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语言与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67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语言与习俗
分类号:
H0;K892
页数:
11
页码:
554-564
摘要:
本节记述了邵阳市瑶族人口的语言和习俗情况。
关键词:
语言
习俗
邵阳市
瑶族
内容
一、语言
境内瑶族居住分散,使用语言的情况差异较大。隆回县虎形山、茅坳、小沙江一带和洞口县大屋、长塘及城步清源、兰蓉等地瑶族所操用的瑶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新宁县黄金、麻林等地瑶族所讲的瑶语近似汉藏语系苗瑶语族布努语支。洞口县溪、绥宁县联民等地瑶族所讲的语言近似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语的南部方言。本志简要介绍隆回县小沙江瑶语如下:
(一)语音
声母及例词
ppi212 伯父
bbi45 梦
mnaŋ325me31 眼睛
mpmpe212 骂
ffu325 富
p'p'i45 阉
b'b'ei325 软
wwa325 二
mp'mp'eŋ 炒
vvaŋ22 我
ts tsl45 米
dz dze212 洗
s si325 锡
t' t'i45 尺
n nie22 这
tl xou325tlu45 铁
ntl naŋ325ntle325 太阳
tɕ tɕi22 茶
d〓 d〓i31 梳
ɕ ɕ i45 书
k' k'u31 十
ŋ ŋ325 芽
kw kwei45 贵
gw gwe52 湿
ŋk' naŋ212 ŋk'ao212 裤子
q' q'ai31 窄
x xio325 声音
gw gwei325 寻找
nq nqo44 漏
nx nxo212 重
φ i325 菜
ts' ts'1212 伸
dz' dz'en45 暗
t ti325 谁
d dio212 呕吐
1 li44 犁
t1' tl'io325 大
nt1'mtl'oŋ31 舅父
te'te'iei 31 叔母
〓 〓io ŋ'45 年轻
k kei 325 赶
g go44 捉
x xie212 怕
kw'kw'ai31 缺
xw xwai52 坏
q qei212 拿
gxou325 geŋ212 姜
qw qwe44 黄
xw xwei52 舀
ng nge31 勤
nqw nqwei 22 流
声母说明:共有50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舌面前音的发音部位在舌面
与舌尖的交界处。p音位包括p和B俩音值。q、x后接自成音节的鼻音时,趸
无气流通过。v音值为V。
韵母及例词
1 tsl45 米
ie ie52 饭
io io25 近
ia ia31 力气
u u45 浇
e ŋ22be45 猪
εikwεi212 宽
i i325 菜
ieiiei45 飞
iou iou45 小
iaoiao212 住
uexou325tue325 地(旱地)
eixou325pei44 花
ewnaŋ325weu325 簸箕
o po 44 理
a a52 不
ao ao52 祖母
ÕnÕ32 累
y y31 枯
en dz en45 暗
eŋpeŋ31 平
iεŋpao44liεŋ52 狼
ioŋnaŋioŋ212 山
inŋiaŋ25 好
nn44 去
oupou325 三
aiai52 藏
ēna325mē 眼睛
iãtɕiã44 匠
yenaŋ325ye22se45 身坏
iŋiŋ325 苦
εŋp’εŋ52 靠
oŋoŋ25 肿
aŋxou325aŋ 水
mm31 你
ŋ'ŋ31 偷
韵母说明:韵母共36个。εi音值为e1。eŋ和εŋ,在小舌音声母后音值为wŋ和rŋ。e在舌面前音声母后音值为ieŋ。前鼻音韵母只有一个,即en。自成音节的鼻音有三个,即m、n和ŋ。a、ai、ao、ia、iao、iã、aŋ、iaŋ实际音值为A、Ai、Ao、iA、iao、iã、aŋ、iaŋ。
声调及例词
22调 pa22 把(一把刀)
44调 ka44 跨
45调 lao44pa45 哥哥
52调 a22pa'52 爸爸
31调 pa31pa325 耙
212调 ba212 补
325调 pa325 掷
ma22 细
nai44 人
ma45 听
ma52 握
ko22ma31lu45 公路
qa212 借
ma325 病痛
声调说明:声调共7个。212调的调值间于212和213之间。主要变调规则是:212调连接212调时,前者变读为22并略升,但还不到23。同一词中,212音节后接325音节时,212变读为52。同一词中,两个325调相连时,前者变读为45。本文的连续变调不另标出。
(二)构词特点
在瑶语固有词中,单纯词较多。单纯词绝大部分是单音节词,它包括绝大部分动词、形容词、量词和副词。多音节的单纯词只有一些状词和个别其它词。如;1iaŋliei22“影子”等等。
在合成词中,有前加成份的很多:几乎所有的实物名词都有前加成份。如:条状物名称都以tei44(条、蔸)开头,块状物名称前有qai52(块、张),植物名称一般以xou325(种类、个),动物名称一般为η22(只),但“虎”、“狼”等凶猛动物名称则以pao45开头,亲属称谓的他称多是nai44(人)开头等等。
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成份构成的修饰式合成词的名词,其中心成分一般在前,如“蒜头”pi22(果实)i(菜)45sai45(果实菜蒜)。一些联合式合成词的构成方法与汉语不同,如:“兄弟”wo212(妻)kwei212(妹),“夫妻”pu22(二)wo212(妻)等等。
另外,在瑶语词汇中,有很多原有词和汉语借词并用的现象,如“是”是借词,读ɕi52,但在“不是”中,“是”是原有词,读nioŋ31。“不”在“不是”中读a52,而在“是不是?”中则读汉语借词的音p'u45。再如:“一”读音为i325,但在多位数开头的“一”读作i212,而在其它地方则一律读iei212。“三”在三十至三十九的数中读saŋ212,在其它地方读作pou325。“二”在二十至二十九的数中读〓ia212,在其它地方读作va325,等等。
(三)语法特点
语序和虚词是瑶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瑶语的基本语序为主语在前,谓语居中,宾语在后。状语在谓语之前,补语在谓语之后。数量词组和表领属关系的词作定语,一般在中心词之前;名词、形容词作定语,一般在中心词之后。如:“红衣服”ao212(衣服)tai31(红)、“爬满青藤的木屋”naŋ325(个)pia212(屋)tsa325(木)xou325(种类)mpa325(藤)bio325(专)qao44(爬)paŋ212(满)kwa31(着)。
虚词的语法意义也很重要。如:句末语气助词io22表正在进行,尚未完成的现象。kwa44表已经完成的动作行为。句中语气助词lo22可以加强语气。比如:nqa45meŋ44bou441o22ioŋ52?“哭有什么用罗?”瑶语中没有表领属关系的结构助词。如:“我的狗(狗为单数)”vaŋ22(我)ŋ22(只)liaŋ52(狗),“我的狗(狗为复数)”vaŋ(我)22xou325(种类)liaŋ52(狗)。
词汇附录
天 naŋ325waŋ44
月亮 naŋ325tl'a45
水 xou325aŋ325
太阳 naŋ325ntle325
星星 naŋ325qaŋ325
河 tεi44q'aŋ45
山 naŋ325ioŋ212
土 ka22le44
石头 naŋ225io325
年 tɕioŋ45
去年 qa45tɕioŋ45
正月 tɕia212nie31
今天 ne44nel'e325
白天 qa44ntle325vaŋ44
牛 ŋ,22ŋ’44
马 ŋ’22m〓22
龙 ioŋ44baŋ325
鸭 ŋ22a45
鱼 ŋ22bio22
蚂蚁 ŋ22p'ie212
毛 xou325pi325
松树 tei44tsa325ɕioŋ325
稻子 xou325bei22
萝卜 pei22p'ao22
马铃薯 xou325de44kwei325teiou44
黄瓜 xou325pie212kwa325
白菜 i325kwao325
桃子 xou325pie212kwei44
叶子 52noŋ44
头 naŋ325tsiei212
眼睛 maŋ325m〓31
手 tei44pu22
人 nai44
女人 qa44p'ei52nai44
祖父 nai44pou52
父亲 nai44pa52
哥哥 lao44pa45
弟弟 lao44t'ei52
田 xou3251iŋ44
铁 xou325tlu45
火 naŋ325tao22
今年 nie22tɕioŋ445
明年 po325tɕioŋ45
二月 xŋ31nie31
昨天 qa45ntle325
夜星 qa31ma22vaŋ44
水牛 ŋ’44aŋ325
猪 ŋ’22be45
公鸡 pa52qai325
乌鸦 ŋ22la22a45
蛇 ŋ221e325
虫 ŋ22qei325
树 tei44tsa325
竹子 tei44po44
小麦 xou325m31
甘薯 xou325de44pei22p'ao22
瓜 xou325pie212
茄子 xou325pie212tsuei45
红辣椒 pie212tai31
草 xou325so212
花 xou325pei44
脸 naŋ325moŋ212
嘴 naŋ325la45
脚 tei44xa325
男人 qa44taŋ325nai4
瑶族人 qm31nai44
祖母 nai44ao52
母亲 nai44mai52
姐姐 nai44tɕia325
妹妹 taŋ45qwei212
丈夫 tɕi31nai44
儿子 nai44taŋ325
房屋 naŋ325pio212
村寨 naŋ325tɕioŋ31
裤子 naŋ325k'ao213
草鞋 naŋ325gu45
米 xou325tsl45
盐 d〓o212
菜 i325
碗 naŋ325tai22
梦 bi45
看 biou33
吃 naŋ44
喊 nqou325
踩 t'i31
走 nie44
睡 pei45
抬 t'ai325
数 xio212
穿(穿衣) tl'eŋ22
洗(洗手) dze212
放 k'a31
要 ia212
唱 tɕ'iaŋ325
答 do325
还 pao44
打 hou52
哭 nqa45
不是 a52〓ioŋ31
回来 to451o22
回去 to45m44
死 te31
妻子 nai44wo213
女儿 nai44p'ie52
门 naŋ325tioŋ44
衣服 kai52ao212
裙子 qai52teŋ325
布 qai52di325
饭 ie52
肉 qai44
刀 Pa31tao325
筷子 tei44tiao31
鬼 piao44
听 ma45
说 koŋ212
拿 qei212
站 siou212
坐 d〓io312
做 ie45
砍 p'a52
杀 ta45
穿(穿鞋) tiou45
洗(衣服) ts'o45
埋 po44
遗失 lai44
问 ne31
借 qa212
骂 mpe212
笑 tia52
是 ɕi52
来 te44
去 n44
在 〓oŋ325
大 tl'io325
小 iou45
低 nge22
方 xoŋ45
短 laŋ212
近 io45
少 tɕiou31
弯 liei31
软 b'ei325
黄 que44
白 kwao325
美丽 wo212
好 iaŋ45
快 tie52
热 ɕio212
甜 qei325
辣 p'ie31
痛 rna325
一 i325
三 pou325
五 pia31
七 tɕia31
九 ko44
十一 k'u31iei212
零 neŋ44
个(指人) nai44
庹 kwεi44
斤 koŋ325
我们 vaŋ22kaŋ33
他 noŋ212
这里 nie22t'o325
那(较远) wo45
谁 ti225
高 xiŋ325
圆 lai325
长 to212
远 ko325
多 tɕoŋ325
直 d〓oŋ325
硬 te212
红 tai31
蓝 p'o2125
黑 qoŋ31
丑 ŋ’325
坏 xwai52
慢 le44
冷 niaŋ45
苦 iŋ3
锇 siei325
愚蠢 q'aŋ31
二 wa325
四 tsiei325
六 tiou45
八 si31
十 k'u31
二十 nia31ku31
半 pai325;dei212
个(指物) naŋ325
亩 biou22
我 vaŋ22
你 m31
这 nie22
那(近距离) m45
那(更远) dao22wo45
哪里 ti325t'o325
多少 qa325tɕioŋ325
也 ia31
小沙江(地名) sai45koŋ45
老山(地名) pu31do325kou45
常常 xei52
不 a52
虎形山(地名) pu31noŋ44
茅坳(地名) qeŋ45kao212
(瑶语执笔 李明栋)
二、习俗
境内瑶族风俗古朴,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据《文献通考》记载,瑶族“绩织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裁制皆有尾形。”清代以来的境内瑶族服饰仍保留着这种民族风格。隆回小沙江、虎形山等地瑶族,妇女喜绣花服饰,人称花瑶。其男子服装,除头巾为青白二色交织的花格布外,对襟短衫、裤子、腰带、绑腿等,均为青一色,且冬夏无别。妇女服饰则别具一格。花瑶女子发结辫盘于头,用丈余长的红、黄等亮色毛线编织成的结发带系扎,层层缠绕,成大圆盘,直径宽达尺余,外覆青白色交织的方格布为头巾,并系以缨须、银铃等饰品,五彩缤纷,耀人眼目。花瑶女子普着素色衣、刺花裙,脚系绑腿带,身缚花腰带。上衣对襟无领,开口于胸,里衣长盖蹩,外衣长近踝骨,袖口与衣下摆均刺绣彩色花边或以花布滚边。衣扣以红、蓝布结成,里衣每边6个,外衣每边10个,每两个缀一起,纯为装饰。腰带以8节以上圆筒形彩布连缀而成。圆统裙最讲究花色,裙以粗纱白布为料,前幅以细股彩色毛线或彩线挑刺成菱形、三角形、梯形、矩形等几何图案,裙中、后幅以素色纱线挑刺花、鸟、走兽图纹,裙脚亦以花布滚边。绑脚带以白布为底,边沿刺花,绑时由下而上,形成节节彩纹。
新宁的瑶族称盘瑶。男子蓄长发,缠绣花包头,束腰带,扎绑腿,穿草鞋。女的亦蓄发,每三个月用蜡固定为凤头、狗头等式样,耳带铜钱大的耳环,穿对襟衣,束腰带。已婚者,其发耸立如和尚帽;未婚者,头发戴蓬架如凤头,包头巾长达脚后跟,穿凤头尖绣花鞋,劳动时才着草鞋。
洞口溪的瑶族称青瑶。妇女穿的衣,其长过膝,袖口宽大,有的大到卷起袖筒,可以从肋下拿出奶子哺乳小孩。腰系绣有花纹或青、白、蓝三色布配制的腰带和围裙。裤以青、蓝两色为主,裤筒很大。头上喜缠包头,以丝绉做成。有的顶部挽髻,再罩上用白布折成船形的浆毛巾。不缠足,鞋子前端尖而翘,状为斑鸠嘴,称勾勾鞋。戴的大耳环,可垂至肩上。胸前佩带挂扣,直罩着乳峰,挂扣的中间,拖四条银练至腰部。男子夏天穿背心,其它季节,着对襟短衫,裤筒大,稍长于膝,脚穿双层白布袜,双鼻鞋。冬天,有的头缠青布印花巾,有的戴大风帽,老人脑后蓄长发六寸许,称搭搭毛,也有的织成小辫子。
城步东南山地的瑶族系盘瑶的一支。妇女头上束发冠箭,故又称箭瑶。男女衣服多数没领头,没扣子。女衣尚花彩,滚红、绿宽边,缚长腰带,穿绣花裙;脚不穿袜,只缠布带,穿尖尖绣花鞋。头上缠包头巾,长约丈余。有些男子也留头发,自谓不留发便不能糊口。
境内瑶族大部分以大米为主粮,红薯、玉米和蕨粑亦是重要食物,常大米、红薯、玉米混吃。瑶族同胞善饮酒,男性尤喜聚饮,互劝为礼,酩酊方散。城步东南山区瑶族与苗族一样,喜喝“油茶”,有的人家喝“油茶”一日三餐,饭前必食。新宁、城步等地瑶族,还忌食狗肉。箭瑶每当收割尝新,必先敬狗。
瑶族住宅,新宁和洞口溪、长塘等地多木结构房屋。新中国成立前,木架竹壁茅草或杉皮盖顶居多,富庶人家才是木架板壁青瓦盖顶。靠山之处,亦有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的吊脚楼。隆回等地瑶族住宅,历史上一般是筑土为墙,多茅舍陋屋,矮小狭窄,采光不足。尤其多数睡无床铺,仅设四方火塘,供炊事、取暖,火塘周围置矮脚板凳,人卧凳上度夜。寒冬于火塘中置三角铁架,以柴草生火取暖。新中国成立后,瑶族逐步改建瓦房、楼房,并注重采光通风,与汉族差别不大。
瑶族青年男女婚前恋爱较自由,一般先由青年男女通过节日聚会唱歌或其他途径建立感情,经父母同意后结婚。城步、新宁等地瑶族招赘习俗较浓。隆回瑶族女子结婚时,以犁头与锄头作嫁奁,新娘同媒人和陪嫁人擎伞而行,新娘将新郎送来的衣服全都穿在身上,并将袖口和裤脚边露在外面,从内到外,一件比一件长,每件至少长一寸,层层现出色彩斑斓的花边。新娘到了男家,当天不入洞房,也不与新郎见面,双方宾客陪同新娘在火塘屋,通宵达旦对唱山歌和嬉笑“打蹈”。“打蹈”就是坐在异性腿上顿屁股。“打蹈”前双方讲几句客套话,大意是“对不起,要借您尊贵的轿子坐一坐(即膝盖)。”对方则答:“只怕我的轿子贱,您温暖的屁股不愿坐。”讲完以后便向对方膝腿上坐下,男性可坐女的大腿,女性亦可坐男的大腿,并且可双方挽着脖子,边顿边弹,亦说亦笑,闹到天亮方休。
瑶族多行土葬。隆回瑶族,老人死后,请瑶族巫师,为死者“瘪皈”(与汉族放阴相似),寻死者阴魂下落何方,处境何如。巫师装作已问明情况,将死者的话给后人“颁巩斜”,意为赐福分。也有做道场的,亲友不送礼,只来吃饭凑热闹。
境内瑶族节日较多,几乎每月都有,影响较大的有隆回瑶族的讨念拜、讨寮皈节,城步、洞口瑶族的过老鼠年,新宁瑶族的庆鼓堂、盘王节等。
讨念拜节,意译是月半所过的节。隆回小沙江瑶民每年农历五月十五至十七日,在水洞坪举行讨念拜节。传说明神宗遣兵镇压这里的瑶民,瑶民坚守抵抗,到三年后的端午节,瑶民驻守的“歇官寨”被官兵攻破,遭受杀害,血流成河。因此,歇官寨改名血光寨。这几天也就是瑶民雪耻的纪念日。
讨寮皈节,意译是逃脱凶恶的菩萨。此节分二段举行,第一次是农历七月初二在茅坳举行,隆回小沙江的瑶民要过了这个节日,才吃黄瓜和白瓜。传说宋朝末年,当地瑶民的祖先在江西吉安田卢地带,遭到当地赵、鲁二督统镇压。七月二日,有些孕妇逃到鹅颈大丘的黄瓜和白瓜丛中,哀求饶命,才幸免于死。因而起誓:永传后代,要越过七月初二,才能吃黄瓜和白瓜,违者子孙不昌。第二次是农历七月初八至初十,在小沙江举行,传说清朝雍正元年(1723),当地一豪绅追赶麻洞瑶族四姓七姐妹而引起反抗,豪绅却谎报瑶民谋反,请求清兵镇压。瑶民先后在大沙江和小沙江奋战,后退至麻塘山,据险而守,清兵只好议和。当时瑶民把战地称作大杀光和小杀光,以后为求民族团结,才改名大沙江、小沙江。节日里,瑶民都盛装,到集会地点尽情欢乐,周围汉人,亦参与同乐。随着历史的推移,渐渐变成了人们赶集聚会,青年男女赛歌对舞、谈情说爱的节日。
过老鼠年。城步东南山区瑶族,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日,早餐必吃老鼠肉,谁家吃的鼠肉最多,就预兆他家来年五谷丰登。因为家家要吃老鼠肉,故称过“老鼠年”。食前先用鼠肉敬盘王和五谷大神。传说古时老鼠为害严重,瑶民种庄稼,种得多,收得少。瑶民便去问盘王,盘王说是老鼠作祸。大家按盘王的旨意,在谷子成熟的季节,纷纷到田边地头去捉老鼠,或下夹,或装笼,或挖鼠洞,捉到了老鼠,便将老鼠肉腌制起来,留着过老鼠年吃。洞口雷、蓝两姓瑶族则于农历十一月十一日过此节,这一天,每家桌面上除酒、肉、鸡、鱼外,要特意摆一盘老鼠肉,称为过老鼠年。传说他们的祖先原住沅江上游,被姓向的财主逼着外逃,一对青年男女深夜逃进荒洞里,正饿得发慌,恰好一只大老鼠从洞外窜入,他们捉住了便用火烧着充饥,后人为纪念此事,定作节日。
庆鼓堂,又称“打鼓堂,庆盘王”,是新宁八峒瑶族的重大庆典。每年秋后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内容与城步苗族的“庆鼓堂”相近,以祭祀盘王和诸神为主,整个活动以牛角为号,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将祭祀祖先、祈求诸神保佑和欢庆丰收融为一体。
盘王节,又称“跳盘王”,流行于新宁源水瑶族村。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为节,瑶胞欢聚歌舞,举行祭祀盘王的活动。每隔三、五年,还要举行“调盘王”(即“还盘王愿”)。活动中以鼓舞为主要内容,男女青年连袂而舞,击长鼓,谓之“踏摇”。传说此日是其祖先盘王的生日,又时值收获季节,因而节日活动较为隆重。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