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扫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55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扫盲
分类号:
G722
页数:
1
页码:
5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成立扫盲委员会,推行“速成识字法”,突击扫盲。
关键词:
扫盲
教育
洞口县
内容
新中国建立初期,洞口境内青壮年文盲占青壮年总数的81%。1951年各区、乡、村成立冬学委员会,培训冬学师资232人,开始进行扫盲。12月6日,冬学陆续普遍开学,学员43200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2%,乡村干部、党团员、青年民兵和积极分子带头参加学习。
1952年10月,洞口县成立扫盲委员会,推行“速成识字法”,突击扫盲。全县培训速成识字法师资966人(其中小学教师622人)。冬,共办速成识字班488个,民校102所,次年春末,699个识字班改成常年民校,年终,民校学员达21418人,为全县总人数的7%。1954年贯彻“整顿巩固,稳步前进”的扫盲方针,规定在冬春两季,每周学习5晚,每晚2小时,政治学习时间占40%,要求文盲识字300以上,半文盲识字500以上。1955年4月后,坚持“以民教民,学以致用,不忙多学,大忙不学”的原则,采用送字上门,包教包学和工地教学等方法,效果良好。
1956年严重夏旱,民校巩固率仅35%,山区仅5%。
1958年4月,县发出“关于大力开展扫盲运动,力争‘八一’前实现文化县”的紧急动员令,组织“文教跃进团”,下区检查督促,一时形成夫教妻、子教父、姑教嫂、女教母的扫盲浪潮,突击80多天,摘掉71724人的文盲帽子,连同前几年脱盲的50000多人基本实现无盲县。因突击教学,所学不牢固,脱盲又复盲,1959年,全县文盲仍有65000人,占青壮年总数的44%,扫盲任务依然相当艰巨。
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前期,因分别受经济困难的影响和“文革”的干扰,扫盲工作基本停顿,文盲增多,1974年全县文盲达11万,青少年占6万。“文化大革命”后,县革命委员会采取切实措施,致力于扫盲工作,1978、1979两年以扫除青少年文盲为重点,1980年以扫除壮年文盲为重点。由于分别集中进行,效果比较明显。但扫除文盲的历史任务远未完成,仍然是农民教育的着重点,对此,县教育局1983规定全县所有12~15岁的文盲、半文盲插入所在地区的普通小学学习,由学校教职工包干动员入校,不收学费。年底,经区社工农教育专干验收,文盲、半文盲进识字班的2718人,入业余小学班的1078人,入全日制小学的1103人,合计4221人,基本完成县教育局原定5200人的脱盲任务。1985年,全县重点开展妇女“两学”(学文化、学技术)活动,使50%的青壮年妇女文盲脱盲。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