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庭院绿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75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庭院绿化
分类号:
TU986
页数:
3
页码:
753-755
摘要:
本节记述了邵阳市庭院绿化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私家花园、单位绿化等。
关键词:
庭院绿化
邵阳市
内容
新中国成立前,邵阳城区庭院绿化多见于府、县署衙和私家花园。新中国成立后,以机关、学校、厂矿绿化居多,居住小区绿化也初见成效。
一、私家花园
晚清至民国时期,邵阳城内外先后出现6处较好的私园,既有士大夫阶层的私邸和别墅,亦有豪强恶霸附庸风雅的宅园。其共同特点是,园景构图摹仿自然,采用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叠石堆山来丰富园景。有的建筑风格富有民族特色,采用宫殿式或民居式,有的则仿效西洋。
谢家花园 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前后,位于江湖弄子,面积2000余平方米。园内迭山理水,奇花名木丛生。民国9年(1920)后,逐步败落于第三代园主谢蔼儒之手。今珍藏于市园林处的“将军松”(日本五针松)即出于此园。
王家花园 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系官僚王赤甫的祖父占用“六岭春色”之天池山所筑,面积2000平方米。先以培植配置各种花卉为主,民国29年(1940)后逐步发展树桩和水旱盆景。今不复存在。
刘家花园 系清代两江总督刘坤一私邸。清同治六年(1867)前后建于中西直街北侧朱泗巷与遥临巷之间,占地24000平方米。该园山水叠映,亭阁生辉,尤以盆景著名。新中国成立后,为邵阳专署所在地,其园林毁于50~60年代,盆花大部转入中共邵阳地委机关,少量转入城南公园。
湖山别墅 俗称魏家院子,乃清代闽浙总督魏光焘之别墅。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位于佘湖山南麓,面积3400平方米。该园依自然地形布局,树木葱郁,风景宜人。民国20年(1931)匈牙利传教士在此办孤儿院。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敬老院,其园林早已败落。
亿园 为土匪陈光中公馆,民国19年(1930)建于安和镇儒林街南侧的白鹤岭,占地4万余平方米。该园有楼台亭阁,九曲回廊,并造7000平方米水面为湖,园内广种花草树木。民国36年,地方士绅从陈光中手中买得该园,改建成邵阳公医院。1952年改为妇幼保健所,今为邵阳祁剧团宿舍。
逸园 系陈光中于民国35年圈占农民良田所建的别墅,位于小江湖北部,三面环水,占地约7万平方米。园四周立碉堡,建有地下避弹室,园内宅房、凉亭、水阁、花苑、书楼俱全。民国38年,程潜曾在此运筹湖南和平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开辟小江湖工业区,该园成为邵阳造纸厂用地。
二、单位绿化
新中国成立前,仅有县署、“蔡公祠”和乡村工业示范处3处庭院绿化。1956年的义务植树活动开展后,单位庭院绿化铺开。城区内的市制革厂、松脂厂(今林化厂)等15家新办工厂自建厂便开始绿化。80年代,争创文明卫生城市和创建花园式单位的活动,促进单位绿化的全面普及提高。1990年,城区单位庭院绿化面积为310.52万平方米,占单位庭院总面积的34.01%。全市涌现7个省级花园式单位和40个市级花园式单位。兹将部分省级花园式单位选介如下:
湖南省新华印刷二厂 该厂地处城区双坡岭以东的东大路南侧,厂区占地面积15.1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66%。厂内共植树5.89万余株,植有绿篱350米,建有花坛6个,培植盆花1200多盆,并建有70多平方米的温室。厂区绿树成荫,四季花开,香气袭人,环境优雅,被称为“新华公园”。
市自来水公司洋溪桥水厂 位于市郊城东乡,厂区占地5002.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60%。自1968年建厂起,便以绿化为荣。1982年后,以创建花园式单位为目标,配备3名专职绿化人员。全厂职工义务植树5500棵,绿篱1800米,修建大小花坛27个。并投资10万元修筑雅致大方的葡萄架1处,融雕塑小品、假山、喷泉、古典式围墙等于一体,不是公园,胜似公园。
武冈师范学校 该校是首批授予的省级文明卫生单位,校园面积70035平方米,园内植树种花1300多种,有树木2500多株,各种花草5000余株,盆花400多盆,建有花坛35个。学校所有的道路两旁,都栽上四季青和小叶女贞织成的绿篱。校园绿化覆盖率60%。踏入校门,到处郁郁葱葱,繁花似锦,四季如春。
湖南省邵阳职工疗养院 该院位于新邵县酿溪镇,由省总工会投资,建于1960年。1978年,确立“创造一个清洁、优美、舒适和安静的疗养环境”的办院方针。1980年,院里自办苗圃,配备花工。1983年后,重点进行院容景观建设,用于绿化方面的投资达11万多元,植有各种树木102个品种,1.3万多株,其中桔树900多棵,可年产柑桔600担以上。全院建有小花坛57个,建有龟鱼喷水池、水上公园、望江楼、花苑等,湖、山、亭、台相映成景。绿化覆盖率达65%。1985年1月,湖南电视台曾作了“这里风景如画”的专题报道。8月,《海峡之声》电台对台湾广播时,称该院是“得天独厚的疗养圣地。”
邵阳师范学校 该校系首批授予的省级文明卫生单位。校园面积380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有植物108科481种,其中花卉256种,树木1858株。建有教学植物园1处,花圃2处,花坛6个,假山小品式喷泉3座,小游园2处,植绿篱1819米,经常保持盆花与盆栽植物3400盆。被誉为“闹市中的绿洲”。1990年11月,国家教委率全国26个省(市)教委负责人专程前来该校,学习“校容校貌建设园林化”的经验。
(本节执笔 左子文 李严)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左子文
责任者
李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