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成人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973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成人教育
分类号: G527.64
页数: 3
页码: 423-425
摘要: 本章嘉禾县成人教育详细介绍农民教育、职工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等内容。
关键词: 教育 成人教育 嘉禾县

内容

第一节 农民教育
  一、扫盲
  1989年11月,嘉禾县被省人民政府评定为全省扫盲工作先进县。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青壮年1.43万人中,文盲半文盲8495人,文盲率为59.4%。是年,县政府以“国际扫盲年”为契机,印发《关于认真开展国际扫盲年活动,把全县扫盲工作推向新高潮》的通知,各部门齐抓共管扫盲工作,狠抓普及小学教育,严控文盲源头。全县农村小学大部分兼办农民夜校,寒暑假组织中小学教师和中小学生送教上门,包教包学。到1993年,全县青壮年有6326人脱盲,文盲率下降为1.52%,嘉禾县被评为全国扫盲工作先进县。
  1994年,县委、县政府成立扫盲领导小组,其成员分片负责联系乡镇的扫盲工作。各乡镇、各行政村把扫盲任务列为年度干部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扫盲任务。全县广泛宣传扫盲工作,书写持久性标语488幅、出专刊1218期、广播3700多次、电视专播120多小时、电视专题讲话4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3500份。
  全县289所小学有207所承办夜校扫盲。不少离退休教师加入扫盲队伍,田心乡山元村75岁退休教师周期时,在自己家中办扫盲班,在村口要道墙壁上绘制识字图画200余幅,让村民看图识字。是年,全县脱盲1219人,次年脱盲530人。
  1996年,全县有青壮年文盲3113人,其中丧失学习能力的381人,实际扫盲任务2732人。扫盲中,公安、教育、卫生、劳动、工商、民政、妇联、财政等部门紧密配合,采取积极措施。对承担扫盲任务的教师规定脱盲任务期限,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对丧失学习能力的文盲实施鉴定,不作扫盲对象;纠正企业招收未脱盲人员和童工的现象;不得给青壮年文盲办理驾驶执照和其他营业执照;不允许青壮年文盲参军;开展妇女“双学”运动,不允许文盲参加五好家庭评比。同时,县财政按全县总人口人均0.1元划拨扫盲经费,实行专款专用。
  1997年,全县扫盲经费79.93万元,扫除青壮年文盲1176人,非文盲率达99.13%。11月,经省扫盲验收评估团验收,嘉禾县扫盲工作合格。1998年5月20日,全县组织1995—1997年脱盲学员1706人参加全省统一考试,参考率100%、及格率98%、优秀率34%。是年,全县590人青壮年脱盲,非文盲率由验收时的99.15%上升到99.46%。
  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嘉禾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要为农村培养农业技术和农村管理人才。该校由县农业局主办,校址设在农业局。学校除4名专职教师外,每年还根据专业需要聘请10多名兼职教师。县城郊农技站为学校实验基地,县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为教学联系点。学校坚持服务农村、服务农业的办学宗旨,设大专和中专班。主要专业有农学专业、畜牧专业、财务会计、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学制3年,国家承认学历,不包分配。1989年,招收农学专业中专班102人,毕业89人。1995年,招收财务会计专业中专班71人,毕业61人。之后,由于社会办学形式逐渐增多,生源减少。1996年,县委组织部、县农村工作办公室和县财政局印发《关于对全县农村管理干部及其后备力量实施学历教育培训的通知》,当年学校招收会计中专班39人。1989—1996年,各乡镇聘用该校毕业学员54名为农技员。
  1997年,招收农学专业大专班27人。1999年,县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办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通知》。县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对全县农村村级干部实施学历教育的通知》。当年学校招收中专学员16人,学校大中专毕业学员聘为农艺师8人、助理农艺师5人。2000年后,开始转向对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短期培训、素质教育。2002年,学历培训在校学生79人,其中中专班61人、大专班18人。1989—2002年,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共培训学员2000余人,其中学历培训班19个,毕业学员461人。毕业学员中有5名被省市评为“学用结合、科技兴农”先进个人(标兵)。
  第二节 职工教育
  1989年,县职工教育办公室(以下简称职教办)对县内不具备高中(中专)学历的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学员按文、理分科,文科开设课目有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理科开设课目有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任课教师从中学在职或退休教师中聘请,一般采用函授与面授相结合的形式授课。每年由郴州地区职教办组织统考,凡5科考试合格者,由地区职教办发给省教育厅监制的职工高中毕业证书。1993年县职教办代表参加省职工教育工作会议,在会上介绍工作经验。至1995年,全县共举办职工高中班4个,230人参加学习,统考后均获得毕业证书。还举办中技班培训,3000人次参加学习;举办舞蹈班2期,100人参加学习。全县工交、财贸系统的职工中等专业教育由县职教办宏观管理,职工所在单位分批对口送地区有关职工中专学习。1989—1995年,县职工教育办公室征集、整理有关职工教育论文100篇。1995年后,厂矿企业逐步转制改体,县职教办撤销,其档案资料及有关工作移交县教育局成人教育办公室。
  第三节 成人高等教育
  一、自学考试
  全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每年春(4月)秋(10月)两季各举行一次。县教委(教育局)内设立自学考试办公室,设专职人员为考生咨询服务,并供应自学教材。1989年春第10次(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排序)自学考试,全县报考人数443人,报考科目686个,达专科毕业11人。
  1991年秋季第15次自学考试,报考人数762人。报考的有干部、教师、工程技术员、退伍军人、工人、农民和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其中有父子同时报名、母女同室考试,还有身怀六甲的妇女。当年,嘉禾县政府被评为省“助学先进单位”。1993年4月,县委、县政府首次为1992年16、17次自学考试达专科的26名毕业生和本科的1名毕业生举行颁发毕业证书仪式。自学考试毕业生素质的提高,不仅使他们在评优、晋升职称方面得到部门的认同,还带动不少人参加自学,迎来报考的高潮。1997年秋考(27次)和1998年春考(28次),每次考生超千人。1998年秋考(29次)到1999年秋考(31次)考生超2000人。2000年春考(32次)考生高达3149人。是年,达专科毕业141人,是1~17次自考专科毕业生的总和;达本科毕业45人,是1~29次自考本科毕业生的总和。
  2000年7月,嘉禾发生高考舞弊事件,被取消举办各类教育全国统一考试资格。第33次、34次(2000年秋季、2001年春季)嘉禾县自学考试考生到外县参加报考。
  自1989年春考(10次)到2002年秋考(38次),全县通过自学考试达专科毕业的961人、本科毕业的259人,合计1220人,与同期普通高等院校分配来嘉禾的毕业生人数相近。毕业生中汉语言文学专业379人(本科120人,专科259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在职的中小学教师,是同期师范类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到嘉禾人数的一半。
  二、电大、函授教育
  电大1995年,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在嘉禾县司法局设立分校,开设法律专业,当年招收全日制(三年)脱产学员52人,次年招收40人,第三年招收39人。学习期满毕业110人。2001年,县教育局成人教育办公室承办电大工作站,举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制两年,业余自学,节假日请郴州电大教师面授,面授和考试地点设在城关镇中心完小。当年,春季招生在职教师108人、干部5人,共113人;秋季招生在职教师19人、干部5人,共24人。2002年,电大续招,春季招生在职教师54人、干部6人,共60人;秋季招生在职教师31人、干部4人,共35人。全县电大学员总计232人。除县里有组织招收的电大学员外,还有各单位、各行业职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行业需要,选择不同专业的电大学习。1988—2002年,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参加电大学习的63人,其中本科22人、专科41人。
  函授
  1992年,经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函授学院批准,嘉禾县委党校开始举办大专函授班,当年录取省党校经济管理大专函授班学员20人。1994年,根据地区法学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成立“县法学教育委员会”,新开办法律函授大专班1个,招收学员32人。1997年,县党校录取市党校经济管理大专函授班学员128人。2000年,县教师进修学校协助郴州教育学院举办函授大专班,招收学员63人。2002年,县委党校分别为省委党校录取省委党校法律本科函授班、行政管理大专函授班、经济管理大专函授班学员108人、137人、108人。
  是年,县委党校在校大专函授班4个、学员367人,本科函授班2个,学员142人。至2002年,县委党校举办的省、市党校大专函授已毕业9个班,学员569名;省委党校本科函授1个班,毕业学员50名;市党校农村干部大专函授2个班,毕业学员29名。除上述有组织的招收函授学员外,各单位各行业职工根据自身爱好和业务工作需要,参加不同专业的函授学习。据卫生部门统计,1989—2002年参加本科、专科函授学习的干部职工分别为125人、166人。

知识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嘉禾县志 1989-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志实地记载了湖南省嘉禾县地理环境、经济综述、人口、城乡建设、珠泉经济开发区、农业经济、水利、农机、乡镇企业、工业经济、交通、邮电、商贸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综合管理、政党、人民团体、政权、政协等项目的发展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嘉禾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