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私营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31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私营商业
分类号: F721.4
页数: 2
页码: 410-411
摘要: 本节介绍了湖南省郴州市清末到1989年私营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 私营企业 经济 郴州市

内容

清末、民国时期,郴州城的商业贸易全由私人经营。清咸丰、同治年间,有商户
  
  约700家,主要行业多由外籍商人经营。赣籍商人多经营绸布、百货、国药、南
  
  货、金银首饰业;粤籍商人多经营油盐、土产和开设行栈;常宁商人多开设酒作
  
  坊;耒阳商人多开设豆腐店和烟丝作坊;祁阳商人多经营木器店、缝纫店;本地
  
  商人多经营粮食、杂货、饮食、旅舍等业。光绪十年(1884)后,湖广商路逐渐
  
  衰落,城区商户减少。至宣统三年(1911),商户约500家。
  民国元年(1912)辛亥革命后,城区商业又渐趋繁荣。至民国18年,有商店778
  
  家,从业者2135人。民国25年后,随着铁路、公路相继开通,市境进一步成为湘
  
  南物资集散中心,商户增加到870家。民国32年,发展到1000余家。民国34年,
  
  郴州沦陷,商民疏散。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又发动内战,市境金融混乱,物价飞
  
  涨,商户有减无增。至1949年,全城私营商业只有661家,从业者1712人。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私营商业在商品货源、银行贷款、购销差率等方面给
  
  予照顾,调动私营商业经营的积极性。1956年初,全城私营商业增加到1517户,
  
  从业者1869人。同年,绝大部分私营商业改造为公私合营商业和集体商业,保持
  
  个体经营实行代购代销、经销的不足100户。“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割资本
  
  主义尾巴”,全城仅存个体户3家,从业者4人。
  1979年以来,私营商业在“三多一少”商品流通新体制的激励下,得到迅速发展
  
  。1989年,全市有私营商业4431家,占全市商业网点总数81.56%;从业者6402
  
  人,占全市商业人员总数的32.39%;年商品零售额14484万元,占全市社会商品
  
  零售总额的26.55%。
  此外,1989年,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9734万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
  
  17.84%。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