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市购销企业改革基本完成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唯一号: 151332020220002288
事件名称: 2006年全市购销企业改革基本完成
文件路径: 1513/01/object/PDF/1513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183.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2006年5月
结束时间: 2006年

事件描述

至2006年5月底,全市购销企业改革基本完成。政策性财务挂账全部得到解决,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剥离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15953.74万元,已剥离15664.84万元,已消化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288.9万元,按照政策规定做到了应挂尽挂。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由市、县区粮食局集中管理。职工经济补偿金筹措到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改革中累计筹措改革资金5883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拨付400万元,市、县财政补助1796万元,资产变现3687万元),其中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3906万元,为1495名购销企业职工实行身份置换,对部分退休不足5年的职工办理内部退养。其中市直属和两区购销企业,共筹措经济补偿金801万元,给434名国有粮食企业职工兑付经济补偿金。垦利、利津县共计筹措职工安置资金332万元(其中省拨176万元,县级财政补助156万元),置换职工身份653人。广饶县由政府收回国有资产筹措资金3505万元,对408名职工进行身份置换和安置,支付经济补偿金2773万元。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东营市粮食志》

该志收录了自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以来的粮食史实,重点反映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建市后东营地区粮食流通发展变化,史料翔实, 记录全面,为研究东营市粮食流通工作提供了历史依据。 粮食历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营域内的粮食流通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抗战时期,三县抗日民主政府相继设立粮食工作部门,筹集粮草,服务抗战,开辟了清河军区、渤海垦区新天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