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总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年鉴1999年卷》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2576
颗粒名称: 工业总况
分类号: F402.1
页数: 4
页码: 169-172
摘要: 《利津年鉴》1999卷中对工业总况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工业发展 工业规划

内容

〔机构队伍〕1998年5月,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利津县工业委员会更名为“利津县经济贸易委员会”,其原职能、编制、隶属关系不变。经贸委内设办公室、经济运行调度股、技术股、企业管理股、职工教育股、财审股;下设利津县经济技术信息开发中心。现有干部职工30人,专业技术人员23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11人。归口经贸委管理的单位有盐务局、利华益集团公司、纺织总厂、化肥厂、市第二石油机械厂、利化食品厂、市第四印刷厂、市木器三厂、市粉体涂料厂、胜利仪表厂、胜利实业公司。
  〔工业生产概况〕1998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和企业发展状况,可以概括为:工业生产逐步好转,效益逐渐回升;企业改制和技术改造步子不断加快,进展顺利;企业管理进一步规范,发展势头较好,基本完成了全年工业生产任务。(1)工业经济总量不断膨胀。今年1—12月份,县属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88亿元,同比增长26%。同时,生产后劲不断加强,呈现出阶梯式逐月增长态势,总量增长的潜力较大。(2)经济效益逐渐回升。年内县属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利税5793.6万元。(3)上缴税金3176万元,同比增长105%。(4)重点调度产品产销衔接好转,两项资金占用过高的问题得到缓解。在重点调度的7种产品中,棉纱、木制家具、碳铵、汽油、柴油等5种产品产量与计划要求基本同步,同比增幅较大。抽油杆和白酒产量相对较小,但企业生产潜力很大。大部分产品的销量高于本期的产量,主要是因为消化了部分库存,特别是进入年末以来,产品市场稳中有升,销售走势趋于强劲。(5)企业技术改造步伐不断加快,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县属工业企业全年共批复立项项目12个,其中完工项目10个,在建项目2个,完成投资额1.2亿元,占年计划的120%。(6)工业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县属工业企业23家,截止目前,已基本完成改制,大部分改制企业进入规范运作阶段,改制的实际效果较好。
  〔企业管理〕工业企业管理进一步规范。今年以来,县属工业企业进一步突出“三改一加强”,深入开展学邯钢和管理效益年活动,在前两年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以特色管理带动全方位管理,涌现出了石油化工厂、纺织总厂、三利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新的管理典型和样板,使企业管理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增强了竞争力。在企业管理中,经贸委抓大事、抓重点,做到了“三个结合”,即把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与深入开展“三学”活动结合起来,与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结合起来。抓好“三个一”,即建一个企业廉洁自律意见箱;开好一个民主生活会;建立起一个思想作风上过硬、业务工作精炼的领导班子。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髙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从年初开始,即制定了半年和全年的培训计划,组织有关人员培训,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多项管理措施的实施,确保了年内经贸系统生产经营、技术改造、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和好转。
  〔大事记〕(1)1998年,山东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医药保健品项目顺利竣工投产,完成投资4500万元。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亿元,利润2911万元。
  (2)1998年,经县经贸委组织协调,山东省工商管理高级培训班在利津举办,参加人员40人,均为县属企业的主要领导。
  (3)1998年5月,利津化肥厂的甲醇生产线顺利完工并投产,总投资600万元。当年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
  (刘和立高健)

知识出处

利津年鉴1999年卷

《利津年鉴1999年卷》

《利津年鉴》(1999年卷)内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用分行业记事的办法,系统地记载各行业、各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实况,所用资料为1998年度,与《利津年鉴》(1998年卷) 相衔接,保持了历史资料的连续性。

阅读

相关地名

利津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