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唯一号: 151332020220002411
事件名称: 2002年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文件路径: 1513/01/object/PDF/1513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210.pdf
事件类型: 社会事件
起始时间: 2002年
结束时间: 2002年

事件描述

2002年,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山东省政府确定,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作为试点,率先放开粮食市场。东营市国家粮食定购任务仍保持上年水平,在市场粮价继续下滑和旱灾影响的形势下,国家定购粮食收购工作难度增大。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对粮食工作的领导,采取得力措施,积极主动做好工作。在基层收储站深入开展“文明诚信在粮站”活动,公开粮食收购政策和价格政策,公开粮食质量标准和论价办法,取信于民。东营市夏粮收购进度一直位列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一季完成全年粮食收购任务,并成为全省惟一没有因政策执行不到位而被投诉的市。全市粮食购销企业购进粮食35924万公斤,其中:东营区1519万公斤,河口区612万公斤,广饶县26744万公斤,利津县6307万公斤,垦利县742万公斤。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东营市粮食志》

该志收录了自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以来的粮食史实,重点反映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建市后东营地区粮食流通发展变化,史料翔实, 记录全面,为研究东营市粮食流通工作提供了历史依据。 粮食历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营域内的粮食流通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抗战时期,三县抗日民主政府相继设立粮食工作部门,筹集粮草,服务抗战,开辟了清河军区、渤海垦区新天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