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东营市全面实施“54321”工程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唯一号: 151332020220002227
事件名称: 1997年东营市全面实施“54321”工程
文件路径: 1513/01/object/PDF/1513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165.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1997年
结束时间: 1997年

事件描述

年内,面对粮食改革的新形势,全市粮食部门不等不靠,主动采取有关措施,全面实施“54321”工程:狠抓5个转变,实施4项工程,办好3件大事,开拓2个市场,实现1个目标。5个转变:一是思想观念转变。强化粮食企业全员、全行业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彻底摆脱吃补贴饭、政策饭的依赖思想,全面走向市场。二是经营机制转变。走以工兴粮、集约经营、创办实业、多种经营的路子,采取兼并、联合、重组等多种形式,达到经营效益的最佳组合。粮办工业集团化经营,城镇粮店连锁经营,农村粮管所建立“粮所加农户”的农村经济联合体。三是用人机 制转变。打破条框界限,广开选才渠道,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搞活用人机制。四是分配机制转变。职工全部实行效益工资,上不封顶,下保最低生活费,企业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五是管理方式转变。主要是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的转变,从下到上客观公正评价班子成员政绩,从上到下解决真抓实干问题,层层明确责任,奖惩到位,狠抓落实。4项工程:一是工业龙头工程,以面粉、植物油和饲料工业为龙头,搞好生产和经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居民厨房工程,紧紧围绕居民一日三餐抓好以馒头为主的粮油食品生产、配送,大力发展快餐、日用百货、粮油供应三位一体的经营形式。三是实业兴粮工程,根据单位自身特色,发展多种经营,主辅结合,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四是科技兴粮工程,抓好与大中专院校及科研单位的联合,引进技术,引进人才,提高企业科技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3件大事:抓好三大项目建设,即植物油厂的生产经营,面粉厂日处理250吨小麦专用粉项目的安装投产,易简公司年产3万吨饲料项目的土建 工程及设备安装。开拓2个市场:创造性地开拓农村和城市2个市场。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开拓经营,强化服务,占领农村和城市市场。实现1个目标:扭亏增盈目标。省粮食局确定东营市效益目标为亏损30万元,实际全行业实现利润244万元,名列全省同行业第三,被省粮食局授予“扭亏增盈优胜单位”,并在全国粮食工作会议上受到表扬。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东营市粮食志》

该志收录了自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以来的粮食史实,重点反映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建市后东营地区粮食流通发展变化,史料翔实, 记录全面,为研究东营市粮食流通工作提供了历史依据。 粮食历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营域内的粮食流通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抗战时期,三县抗日民主政府相继设立粮食工作部门,筹集粮草,服务抗战,开辟了清河军区、渤海垦区新天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