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10》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766
颗粒名称: 铁路
分类号: F532.8
页数: 4
页码: 219-22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株洲市的交通的铁路的株洲车站、株洲北站、株洲机务段、株洲工务段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市 铁路

内容

株洲车站
  【概况】株洲车站地处京广、沪昆两大主要铁路干线的交汇点,站中心里程为京广线K1618+678,沪昆线K1103+313,属广铁集团直管的特等客运站。车站设有4个站台,5个候车室(3个普通候车室,1个“和谐号”动车候车室,1个软席候车室,候车室总面积3520平方米),4条正线、8条到发线、1条存车线,5个方向接发列车。车站日均接发列车439列,平均每3.2分钟办理一趟列车接发;日均客流量4万余人,运输收入109万元。
  车站设人劳科、技术科、安全科、财务科、教育科、站办、党群办5科2办,下设运转、客运2个车间,生产班组11个。有正式员工725人,其中在岗干部101人(含调研、业务指导35人),在岗职工592人。具有技术职称的42人,其中工程师6人,助理工程师30人,技术员6人,具有政工职称的16人,其中政工师4人,助理政工师8人,政工员4人。
  【运输安全生产持续稳定】2009年,车站紧紧围绕“安全、稳定、经营”3项重点工作,以集团“3+2”新的安全管理体系为平台,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围绕车站接发列车繁忙,客流组织复杂、施工任务繁重等特点,将接发列车安全、旅客乘降、调车作业和职工“两违”整顿和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整治等作为卡控重点,开展第19次安全评估、安全“四大”类专项整治活动等。全站共检查发现安全质量问题1139个,其中A类问题57个,占5%;B类问题247个,占21.7%;C类问题835件,占73.3%。全部得到有效整改,整改率为100%,从整体上有效地提升了安全基础管理水平。
  全面深化集团“3+2”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全年在深入推进3个新安全管理办法基础上,车站按照集团《运输单位月度安全质量综合排名考核办法》要求,进一步明确以安全、技术等业务科室和两大车间为主体,分别制定安全质量排序考核标准,对车站各班组任务量、工作难度、安全风险等情况引入系数进行平衡调节,然后进行月度安全质量排序,排头给奖,末位追责,进一步激发了各级管理人员抓安全的内在动力,截至12月31日18:00,车站实现安全生产1826天。
  进一步强化施工安全控制和日常行车组织。2009年,车站对各类大型施工,都精心制订施工配合方案和施工方案细化表,对每趟列车接车股道、行车凭证、机车换挂、走行径路进行充分预想,施工过程中运输组织、接车条件等卡控重点一目了然,忙而不乱。全年,共计给点102次10717分钟,兑现率为100%。株洲站《施工行车安全控制管理》课题,被集团评为现代化管理成果二等奖,集团并将此作为安全成果报铁道部。为了狠抓接发列车标准化作业落实,株洲站结合车站多方向接发列车的特点和难点,加大信号楼、客运站台对规对标检查力度,特别针对一年间管内旅客列车取消运转车长的变化特点,及时地完善补强各项行车安全措施、办法,对客车开行、运行调整、人员组织、安全控制等交替方案进行细化完善,保证了各工种、各环节衔接有序,运输组织工作多次得到集团通报表扬。
  大力推进安全基础建设,促进职工队伍素质提升。车站大力推进安全管理基础、设备基础和人员素质基础建设,制定完善《株洲车站客运管理制度汇编》、《株洲站车机联控管理办法》、《株洲车站班组建设三年规划实施方案》等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各个系统的岗位、作业、管理和质量标准。同时,大力开展员工岗位达标培训和适应性培训,坚持业务干部季度考试和职工月度业务抽考,经常性开展非正常情况应急培训和演练。全年累计完成各类培训89期,培训11491人次,超计划外培训4841人次,培训合格率为100%。
  切实抓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疫情,车站专门制定应急处置工作方案,成立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和应急小分队,每天通过广播室、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健康提示;设置专门的防疫观察室,观察室内配备有关应急备品,并公布相关联系电话;同时配合疾控中心及时为干部职工注射疫苗,加强日常防护措施落实,防止了疫情向铁路扩散传播。
  【全力抓好生产任务增运补欠】2009年,车站通过经常性的经济活动分析,加强市场营销,优化售票组织,规范和加强与旅行社、厂矿企业等部门的沟通联系,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全力以赴抓好增运补欠。截至12月31日止,车站旅客发送692.6万人,完成年度100%,较上年同期多发送14.82万人,增长2.2%。运输收入完成39561.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96.5%,较上年同期多创收2591.69万元,增长7%。管内担当车收入13785.2万元,较上年同期多创收265.1万元,增长2%。中转窗口售票11.8万张,票款489.8万元。出站口到补人数5.42万人,到补收入133.2万元。
  【运输经营管理进一步规范】2009年,面对成本缺口大,资金严重短缺等困难,车站采取超常措施,狠抓节约节支工作,实行严格预算管理制度。果断封存3辆小汽车,全面开展汽车管理使用维修效能监察,完善量入为出的平衡机制;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监控,将成本计划指标包干落实到各车间部门,强化成本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水电管理;同时,严把计划采购审批关,减少采购中间环节,严格采购程序,争取批量效益,降低采购费用;严肃财经纪律,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杜绝了违纪违规支出的发生。
  【服务质量逐步得到提升】2009年,结合实际开展售票服务质量测评和客运服务质量专项整治活动。通过强化监控网络,实行严格管理、及时查处路风问题、抓好警示教育等措施,把路风和安全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特别在春运期间,车站抽调专人成立票务监督小组,对售票窗口和代售点实行不间断全程盯控。在其他重点关键时期,通过强化监督检查,加强源头治理,有效地遏制了内外勾结、以票谋私问题,使春运、暑运和“黄金周”运输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株洲北站
  【概况】株洲北站位于株洲市东北郊,为双向纵列式三级七场布局。管理范围为株洲北站、湘潭东站、湘潭车站、株北货场以及田心、白马垅和十里冲3个卫星站,主要办理京广、沪昆两大铁路干线4个方向货物列车的到发、解编作业同时担负株洲、湘潭两市58条铁路专用线、150多家厂矿企业的货物到发和取送作业以及各方向旅客列车的通过作业,是沟通华东、华南、西南和北方的交通要道。内设行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劳科、财务科、技术统计科、安全科、科技教育科、信息技术科。下设8大车间:上行车间、下行车间、设备检修车间、货检车间、货运车间、湘潭车站、湘潭东站、调度车间;3个中间站:田心站、白马垅站、十里冲站。年末在册职工2399人。全年,货物发送吨712.2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4.7%,较上年增加1.5万吨,同比增长0.21%。运输收入完成7.7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5%,较上年增加9143.6万元,同比增长13.36%。全站日均解体185.7列,日均编车190.7列,中时6.8,停时28.2,日均货车出入18805.2辆。全年共发送旅客100.81万人,生产经营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年内,株洲北站获“铁道部优质货检站”、“集团优秀班建工作单位”等荣誉称号。
  【安全管理】2009年,以干部安全管理能力建设,职工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主线,深入推进“3+2”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结合春运、“两会”召开、暑运、国庆安保维稳、冲刺安全年等各个时期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安全整治活动,通过强化监控分析室管理提升科技保安全力度,切实解决一大批危及安全生产的隐患。截至2009年12月31日,车站实现无责任一般C类及其以上铁路交通事故1579天,实现无职工重伤及其以上事故5周年,创历史最高水平。
  【职教工作】加强各级干部和运输生产人员岗位培训。全年全站累积完成规范化培训268人次,适应性培训29574人次,行车主要工种脱产培训8375人次。严格准入,抓好“三新”人员培训,通过强化师带徒过程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加强33名新工人、30名复岗人员、125名提改职人员培训工作,保证进入现场作业的新人素质达标。按照接发列车、客运、货运、调车4个类型16个项目开展技能竞赛,参与决赛选手128名,共有66人获得名次。客运计划员彭芳参加铁道部竞赛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实现广铁集团近10年来在该项竞赛中零的突破。
  株洲机务段
  【概况】2009年,株洲机务段设行政办公室、党群办公室、财务科、人劳科、计统科、技术科、安全科、运用科、职教科、材料科、集团驻段验收室、信息科、保卫科、化验室、退管办、劳动服务公司、计量室。下设15个生产车间(株洲检修车间、长沙检修车间、株洲设备车间、株洲整备车间、长沙整备车间、衡阳整备车间、株洲客机整备车间、株洲救援车间、京广北运用车间、长沙运用车间、娄底洛湛运用车间、沪昆运用车间、京广南运用车间、衡阳运用车间、岳阳运用车间)。年末在册职工10117人。具有技术职称445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11人、助理职称326人。年内获全国铁路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等;段工会被授予铁道部模范职工之家获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家属保安全先进单位、广铁集团公司5次最成功活动奖。邓海平获全国铁路劳动模范称号,李春秀获铁道部火车头奖章。
  【设备管辖及担当任务】2009年,株洲机务段机车交路涵盖京广、沪昆、湘桂、洛湛、石长等5条线路。担负着3046公里的客运列车牵引任务和1621公里的货运列车牵引任务。日图定列车536.5对,其中客车242.5对、货车294对,机车日总走行252574公里,担负着岳阳、长沙、益阳、株洲、娄底、衡阳、郴州、永州等枢纽、区段站及25个中间站的98个调车点的调车作业和小运转牵引作业任务,配属电力机车(SS6B、SS7C、SS8)255台,配属内燃机车(DF4、DF7、DF12、ND2、ND3)287台,其中调车机车121台,共计542台。
  【安全工作】截至12月31日,株洲机务段实现无责任行车重大、大事故1826天,无责任行车一般B类以上事故1826天,无责任行车一般C类事故291天,无责任职工死亡事故1826天,无责任职工重伤事故76天,无重大路外伤亡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1826天。
  【运输生产指标】2009年,株洲机务段机车总走行92602259公里,电力机车走行62638509公里,内燃机车走行公里29963750公里;机车牵引总重:138935213千吨公里。4项运用指标完成情况:货运机车日产量166.9吨/台日,货运机车技术速度53.1公里/小时,货运机车日车公里607公里,货运机车平均牵引3063吨。全年共完成2次I级、15次Ⅱ级、28次Ⅲ级共计45次专运任务;完成军特运运输252趟次;完成2次大型钢轨探伤车检查工作;完成2次集团平推检查车开行运输组织工作和1次接触网检测车开行工作;完成京广、沪昆线HXD1B、HXD3B型新造机车牵引试验工作;完成岳阳(含)以北8站摆放100kW发电机组各1台等重点运输任务。
  【机车质量】2009年,株洲机务段配属机车共发生机破76件,机破率为0.080件/10万公里,与2008年(102/0.102)相比:机破件数减少26件,下降25.5%;机破率减少0.022件/10万公里,下降21.6%。按内电机型统计分析:配属内燃机车发生机破33件,占43.4%,机破率为0.117件/10万公里;配属电力机车发生机破43件,占56.6%,机破率为0.064件/10万公里。支配机车共发生机破74件,机破率为0.080件/10万公里,与上年(88.5/0.097)相比:机破件数减少14.5件,下降16.4%;机破率减少0.017件/10万公里,下降17.5%。按内、电机型统计分析:内燃机车发生机破34件,占45.9%,机破率为0.113件/10万公里,比上年(53/0.161)减少19/0.048;电力机车发生机破40件,占54.1%,机破率为0.063件/10万公里,机破件数比上年(35.5件)增加4.5件,机破率比上年(0.067)减少0.004件/10万公里。全年线上运用不良、库内迟拨情况(包括救援、运缓、站内换车等情况)共发生88件,不良率达0.095件/10万公里,与2008年(191/0.209)相比:线上运用不良件数减少103件,下降53.9%;不良率减少0.114件/10万公里,下降54.5%。
  【机车检修】2009年,株洲机务段完成小辅修共计1942台(其中小修717台,辅修1225台),小辅修检修总停时为52490.6小时,平均停时为27.0小时。完成中修机车112台,其中该段完成本段配属机车112台。电力机车共40台,其中SS6B机车30台,SS7C机车10台;内燃机车73台,其中DF4机车36台,DF4D机车16台,DF7C机车12台,DF7G机车9台。送厂大修机车共完成41台。
  【技术培训】2009年,株洲机务段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29期,完成培训110714人天。举办各类技术比武、岗位练兵384场,共有9785人次参加。落实集团《关于开展机车乘务员末位淘汰工作的通知》精神,在机车乘务员中开展继续再教育工作,制定“株洲机务段尾数淘汰管理办法”,全年共开办尾数淘汰班培训班12期,培训326人,培训红线淘汰人员48人。年内,株洲机务段在集团公司电工、钳工技能竞赛中,获电力机车保养组团体第一名、机车探伤组团体第一名、内燃机车保养组团体第三名,电力机车保养全能第一名及多个单项第一。
  【安全事故】3月15日,沪昆运用车间司机叶志明机班值乘40041次,在低庄站等待换班过程中,因司机违章将总风供风塞门关闭,造成受电弓风压不足引发拉弧,将接触网烧断,构成一般C14类事故。10月16日,技术科娄底片工程师李德飞在电化区段违章登顶,被高压电击伤,经医院诊断为二级至三级烧伤面积为65%,颅脑、胸腹部损伤,急性肾功能衰竭,构成职工重伤事故(B2一般事故)。
  株洲工务段
  【概况】株洲工务段地处京广、沪昆两大干线交汇处,是集团公司北大门,担负京广线草鞋铺——株洲、沪昆线株洲——清水塘、石长线长沙——石门、武广高铁K1374+048~1641+103以及岳阳北、长沙北、长沙东和株洲枢纽等站场的线路、道岔、桥梁、隧道、道口等设备的维修养护任务,辖区跨湘、鄂两省的咸宁、岳阳、长沙、株洲、湘潭、益阳、常德等7个地市。2009年,工务段设办公室、人事劳资科、计划财务科、线路技术科、桥隧技术科、职工教育科、安全调度科、材料科;下设28个车间、198个生产班组。有员工3238人,高级技术职称2人,中级技术职称67人,初级技术职称172人。管辖线路2093.545公里(高速线路559.298公里,普通线路1534.247公里),道岔2311组(其中高铁173组),桥梁475座,总长142012米(高铁178座,106643米),其中特大桥78座(高铁63座),大桥124座(高铁99座),中桥120座(高铁16座),小桥153座,隧道78座(高铁52座),涵洞3284座(高铁267座)。固定资产原值37.72亿元。
  【综合维修】全年完成线路综合维修760.1公里、道岔综合维修1431组,验收合格率100%;钢桥维修1.35座/250.9米,圬工桥维修66.72座/3144.6米,隧道维修6座/2324.4米,涵洞维修209座/5852米,桥隧涵保养质量评定合格率100%,桥隧状态评定合格率95%。
  【大中修】全年开展2次“集中修”施工大会战,完成线路大机捣固619.395公里,道岔大机捣固204组,长东焊联21组,更换曲磨轨11.33公里,线路打磨59.4公里,应力放散25.2公里,正线螺栓重锚12.4万个,正线曲线钢轨调边21.1公里,重伤钢轨下道209处,桥梁大修整治3件,路基工程16件,清理水沟227公里,修补路肩、栅栏4200处,植树造林4.1万株。
  【武广高铁验收】4~12月,株洲工务段派出114人介入武广高铁,分成岳阳、长沙、株洲3个验收组开展预验收,共发现现场焊头问题15个,厂焊接头2处重伤,线路问题202个,隧涵问题1116个,路基问题1085个,CPⅢ桩点质量问题160个,行车面平顺度超标1748处,导向面超标1754处。对发现的问题分等级建立问题库,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销号。12月,工务段接管武广高铁。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10

《株洲年鉴 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2009年度株洲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重大事件,设有特载、重大事件纪要、大事记、综述、中国共产党株洲市委员会、株洲市人大常委会、株洲市人民政府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