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词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65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词汇
分类号: H136.1
页数: 8
页码: 742-749
摘要: 本节介绍了郴县方言词汇的特点。
关键词: 汉语 词汇 郴县

内容

一、词汇特点
  郴县方言词汇多数词与普通话所使用的词相同,少数词在形式结构和词义发展等方面存在差异,情况大致如下:
  (一)郴县话的某些单音词是普通话的双音词。如:米(大米)、麻(芝麻)、草(稻草)、灰(灰尘)、淤(肥料)、地(坟墓)、墟(集市)、郎(女婿)、搞(玩耍)、崽(儿子)、女(女儿或闺女)等等。
  (二)郴县话的某些双音词是普通话的单音词。如:虾公(虾)、蚌壳(蚌)、豺狗(狼)、鸭鹰(鹰)、天鹅(雁)、脑壳(头)、背甲(背)、芒心(心)、肝花(肝)等等。
  (三)郴县话有些不带词尾“子”的词,普通话则带“子”或带儿化词。如:鞋、梳、凳、桶、刀、锯、凿、索、崽等等。
  (四)郴县话无儿化词,普通话有大量的儿化词,其中部分儿化词郴县话以“子”作词尾。如:枣子(枣儿)、铃子(铃儿)、样子(样儿)、影子(影儿)、方子(药方儿)、花裙子(花裙儿)等等。
  (五)郴县话有很多词用“古”、“老”、“拐”、“得”作词尾,普通话不用。如:石脑古(石头)、锤脑古(拳头)、膝脑古(膝盖)、哑卵古(野蛮人)、墩脑古(木礅儿)。对本省的外县人,习惯于在其县名后加“古”而称,如:衡阳古(衡阳人)、耒子古(耒阳人)、安仁古(安仁人)、嘉禾古(嘉禾人)等;对外省人则习惯于在其省名后加“佬”而称,如:山东佬(山东人)、河南佬(河南人)、湖北佬(湖北人)、广东佬(广东人)等。用“拐”作词尾的词也很多,如:麻拐(泥蛙)、青鸡畔拐(青蛙)、蛇拐(蛇))、兔拐(兔)、泡水拐(蝌蚪)、哑拐(哑巴、痴呆人)、矮子拐(矮个儿)等。带 “得”尾的词如:姑得、嫂得、姨得、舅得、姐得、妹得、几斤得、二两得、两个得、一下得、一会得、下下得、会会得等等。
  (六)普通话里有些词,在郴县话里其词义或被扩大,或被缩小,或被转移。如:“茶”扩大为“中药”,例:抓茶(买中药)、吃茶(服中药)。“抵”扩大为“值”,例:抵钱(值钱)、不抵钱(不值钱)、抵得(值得)、不抵(不值得)。“斗”扩大为“凑”、“开玩笑”、“为难”、“对接”等义,例:斗份子(凑股)、斗个把(开个玩笑)、故意斗贩子(故意为难)、斗拢(对合)、斗把(在用器上装柄)。
  “吃”扩大为“喝”、“饮”、“吸”、“啃”等义,例:吃水(喝水)、吃酒(饮酒)、吃烟(吸烟)、吃骨头(啃骨头)。“丐”,普通话泛指粉末,郴县话缩小专指丐条。“打”、“扯”、“称”、“砍”等词转移为“购买”例:打油(买酒)、扯布(买布)、称盐(买盐)、砍肉(买肉)。
  (七)郴县方言中还保留了相当数量的古楚语词和其他古方言词。如:猋[piau ]33。《楚辞·云中君》;“猋远岸兮云中。”王逸注。”云疾貌。”今郴县话中有“一猋就走了”、“鱼从手上猋走了”、“猋然闪间[kan]地走了。”等言词。
  揔[Xu ]33。《方言》:“南楚凡相推搏曰揔”今郴县话作“打”,口语中常有“揔两棍”(打两棍)、“揔两拐耳”(打两个耳光)等言词。
  姦[kan]33。《说文》:“私也。”《楚辞·招魂》:“多贼姦兮。”今郴县话有“爱躲姦”、“不躲姦”等言词。
  〓[εi]21。《说文》:“〓·饭窒也。”《楚辞·九思》:“仰长叹兮气〓结。”今郴县话有“〓倒了”、“冒〓倒”、“吃饭防〓,走路防跌”等言词。
  篓[lo u]5。3《方言》:“〓之小者,南楚谓之篓。”郴县话有“盐篓子”、“油篓子”、“走篓子”(干挑运活儿)等言词。
  沤[ou]13。《说文》:“久渍。》”考工记注》:“楚人曰沤。”郴县话有“沤淤”、“沤脚”(将脚用保暖物包住,使其发热)、“沤被窝”(将热物体用被子盖住,使其发热)、“沤气”等言词。
  杇[u]21。《说文》:“所以涂也。秦谓之杇。”郴县话有“杇壁头”、“杇坼缝”等言词。
  搲[y A]33。《集韵》:“吴俗谓手爬物。”郴县话有“搲花生”、“搲米”、“搲一搲”(作量词读上声)等言词。
  圳[t yn]13。《觚賸》:“粤人以通水之道为圳。”郴县话称渠道亦为圳。至今还在口语中使用的古方言词很多,不尽枚举。
  二、常用词语选录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