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召开5次改革调度会议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唯一号: 151332020220002287
事件名称: 2004年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召开5次改革调度会议
文件路径: 1513/01/object/PDF/1513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182.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2004年
结束时间: 2005年10月

事件描述

自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10月,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召开5次改革调度会议,听取各县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情况汇报,针对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责成政府相关部门,本着有利于推进企业改制进程,有利于维护改革整体稳定,有利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原则,特事特办,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快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步伐。在改革程序上,坚持做到一个环节不能缺,一步程序不能乱’一项规范不能少。在具体操作上,凡是涉及职工经济利益、改革方案及职工安置意见等重要事项,都依法形成大会决议,做到公开、透明。积极落实经济补偿金政策,切实维护职工利益。根据对购销企业解除职工身份的经济补偿金测算情况和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全市经济补偿金的筹集采取用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划拨转出让解决一块,省政府补贴资金解决一块,市、县财政扶持一块,再不足的用返还增值税和所得税地方留成新增部分解决一块的办法。对于实施破产的垦利、利津购销企业,职工安置费低于每人5000元的,县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破产财产按法定序列清偿,充分兼顾全市购销企业职工利益的相对平衡,维护稳定。妥善解决政策性亏损挂账,确保改革顺利进行。按上级要求实行政策性挂账集中管理,将新老政策性挂账按现行财政体制分别划归市、县(区)粮食局集中管理,妥善解决挂账问题。以上政策的落实,为顺利实施改革、保障职工利益、维护稳定奠定了基础。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东营市粮食志》

该志收录了自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以来的粮食史实,重点反映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建市后东营地区粮食流通发展变化,史料翔实, 记录全面,为研究东营市粮食流通工作提供了历史依据。 粮食历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营域内的粮食流通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抗战时期,三县抗日民主政府相继设立粮食工作部门,筹集粮草,服务抗战,开辟了清河军区、渤海垦区新天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