财务账目的有579个村,建立财务管理制度的有512个村。1990年,农村财务推行借贷记账法,全县培训村会计630人,全县建账建制的村增至598个。1996年,县内试行新会计制度,县内培训村会计632人。1997年,县内建账立制的行政村有603个。1998年4月,在塘渡口镇的白羊铺村、江边村、双合村进行村级财务公开试点。2000年,全县普遍推行村级财务公开,同时对县内634个行政村的财务进行清理,查出违纪金额300万元,其中退还农民160万元。2001年,县内培训村会计634人,并颁发会计证,实施会计凭证上岗制度。2002年,县内实行财务公开的行政村有613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95%。是年县内清理了390个行政村的财务,查出违纪金额260万元。同时对95个贫困村的扶贫资金进行专项审计,查出违纪金额20万元。同年,全县实行村账乡管。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