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县中医院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唯一号: 180731020210000205
机构名称: 嘉禾县中医院
文件路径: 1807/01/object/PDF/1807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0561.pdf
地址: 嘉禾县
起始时间: 1964年2月

机构描述

嘉禾县中医院始建于1964年2月,前身为中医联合医院。1970年3月,县中医院撤销,并入珠泉公社卫生院。1977年2月,恢复县中医院,为集体所有制单位,有职工19人。医院占地面积1980平方米,建筑面积950平方米,开设病床30张。医院未分科,门诊仅有一间诊断室,医疗器械只有一台30MAX光机和一台旧显微镜。医生诊断基本上靠“一个枕头,三个指头”。年业务收入5万余元。1978年3月,经郴州行署批准,医院改为全民所有制单位。1989年设儿科、骨伤科,编制床位60张。医院建筑面积2884平方米。全院职工66人,其中卫技人员61人。年业务收入78.5万元。 进入20世纪90年代,医院建设迅速发展。 1990年2月,医院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1992年,投资75万元,兴建门诊楼一栋,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1993年,投资30万元,征地7045平方米。同时,县城修好通往医院的禾仓路。1995年,投资200万元,兴建住院大楼一栋,建筑面积2762平方米;投资25万元,兴建食堂、澡堂。当年12月,通过省级评审,定为“二级甲等中医院”,并被评为省、市、县文明卫生单位。1997年9月,被国家卫生部授予“爱婴医院”称号。1998年4月,被郴州市卫生局评为市卫生系统“四满意”竞赛活动优胜单位。9月,县中医院药房获省中医管理局授予的“放心药房”称号。至2000年,医院先后投资280万元兴建职工宿舍4栋,共计54套,解决职工住房困难。 2002年,医院占地面积1.9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3879平方米,辅助用房2307平方米,生活用房6937平方米。设病床100张。有干部职工191人,其中卫技人员170人。医疗专业设备总值达414万元,其中一万元以上设备有36台(件)。主要大型设备有彩色B超、彩色电子胃镜、500MA带遥控电视X光机、多普勒B超、全身CT机、血液分析仪、自动化分析仪、经颅多普勒脑血管检测仪、高压氧舱、牙科综合治疗机等。医院设临床科室11个:内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儿科、康复科、肝肠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口腔科、急诊科;职能后勤科室9个:办公室、人保科、医务科、质控科、护理科、设备科、医保科、财务科、总务科;还设有药剂科、放射科、检验科、B超室、心电图室、内窥镜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病案统计室、急救中心等。医院固定资产总值1226万元,年业务收入674万元。 医院坚持中医办院方针,在发挥中医优势的同时,积极引进现代医疗技术,注重专科专病的发展建设。医院的内科、骨伤科、外科、妇产科、康复科、肛肠科、皮肤科具有专科特长。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的手术有股骨头置换术、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手术、椎管减速压形成术、骨折融合术、脊索瘤摘除术等。1995—2002年,先后有小针刀疗法、肌皮植术等5个项目获县科技进步奖。

知识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嘉禾县志 1989-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志实地记载了湖南省嘉禾县地理环境、经济综述、人口、城乡建设、珠泉经济开发区、农业经济、水利、农机、乡镇企业、工业经济、交通、邮电、商贸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综合管理、政党、人民团体、政权、政协等项目的发展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