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群众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061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群众体育
分类号: G812.764
页数: 4
页码: 495-498
摘要: 本章嘉禾县群众体育记述1989-2002年大部分乡镇村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县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12万多人。60%的农村学生、20%的富裕农民达到“一二一”健身要求,即:每人每天参加一次以上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人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每个家庭拥有一件以上体育健身器材,每季度全家进行两次以上户外体育活动。
关键词: 嘉禾县 体育 群众体育

内容

1989年,全县参加体育运动的约7万人。1990年,开展“百日锻炼迎亚运活动”,县、乡镇举行35次体育比赛活动,参加人数4378人次。1995年,国家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嘉禾县群众体育工作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现农民健康奔小康为目标,提出“体育下农村,健康奔小康”口号。全县月月和节日有体育比赛,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是年后,以创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为契机,县、乡镇建立体育活动组织,成立县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和乡镇社会体育指导站。1999—2002年,县体委(体育局)印发《全民健身学习手册》2000多册,每年开展体育培训活动5~7次。全县广泛开展小型、多样、文明、节俭的体育活动,各乡镇形成1~2个富有当地特色的体育项目,如武术、舞龙、舞狮等。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重阳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县、乡镇分别举办拔河、象棋、登山、篮球、门球、幼儿运动会等比赛活动。
  同时,以学校体育为重点,推动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
  经过努力,全县全民健身活动获得好成绩。
  2000年,县体委、县卫生局获市全民健身周优秀组织奖;县财政局、建设局、广电局、教育局、公安局、县老年人体协被评为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县体委获省第四届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2002年,大部分乡镇村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县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12万多人。60%的农村学生、20%的富裕农民达到“一二一”健身要求,即:每人每天参加一次以上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人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每个家庭拥有一件以上体育健身器材,每季度全家进行两次以上户外体育活动,每个家庭有一份(册)以上体育健身报刊、图书;社区提供一处以上体育健身活动场所,每年组织两次以上社区范围内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一支社会体育指导队伍;学生做到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开展两次远足、野营活动,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检查。老年体协、农民体协、篮球协会、象棋协会、围棋协会等群众体育组织有会员9683人,比1989年增加7933人。是年,县体育局获市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袁家煤矿、嘉禾二中、县交通局、县广播电视局被评为全民健身先进单位。
  第一节 学校体育
  一、体育教学
  1989年,学校按照省教委《关于调整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教学计划的通知》,每周开设2节体育课。全县实行体育统考,成绩装入教师业务档案。
  县教委制定《嘉禾县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试行稿),印发统一的体育备课本,每年对体育教师教案进行检查评比,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
  1990年,实施新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并纳入中小学体育合格标准评价内容之一,使达标训练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当年,国家体委推行《第七套广播体操》,广播体操教学成为体育课的重要内容。
  1991年,国家教委颁发《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中、小学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各学校按照“不断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的要求上好体育课。1992年,体育教师彭云诗、李会平、周柏鹏撰写的体育教学论文在省体育学术年会上获奖。1993年,全县学校认真贯彻新体育教学大纲,按照省教委、省体委要求,实施“0714”(7—14岁少年儿童体育发展)工程,学校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优秀体育人才的选拔培养。全县中小学对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体育锻炼标准》开展检查评比。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达标率95.15%,中学生达标率95.4%。珠泉完小、嘉禾一中、广发乡中心小学被评为达标先进单位。1995年,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县教委、县体委通过教学基本功比武、教案评比、体育课评比、体育教学论文的撰写与评比、体育教师培训等活动,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1998年,嘉禾县通过省级“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体育教学上水平,学校体育《达标》、《合格》面扩大,学生体育合格率、良好率、优秀率提高。2002年,全县所有中小学实施体育锻炼标准,中小学体育达标率由1989年的82.5%上升到89.6%。从发展嘉禾的传统体育项目出发,学校与业余体校紧密配合,在体育课和运动会中注重选拔举重、短跑、跳远运动项目的体育苗子,利用课余时间从难、从严、从大运动量进行训练。1989—2002年,全县共有40名体育特长生被保送或考入湖南师大体育系、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46名考入郴州师专体育专业,10名选送至省体工队、省体校,17名选送到市体校。嘉禾一中、嘉禾二中、珠泉完小被评为省、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珠泉完小、嘉禾一中等6所学校被评为省、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二、课外体育活动
  1989年,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每周安排两个课时,活动内容有田径、球类、体操、武术、传统体育等。1990年,《全国第七套广播体操》推广,时值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学校开展“百日锻炼迎亚运”活动,举行田径、广播体操、篮球等比赛。1992年,纪念毛泽东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发表40周年,学校开展长跑、登山、游泳、体操、拔河、跳绳、羽毛球等健身活动,组织田径、球类、体操类项目比赛。按照《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中学、中心小学、部分联办完小举行一年一届的校运会。县教育、体育、妇联等部门每年“六一儿童节”,联合举办幼儿、学前班“萌芽杯赛”,比赛内容有跳绳、拍球、接力、骑三轮车、环套瓶等项目。
  1997年,全省推广汩罗市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经验,县内各学校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组织体育课外兴趣小组和篮球、乒乓球、田径、举重等训练队,全县组建3个以上训练队的学校有67所。
  1995—2002年,县教育、体育等部门联合举办五届初中篮球赛、二届初中乒乓球赛和四届小学生乒乓球赛。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全县中小学生体育合格率由1989年的92.4%上升到98.5%,高初中毕业生体检合格率由1989年的97.8%上升到99%。
  第二节 农民体育
  1989年,农民体育以武术、舞龙、耍狮、扭秧歌、下棋为主;篮球、拔河、门球等运动开始活跃;射击为民兵训练的考核项目。全县举办农民体育比赛3次,参加人数5786人次。泮头乡被评为全省体育先进乡。1990年,县体委举办全县农民篮球运动会,26个代表队参赛;举行民兵报话比赛,普满乡代表队夺冠。各地农村以篮球比赛等体育活动为纽带,加强村、乡镇、县际之间的友好往来。田心乡每年与周边的坦坪乡、石桥乡、钟水乡、行廊镇、肖家镇举行篮球比赛,开展联谊活动。1993年,省体委群众体育处人员撰写的《农村体育情况的调查报告》,对普满乡与桂阳县浩塘乡通过体育交往化干戈为玉帛的事迹给予赞扬。
  1995年《体育法》颁布实施后,县农民体育协会成立,有会员1010人;乡镇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随之,体育设施得到改善,体育活动更加活跃。田心乡栗木枫村黄乃忠家人人爱好体育,组成家庭篮球队,常与机关、学校球队比赛。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体育活动的开展,妇女积极投身体育运动,健美操、迪斯科、交谊舞在农村兴起。1995年“三·八”妇女节,县、乡镇都举行篮球、拔河、健美操、扭秧歌、接力赛、登山、跑步等项比赛活动。是年,普满乡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1996年,县妇联、县体委联合举办“女子篮球运动会”,各乡镇组队,170多人参赛。是年,龙潭乡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体育活动先进乡镇”和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1999年,举办第二届全县农民运动会,进行象棋、乒乓球、自行车比赛。2000年,塘村镇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体育活动先进乡镇”。县体委与车头镇荫溪村、龙潭镇冲下岭村加强联系,指导群众体育活动,帮助改善运动场地和设施。2001年,县体委选派荫溪村舞龙队参加郴州市举行的“明桂园”杯庆祝建党80周年暨支持北京申奥全民健身风采展示会。是年,塘村镇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2002年,全县举办农民体育比赛活动6次,参加人数1.33万人次。县农民体育协会会员发展到8628人。
  第三节 职工体育
  1989年,全县举办职工体育比赛活动5次、3250人次参赛,包括中老年元旦长跑赛、“三八”女子门球赛和拔河赛、“五四”象棋杯赛、交谊舞迪斯科大奖赛、国庆职工篮球赛等。1990年,迎接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全县职工举行第七套广播体操比赛。1992年,纪念毛泽东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发表40周年,举行县首届田径运动会和“三八”女子健美操比赛,同时还有门球、篮球、桥牌、象棋等赛事活动。1993年,实行体育比赛制度改革,体育比赛由行政型向社会型、一家办向大家办、福利型向消费型、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调动各单位办体育比赛活动积极性。2001年,县篮球协会成立,有会员480人。至2002年,煤炭战线“乌金杯”篮球赛先后举办8届,还有“金融杯”、“教育杯”、“财贸杯”、“广电杯”、“质安杯”、“征稽杯”、“人寿保险杯”、“金叶杯”等由单位赞助举办的篮球、门球、象棋、桥牌多项比赛活动。职工体育锻炼向经常化、制度化发展,做到月月有赛事。职工自发的晨练、晚练成为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郴州日报》以“县城跑步”为题,对嘉禾的跑步、武术、舞剑、跳舞等晨练活动予以报道。2002年,县篮球协会会员发展到2628人,象棋、围棋协会发展到620人。全年举办职工体育比赛8次,参加人数1.2万人次。
  第四节 老年人体育
  老年人体育活动以门球、象棋、桥牌、舞操、跑步、登山为主。1989年,全县老年人体协分会26个,会员612人。全年举办老年人体育单项比赛12次,参加2100人次,比赛项目有元旦长跑、门球赛、交谊舞、迪斯科舞等。当年,县老年人体协评选56名先进工作者。1992年,县体委、县老年人体协举办两期培训班,组织学练“导引养生功”,地区中华导引养生功比赛在嘉禾县举行。是年始,的鱼活动逐渐开展。1993年,庆祝老年人体协成立10周年,举行老年人门球、桥牌等多项体育比赛。1995年,县老年人体协举办门球、桥牌、乒乓球等9项比赛活动,参赛5067人次。嘉禾象棋代表队参加市第一届老年人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三名;县水电局老年人门球队参加郴州地区和省水电系统门球比赛,获区第一名、省第七名;嘉禾煤矿92岁的胡秀迪老人被评为全省、全国健康老人。1996年,举行全县性单项老年人体育比赛19次,参赛655队(次)、6818人次;各战线老年人体协分会举办比赛150多次;举办县体育活动骨干培训班两期,培训261人次,有5人赴省、市参加培训。县老年人体协还组织开展体育科学研究,举办第二届论文评选,其中李启谱撰写的《对我县发展门球事业的思考》和罗兴才撰写的《健康长寿与体育锻炼》两篇论文获湖南省第三届老年科学论文二等奖。
  1997年,全县17个乡镇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
  共有老年人门球队85支,队员800多人。是年,湖南省老年体协举办全省“全民健身杯”门球大赛,嘉禾组织39次比赛,参赛队846队次,参赛者7335人次,全省县级唯一的一个奖杯奖给嘉禾。
  1998年,县老年人体协组队参加市无极健身球比赛和在汝城县举行的市门球赛,均获较好成绩。
  1999年,庆祝建国50周年,全县举办象棋赛、桥牌赛,以及“国土杯”、“湘南杯”、“双五杯”、“电信杯”和有75对老年“鸳鸯”参加的“鸳鸯杯”门球赛,还有太极拳、太极剑、无极健身球表演等活动。2000年1月,嘉禾县老年体协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
  2002年,全县举办老年人单项体育比赛18次,参加4218人次。县属单位有老年人体协分会82个,会员2007人;171个村委会建立老年人体协分会,占全县行政村的70.2%;29个居委会建立老年人体协分会,占全县居委会的90.6%。全县有老年人门球队102支、地掷球队60支、桥牌队25支、象棋队80支。老年人组队参加省门球赛两次,均获第六名。1989—2002年,参加市(地)老年人体育单项比赛19次,有15次获得名次,其中获冠军3次。县老年人体协9次被评为郴州市(地)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集体,3次被评为湖南省老年人体协工作先进集体(1995年、1997年、1999年)。

知识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嘉禾县志 1989-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志实地记载了湖南省嘉禾县地理环境、经济综述、人口、城乡建设、珠泉经济开发区、农业经济、水利、农机、乡镇企业、工业经济、交通、邮电、商贸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综合管理、政党、人民团体、政权、政协等项目的发展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嘉禾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