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路基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第五工程处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211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路基工程
分类号: F532.6
页数: 1
页码: 196
摘要: 郴州市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第五工程处科学技术科技应用路基工程介绍。
关键词: 郴州市 路基工程 科技应用

内容

八十年代,五处在衡广复线施工中,应用了一些新技术,主要有:在既有线增建第二线中采用“宽孔距多排微差深孔爆破”方法,支护搭设靠壁式防护排架;或采用导坑法和中间开槽法,设立挡碴墙,进行石方控制爆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零星数量的石方采用定向、深眼、松动加覆盖的方法实施爆破,保证了工期与行车安全。在路基加固方面有:郴州北站北端路堑坍方滑坡整治,采用锚固桩新工艺;山子背岩溶路基加固工程根据岩溶的不同情况,在三个地段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施工方法:山子背车站左线路基下岩溶极为发育,通过压注水泥浆,加固上部土层、充填岩层中的裂隙与溶洞,使路基下沉得以控制;DK2088+380-+440段岩溶路基,该段溶洞顶板已出露,属敞开式岩溶,采用换填和压浆相结合的方法;DK2088+611-DK2088+622段岩溶路基,该段岩溶系一高角度裂隙性溶洞,施工中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跨越溶洞办法。
  昆玉铁路六标段专用线软土路基,基底采用袋装砂井加固,砂井施工完后铺设砂垫层,砂垫层上根据地质情况分别铺3-5层幅宽为4.5m的土工布,按此方法成功地处理了该段软土路基。
  1996年,五处在南昆线册亨车站施工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工程。预应力锚索抗滑桩30根(每根长14-26m、桩间距6m),桩身之间采用土钉墙稳定和保护岩层。此技术第一次使用在铁路工程中,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施工程序是先护后挖,对山体扰动小。五处顺利完成了此项任务,使这段南昆线最高软质岩层高边坡成为一次建成的典范。
  1998年,五处在朔黄铁路展开湿陷性黄土路基填土施工技术攻关,在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成功,该项成果在1999年获得局优秀科技成果奖。五处在云南大东一级公路,应用挤密碎石桩、粉喷桩及钻孔灌注桩综合处理软土地基,取得了良好效果。

知识出处

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第五工程处志

《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第五工程处志》

本志反映了中铁五局集团五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记述时限,上限自1974年3月起,下限断至1999年。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第五工程处(以下简称五处)是一个大型机械化施工的综合工程处,拥有国家建设部建筑业司颁发的铁路综合施工壹级、公路工程施工贰级证书,主要从事铁路、公路、市政、水利、机场、工业及民用建筑等工程施工,处机关座落在湖南省郴州市七里大道66号。26年来,五处先后在国内10个省(直辖市)承建了大量铁路和土木建筑工程,业绩辉煌,具有丰富的隧道、桥梁施工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