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共青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84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共青团
分类号: D638
页数: 3
页码: 308-310
摘要: 本节介绍了郴州市嘉禾县共青团情况。包括组织机构、团代会议、主要工作等内容。
关键词: 群众工作 共青团 嘉禾县

内容

一、组织机构
  1989年,全县有共青团基层团委23个、团总支8个、团支部280个,有共青
  
  团员11750名,专职团干部60名。1989—1996年,共青团嘉禾县委领导职
  
  数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1996年11月,根据县编制部门批复,嘉禾县希
  
  望工程工作办公室成立,归口团县委管理,主要负责希望工程资金募集和
  
  教育、管理受助学生。2002年5月,根据县级机关机构改革的人员配置方案
  
  ,团县委领导职数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到2002年底,全县有基层团委
  
  22个、团总支6个、团支部275个,有共青团员21277名,专职团干部58名
  
  。
  二、县团代会
  1990年11月18—20日,共青团嘉禾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参会代表
  
  235名,代表全县11800名团员。会议听取、审议和通过共青团嘉禾县第十
  
  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共青团嘉禾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29名)。在新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常委9名)
  
  ,选举书记和1名副书记。
  1993年12月3—5日,共青团嘉禾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参会代表211
  
  名,代表全县12100名团员。会议听取、审议和通过共青团嘉禾县第十一届
  
  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嘉禾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28名)
  
  。在新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常委11名),选
  
  举书记和1名副书记。
  1996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共青团嘉禾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参会
  
  代表236名,代表全县18230名团员。会议听取、审议和通过共青团嘉禾县
  
  第十二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共青团嘉禾县第十三届委员会
  
  (委员29名)。在新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常
  
  委9名),选举书记和1名副书记。
  1999年12月15—17日,共青团嘉禾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参会代表
  
  255名,代表全县21478名团员。会议听取、审议和通过共青团嘉禾县第十
  
  三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共青团嘉禾县第十四届委员会(委
  
  员31名)。在新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常委11
  
  名),选举书记和1名副书记。
  三、主要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
  1989年以来,团县委和各基层团组织围绕党的中心,针对青年特点,先后
  
  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深化改革、扩大开
  
  放”、“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迎回归(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爱
  
  祖国”和“三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同时,
  
  把思想教育与岗位工作结合起来,在全县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中,开展创
  
  先争优活动。广发乡白觉村团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于
  
  1995年被团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团组织”称号。1996年至2001年,全县先
  
  后开展三届评选“十佳青年”活动,共评选表彰“十佳青年”30名。2002
  
  年12月,龙潭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雷竹生,被评为郴州市第二届“十大
  
  杰出青年”。
  (二)“青年文明号”创建和青年志愿者行动
  1994年起,团县委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学雷锋,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
  
  和青年志愿者行动。广大团员、青年在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以高
  
  度的职业文明和创造一流工作成绩的优秀集体为目标,积极投入创建“青
  
  年文明号”活动。在开展“学雷锋服务日”和“一助一”社会服务活动中
  
  ,广大团员、青年以雷锋为榜样,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长期的志愿服务。
  
  1995—1996年,嘉禾县交通规费征稽所的团员、青年在创建“青年文明号
  
  ”中取得显著成绩,被授予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称号。至2002年,经各
  
  级共青团组织及有关部门先后评定,全县有县级“青年文明号”47家、市
  
  级“青年文明号”11家、省级“青年文明号”2家、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1家。同时,全县有46个基层团组织分别成立志愿者服务大队和分队,青年
  
  志愿者2500多名。
  (三)为希望工程出力
  县希望工程工作办公室成立后,积极开展资金募集和协调受助单位的建设
  
  、管理工作。1997年2月27日,由香港中国古代东方研究会资助兴建的泮
  
  头乡小街田村希望小学,举行竣工仪式,萧克将军亲笔题写校名。1997年9
  
  月,由香港爱国人士李佘少鸿女士等人捐资兴建的车头镇荆林村“育才希
  
  望小学”举行竣工仪式。1998年9月,香港爱国人士李佘少鸿女士等人捐资
  
  兴建的第二所希望小学——车头镇石田村希望小学竣工。由郴州市希望工
  
  程工作办公室筹资兴建的袁家镇西河村希望小学于1998年9月竣工。以上希
  
  望工程建设,共计接受捐资人民币80余万元。
  (四)为基层经济发展服务
  1995年,全县掀起丘岗开发热潮,团县委与各乡(镇)团委密切配合,发
  
  动4万团员、青年投工160万个,开发丘岗山地74公顷。田心乡玉洞村团支
  
  部书记李建兵,个人筹资6万元,开发丘岗山地2公顷。为响应县委、县政
  
  府关于大力发展养猪、养牛业的号召,团县委和石桥、广发乡配合,建立
  
  石桥养猪培训基地和广发养牛培训基地。1995年至1996年,团县委先后举
  
  办养猪、养牛培训班80多期,参加培训的1.2万人次。石桥乡岐峰村刘革平
  
  养猪场作为团县委的青年人才培训基地,两年培训出18名青年养猪能手,
  
  成为各自乡(镇)村的星火带头人。1997年,团县委筹资购书2000余册,
  
  援建行廊镇万册青年科技图书站,为当地普及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服
  
  务。1998年,团县委与农业部门配合,成功领办龙潭镇大泉村百亩早稻旱
  
  育抛秧示范点。当年,配合全市培养首届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
  
  团县委推荐以坦坪乡南源村团支书、养鸡专业户周金勇等为代表的一批农
  
  村青年为星火带头人,带动全县农村科技兴业致富。1999年,在实施“百
  
  村结对”行动中,团县委从团市委争取到由市工商局青年文明号集体捐资
  
  的一万元人民币抗旱专项资金,支援行廊镇小湖村瓦窑头自然村打井抗旱
  
  。
  (五)少年先锋队工作
  1989年,全县有少年先锋队大队201个、中队784个,队员31520名。14年
  
  来,全县少先队工作在共青团组织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学校素质教育这一
  
  中心,以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一系列教育活
  
  动。1990年,配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
  
  ,号召少年儿童争当“文明学生”和开展创“文明小组”、“文明班(队
  
  )”活动。1991年至1992年,深入开展“学雷锋、学赖宁”活动,号召少
  
  先队员争做“雷锋式”、“赖宁式”的好队员(学生)。通过学习,全县
  
  少年儿童中助人为乐、大做好事蔚然成风。许多少先队员(学生)受到学
  
  校、学区表彰。珠泉完小少先队员黄欣被全国少工委等部门授予“学赖宁
  
  奖章”。1995年,全县开展“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引导少年
  
  儿童学会生存、自理、自律,学会服务、助人为乐,学会创造、追求真理
  
  ,促进学校素质教育。1997年、1999年,欢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候
  
  ,在少年儿童中开展“迎回归、颂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一些少先队组
  
  织举办“迎回归”读书、作文和演讲比赛,激发少年儿童热爱祖国、“好
  
  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热情。2000年,在全县少年儿童中进一步开展“做
  
  ‘四有’新人”的教育活动,号召少年儿童迈开新的步伐,迎接新世纪的
  
  到来。到2002年底,全县有少先大队159个、中队969个;少先队员31330
  
  名,占小学生总数的86%;辅导员1238名,其中总辅导员20名、校外辅导
  
  员90名。

知识出处

嘉禾县志 1989-2002

《嘉禾县志 1989-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志实地记载了湖南省嘉禾县地理环境、经济综述、人口、城乡建设、珠泉经济开发区、农业经济、水利、农机、乡镇企业、工业经济、交通、邮电、商贸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综合管理、政党、人民团体、政权、政协等项目的发展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嘉禾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