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高振国副书记崔振乐张树河张其俊刘炳江薄传民纪委书记扈秀芳(女)组织委员王曰华宣传委员张士军人武部长赵金友信访办主任李秀峰(女)镇长崔振乐副镇长张伟薛殿会黄怀玉孙秀民科技副镇长董彩玲(女)刘文占王占功人大主席刘传远副主席张延河贾爱英(女)政协办主任李新民副主任李吉亮吴树行薄万民陈明萍(女)〔全镇概况〕利津镇位于县境南部,县城驻地,辖89个自然村,87个村民委员会。有16859户,总人口60865人,其中男30883人,女29982人,非农业人口24253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
全镇总面积133平方公里,有耕地6472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433公顷。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有了新变化。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7916千瓦,农村用电量达469万千瓦时,全镇87个行政村全部用上了电,通了汽车,安装了电话,有69个行政村用上了自来水,24个行政村实行了合作医疗,已有18个行政村达到了小康村。
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880公顷,总产粮食31728吨,其中夏粮总产11456吨,秋粮总产20272吨,全年播种棉花380公顷,总产棉花371吨;播种油料作物147公顷,总产油料551吨,全年种植瓜菜480公顷,总产瓜菜34400吨;全年种植业产值9996万元。
全年完成片林面积2197亩,新增农田林网面积5000亩,育苗面积155亩,四旁植树13万株,林业产值295万元。
年末存栏大牲畜11600头,存栏猪25800头,存栏羊24800只,饲养家禽158.86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4336吨、禽蛋产量8260吨,畜牧业总产值4159万元。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526吨,渔业产值1247万元。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6466万元。
有乡镇企业3413处,从业人员29881人,乡镇企业总产值192316万元,其中镇工业总产值106989万元,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利税17514万元,实际缴纳税金761.5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全镇个体工商户达2726户,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达29家。私营企业发展到78家,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29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7家。
全年地方财政预算内总收入621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690元。
文教卫生事业全面发展。调整学校布274利津年鉴局,优化教育结构,增强素质教育,都有新的进展。有中学3处,专职教师156人,在校学生2247人,有小学18处,专职教师208人,在校学生347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有幼儿园 (班)52处,幼师71人,入园儿童667人,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3.1%。
有文化、广播站各1处,建成农村文化大院86个,有农村广播室87个,农村广播、电视通播,覆盖率均达100%。有乡镇卫生院1处,医务工作人员65人;有乡村卫生室(所)17处,乡村医生13人;对乡村卫生室(所)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农村合作医疗普遍运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展开。
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全年落实节育措施人员达到8386人,全镇人口计划生育率达99.3%。科技兴县活动广泛深入,科技兴农进一步发展,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实施了“电教科技工程”,科技兴业成效显著。
〔镇政府迁新址办公〕1999年6月18日镇政府迁到新建地址办公。新址位于城北滨港路以东,县职教中心北部。新政府大院建有政府办公大楼、派出所办公楼和职工宿舍楼各1座,总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大院占地60亩,总投资800万元。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好成绩〕 是投资62万元,完成了宫家干渠东分干工程。该工程动用土方11.5万方,建渡槽1处,桥4座,使全镇2.3万亩耕地变成旱涝丰产田。
二是投资120万元,建成西冯、左家等6个村的蓄水工程,新增蓄水能力60万方。
三是投资20万元,完成了城北1.5万亩开发方配套工程。
四是秋季会战中,出动万名劳力,完成了城西区前宋方和城东夹河稻田方8000亩农田配套工程建设。
五是投资30万元,完成了王家夹河、小李庄和豆腐巷子3个村的人畜吃水工程,解决了1393口人的吃水问题。
六是投资90万元,对全镇47条骨干渠道进行了疏通清淤,完成土方60万方,确保了全镇沟渠畅通。
〔招商引资见成效〕年内该镇引进大型外资项目三项即:金泽毛纺厂、金海织布厂和空压机厂。金泽毛纺厂是滨州与张家港联营厂,一期工程投资1700万元,厂房基础设施基本完工。金海织布厂是引进河北省的一个项目,总投资450。万元,总规模2000台织布机,至年底已完成110亩地征地。空压机厂是从江西省引进的项目,总投资15。万元,已征地4亩。
〔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发展〕年内,该镇重视抓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投资10万元,解决了20户教师住房问题。
二是投资70万元,解决了镇中心小学的迁址问题。
三是投资7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的镇医院门诊大楼。
(张伟刘保东)盐窝镇书记武守安副书记赵寿亭陈其军陈志(十二)乡镇概况275宋玉国纪委书记张秀华组织委员綦宝忠宣’传委员李福永人武部长韩学文信访办主任岳长清.镇长赵寿亭副镇长许建民陈步刚李同增赵景农刘茂泉人大主席赵金城副主席岳红湘(女)刘培华政协办副主任高好昌赵卫东赵英杰〔全镇概况〕盐窝镇位于县境中部, 距县城22.5公里,辖40个自然村,50个村民委员会。有10550户,总人口36334人,其中男18571人,女17763人,非农业人口2050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全镇总面积111.5平方公里,有耕地6083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400公顷。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有了新变化。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3549千瓦,农村用电量达452万千瓦时;全镇50个行政村全部用上了电,通了汽车,安装了电话,有15个行政村用上了自来水,50个行政村实行了合作医疗,已有7个行政村达到了小康村。
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211公顷,总产粮食32097吨,其中夏粮总产16566吨,秋粮总产15531吨。全年播种棉花600公顷,总产棉花675吨;播种油料作物124公顷,总产油料400吨;全年种植瓜菜736公顷,总产瓜菜64540吨;全年种植业产值9788万元。
全年完成片林面积2841亩,新增农田林网面积5000亩,育苗面积93亩,四旁植树12.7万株。林业产值62万元。
年末存栏大牲畜20160头,存栏猪14487头,存栏羊80505只,饲养家禽95.1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1257吨、禽蛋产量4753吨,畜牧业总产值4209万元。全年水产品总产量5722吨,渔业产值2832万元。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7177万元。
有乡镇企业3675处,从业人员17634人,乡镇企业总产值155032万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83472万元,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利税12780万元,实际缴纳税金482.1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全镇个体工商户达1515户,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达22家。私营企业发展到62家,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22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5家。
全年地方财政预算内总收入540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670元。
文教卫生事业全面发展。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结构,增强素质教育,都有新的进展。有中学2处,专职教师135人,在校学生2346人。有小学20处,专职教师173人,在校学生438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有幼儿园 (班)37处,幼师55人,入园儿童304人,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4%。
有文化、广播站各1处,建成农村文化大院50个,有农村广播室50个,农村广播、电视通播,覆盖率均达100%。有乡镇卫生院1处,医务工作人员95人;有乡村卫生室(所)52处,乡村医生52人;对乡村276利津年鉴卫生室(所)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农村合作医疗普遍运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展开。
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全年落实节育措施人员达到7295人,全镇人口计划生育率达99.3%。科技兴县活动广泛深入,科技兴农进一步发展,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实施了“电教科技工程”,科技兴业成效显著。
〔水利建设有了新发展〕年内,该镇注重抓水利建设,全镇水利建设有了新发展。
一是投资完成了东水西调工程,解决了镇西部村庄1万亩农田灌溉问题。
二是投资完成了蓄水300万方的南洼水库工程。
三是投资为十六户东、十六户西、十六户南3个村安装了自来水。
四是在永馆路北、盐虎路东完成了5000亩配套方工程。
五是完成了滩区扬水站基础建设工程。
六是推行了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全镇35座水库,已承包26座,2座扬水站、拍卖1座,承包1座。
〔新建成聚鑫油料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新建成的“聚鑫油料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位于永馆路以北、七干桥以西,公司占地40亩。是盐窝镇东二村张增星带头组建的股份制民营企业。该公司注册资金260万元,主要经营加工大豆、生产豆油、豆粕等生产项目。该公司于本年7月18日破土动工,9月中旬完成基建工程,9月底安装调试设备,当年10月份正式运营。公司投资后将实现年加工大豆3万吨,生产豆油5400吨,豆粕24000吨,实现产值7400万元。该公司从投产到年底仅2个月创产值2000万元,利税150万元。
〔建成千亩冬枣密植园〕年内,该镇在沾利河与王庄一干渠之间,新建成了“千亩冬枣密植园”。该园南北长3100米,东西宽210米,总面积1000亩。
在实施千亩冬枣密植园建设中,镇党委、政府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执行“五统一分”办法,即镇政府统一进行规划、统一苗木栽植、统一种植时间、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签定承包合同,然后分配到户管理的办法。由于措施得力,使之成为全县高标准的冬枣密植园样板工程。
〔东营市金星肉制品加工厂〕东营市金星肉制品加工厂位于滨港路以西,永馆路以北鲁北畜产品第一大市场向东100米处。该厂占地面积78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50万元,主要设备有锅炉真空机、高压消菌锅、封口机、冷藏设施等。该厂是鲁北畜产品第一大市场二期工程的后延重点项目,主要依托当地丰富的牛羊资源,从事牛羊肉深加工。该厂的主要产品有真空牛肉、真空羊肉、真空狗肉、肴兔等。该厂于1998年7月建成投产,从业人员25人,年加工能力700吨,创产值2500万元,利税120万元,产品远销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等地,省内销往济南、淄博、胜利油田等地。
(陈其军张立华)陈庄镇书记荆长安副书记胡培强宫长庆张官迎(十二)乡镇概况277王凤云王文明纪委书记季向东组织委员石明军(1999年8月离任)宣传委员.王宗娥(女)人武部长赵庆社信访办主任高胜利镇长胡培强副镇长马功胜寇荣华李建成仇新军科技副镇长李茂和人大主席张美聚副主席薄惠东政协办主任李秀芝副主任盖其德〔全镇概况〕陈庄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7公里,辖37个自然村,38个村民委员会。有7684户,总人口24033人,其中男12072人,女11961人,非农业人口2413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
全镇总面积59平方公里,有耕地2631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467公顷。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有了新变化。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2821千瓦,农村用电量达139万千瓦时;有38个行政村用上了电,通了汽车,有36个行政村安装了电话,25个行政村用上了自来水,已有8个行政村达到了小康村。
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730公顷,总产粮食12657吨,其中夏粮总产8160吨,秋粮总产4497吨。全年播种棉花133公顷,总产棉花152吨;播种油料作物65公顷,总产油料143吨;全年种植瓜菜126公顷,总产瓜菜4580吨;全年种植业产值2330万元。
全年完成片林面积1600亩,新增农田林网面积11000亩,育苗面积80亩,四旁植树11.5万株,林业产值22万元。
年末存栏大牲畜14900头,存栏猪7215头,存栏羊68500只,饲养家禽88.6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4853吨、禽蛋产量5408吨,畜牧业总产值3303万元。全年水产品总产量5906吨,渔业产值3252万元。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9157万元。
有乡镇企业1493处,从业人员5653人,乡镇企业总产值118950万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42529万元,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利税7950万元,实际缴纳税金473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全镇个体工商户达1381户,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达21家。私营企业发展到108家,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21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8家。
全年地方财政预算内总收入434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745元。
文教卫生事业全面发展。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结构,增强素质教育,都有新的进展。有中学1处,专职教师69人,在校学生1268人。有小学10处,专职教师111人,在校学生219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有幼儿园 (班)27处,幼师36人,入园儿童500人, 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2%。
有文化、广播站各1处,建成农村文化大院10个,有农村广播室38个,农村广播、电视通播,覆盖率均达100%。驻有利津县第二医院,医务工作人员156人;有乡村卫生室(所)23处,乡村医生32人;对乡村卫生室(所)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农村合作医疗开始运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278利津年鉴展开。
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全年落实节育措施人员达到5129人,全镇人口计划生育率达98.8%。科技兴县活动广泛深入,科技兴农进一步发展,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实施了“电教科技工程”,科技兴业成效显著。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年内,该镇立足区位优势,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
一是聘请了省、市、县专家编制镇区规划和总体规划。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科学规划综合开发。对辛河路、滨港路、工业小区、住宅小区进行了详细合理规划和设计。
二是实施了辛河路、滨港路城区段拆迁改造商业街建设工程。拆迁旧商品房屋1200间,建成2条新型商业街,新建二层以上楼房6.8万平方米。
三是营造优良环境,在镇区中心地带,利津二院北侧显要位置建成22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和“世纪之光”雕塑。
四是拓宽镇区道路10公里,铺设供水管线1.5万米,排污管道1万米。
〔水利建设成绩显著〕年内,该镇重视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抓了:一、万亩“渔农开发样板园”建设。
按照“四高”、“八化”规划标准,整修排沟24条,灌渠28条,生产路39条,四周围坝4条,清挖整修渔池322组,建涵闸28座,提水点12处,总动土方127万方。被市、县评为优质样板园工程。
二、投资400万元,完成了陈庄水库护砌工程。总动土石方2.5万方,新增库容150万方,蓄水能力达到400万立方,解决了1.2万人口和1.2万亩农田用水问题。
三、投资完成了永新河5043米疏浚工程和草桥沟3500米清淤工程。
四、完成了镇办25条沟渠清淤工程。
〔畜牧生产有了新发展〕该镇坚持 “农区畜牧与草地畜牧并重”的方针,在抓区域规模养殖的同时,向名、优、特品种发展。一是新建成了老岭、圩东、庄东3个畜牧养殖园区。
二是投资96万元,从澳大利亚引进波尔山羊48只,建起了波尔山羊原种繁育基地。
三是投资60万元,在渔农开发区,采取鱼鸭混养模式,建成批养4万只鸭的养鸭场。
四是投资60万元购进梅花鹿68只,建起了梅花鹿养殖场。
(张官迎李德民)北宋镇书记崔学海副书记郑炜东石明臣赵元顺李希明(1999年3月离任)黄培银(1999年3月任职)纪委书记陈利民组织委员李向东宣传委员陈秀珍人武部长纪德甲信访办主任卡新波镇长郑炜东副镇长扈书华王仲民王云泉程新民张振舜(不脱产)常恩祯(1999年7月任职,不脱产)(十二)乡镇概况279科技副镇长李守俊人大主席盖兆文副主席马凤英宋德昌政协办主任李显学副主任韩清泉冯占萍(女)彭建新(女)〔全镇概况〕北宋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8.5公里,辖64个自然村,56个村民委员会。有8559户,总人口27064人,其中男13489人,女13575人,非农业人口1574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2%),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
全镇总面积89平方公里,有耕地3766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753公顷。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有了新变化。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6905千瓦,农村用电量达691万千瓦时;全镇56个行政村全部用上了电,通了汽车,安装了电话,有46个行政村用上了自来水,56个行政村实行了合作医疗,已有19个行政村达到了小康村。
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189公顷,总产粮食26037吨,其中夏粮总产11288吨,秋粮总产14749吨。全年播种棉花367公顷,总产棉花367吨;播种油料作物367公顷,总产油料1650吨;全年种植瓜菜915公顷,总产瓜菜27966吨;全年种植业产值6917万元。
全年完成片林面积1630亩,新增农田林网面积15000亩,育苗面积62亩,四旁植树10.8万株,林业产值65万元。
年末存栏大牲畜20150头,存栏猪23100头,存栏羊43000只,饲养家禽72.3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4989吨、禽蛋产量3688吨,畜牧业总产值2645万元。全年水产品总产量516吨,渔业产值610万元。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686万元。
有乡镇企业2184处,从业人员6560人,乡镇企业总产值113500万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88500万元,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利税15340万元,实际缴纳税金488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全镇个体工商户达1337户,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达25家。私营企业发展到54家,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25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7家。
全年地方财政预算内总收入493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712元。
文教卫生事业全面发展。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结构,增强素质教育,都有新的进展。有中学2处,专职教师95人,在校学生1552人。有小学15处,专职教师105人,在校学生246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有幼儿园 (班)47处,幼师68人,入园儿童476人,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7%。
有文化、广播站各1处,建成农村文化大院47个,有农村广播室56个,农村广播、电视通播,覆盖率均达100%。有乡镇卫生院1处,医务工作人员62人;有乡村卫生室(所)35处,乡村医生57人;对乡村卫生室(所)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农村合作医疗普遍运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展开。
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全年落实节育措施人员达到5637人,全镇人口计划生育率达100%。科技兴县活动广泛深入,科技兴农进一步发展,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实施了“电教科技工程”,科技兴业成效显著。280利津年鉴〔建成万亩芦笋科技样板园〕年内,该镇投资800万元,建成了万亩芦笋科技样板园。该园位于北宋镇西南部,东起褚官河,西至宋王路,北起滨港路、南至南宋乡交界处,总面积1.2万亩。样板园为6个试验区(即配方施肥试验区,密植试验区,茎枯病防治试验区,新老笋吨笋试验区,法国芦笋育苗试验区,笋龄与采笋对比试验区)。该样板园被省命名为“省级科普样板园”。
〔建成5000亩节水喷灌工程〕年内,该工程投资130万元,铺设管线18000米,建成了5000亩农田节水喷灌工程。目前,实行农田节水喷灌,在全县尚属首家。
〔土地延包工作走在了前列〕年内,该镇制定了“十抓”工作法,推动了全镇土地延包工作的进展,全镇共签定合同7995份,延包耕地54575亩,走在了全县前列。
〔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发展〕一是建成两幢宿舍楼和1座综合办公楼,土管所、派出所迁新址办公。二是投资120万元,建起了镇二中教学楼。三是投资35万元,对镇中心小学进行了场地建设。四是投资近50万元,建起了供养50名老人的省一级花园式敬老院。另外,还完成了镇计生办楼房的规划设计。电信办公大楼也办理了征用土地手续。
〔招商引资工作见成效〕年内,该镇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镇洽谈和已签定合同的项目近1()个,总引资额达5700万元。主要包括振利公司与以色列合作投资2800万元的色拉油项目。振利公司同省外经委投资200万元的大米加工包装出口项目。北京康乐公司投资165万元,外办京都美食娱乐城项目。与潍坊化工厂合作投资2000万元建葵二酸厂项目。髙密橡胶厂投资100万元,在该镇建轮胎厂项目等。
(赵元顺宫祥勋)汀罗镇书记焦季平副书记王明斌张同华尚玉民高鹤令纪委书记李俊安组织委员郭振超宣传委员林友新人武部长冯锡森信访办主任石卫国镇长王明斌副镇长韩光辉裴泽翠(女)王兰生尚凡江科技副镇长李万泉人大主席于学良副主席王占元安志诚政协办主任刘子华副主任张立东王金岭〔全镇概况〕汀罗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8.7公里,辖72个自然村,73个村民委员会。有9167户,总人口31711人,其中男15951人,女15760人,非农业人口1852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4.1%,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
全镇总面积276平方公里,有耕地5947(十二)乡镇概况281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333公顷。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有了新变化。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5259千瓦,农村用电量达580万千瓦时;有73个行政村用上了电,54个行政村通了汽车,71个行政村安装了电话,43个行政村用上了自来水,已有9个行政村达到了小康村。
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904公顷,总产粮食29531吨,其中夏粮总产15875吨,秋粮总产13656吨。全年播种棉花467公顷,总产棉花440吨;播种油料作物240公顷,总产油料708吨;全年种植瓜菜162公顷,总产瓜菜6970吨;全年种植业产值6358万元。
全年完成片林面积234亩,改善农田林网面积8000亩,育苗面积60亩,四旁植树12.9万株,林业产值80万元。
年末存栏大牲畜6902头,存栏猪6500头,存栏羊30000只,饲养家禽40.6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5029吨、禽蛋产量629吨,畜牧业总产值1722万元。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0103吨,渔业产值4205万元。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853万元。
有乡镇企业1493处,从业人员6709人,乡镇企业总产值69526万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37594万元,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利税6417万元,实际缴纳税金362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全镇个体工商户达1348户,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达15家。私营企业发展到37家,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15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4家。
全年地方财政预算内总收入337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503元。
文教卫生事业全面发展。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结构,增强素质教育,都有新的进展。有中学2处,专职教师95人,在校学生1405人。有小学12处,专职教师118人,在校学生255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有幼儿园 (班)45处,幼师57人,入园儿童618人,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2.2%。
有文化、广播站各1处,建成农村文化大院71个,有农村广播室73个,农村广播、电视通播,覆盖率均达100%。有乡镇卫生院1处,医务工作人员40人;有乡村卫生室(所)76处,乡村医生82人;对乡村卫生室(所)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农村合作医疗开始运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展开。
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全年落实节育措施人员达到6822人,全镇人口计划生育率达98.9%。科技兴县活动广泛深入,科技兴农进一步发展,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实施了“电教科技工程”,科技兴业成效显著。
〔渔农开发再创好成绩〕年内,该镇重点抓了渔农开发的巩固、提高、配套和完善。先后建成了渔场方、陈家方、割草方、前邵方、毛坨方、镇东方、罗家方等八大片 “上农下渔”配套方(其中年内新开发3000亩)。全镇渔农开发总面积达到2.5万亩,开发方内有台田8300亩、稻田2500亩、鱼池1254个、净水面7900亩。全镇先后建成了15个水产养殖专业村,发展294个水产养殖专业大户。全镇水产品总量达到10103吨,渔业产值达4205万元,被县委、县政府再次授予“渔业生产冠军”。
〔畜牧生产有了新发展〕年内,该镇在抓畜牧生产中主要突出了三点。
一是抓了场东农场、裕后等4个畜牧养殖园区,辐射带动起25个畜牧养殖专业村。282利津年鉴二是抓畜牧品种改良,新建黄牛改良站和波尔山羊改良站各1处,年改良黄牛300头,改良波尔山羊300只。
三是引进名、优、特产品,培养起了梅花鹿、美国七彩鸡、肉食狗等畜牧品种。
全镇畜牧业创产值1722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发展〕年内,该镇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投资400多万元,拓宽改造了汀陈公路、新修了永定路,修复了罗八块生产路,帮助曹家、后墩、前崔,新修了柏油路,新增乡村公路12公里。
二是多方筹措资金,新建起了34套家属宿舍,改善了机关干部职工居住条件。
三是投资新建了曹家、前关两处扬水站,完成了3处蓄水工程(每处容水30万方)和3个村的自来水工程。
四是为镇敬老院新建房屋10间,改善了生活环境条件,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一级文明敬老院”。
(陈象斗常希义)南宋乡书记燕观才副书记杨竹林徐振民季明钟(1999年3月免职)牛金军纪委书记牟继征组织委员贾学坤宣传委员李月英(女)人武部长刘朝杰信访办主任王廷旺(1999年3月免职)乡长杨竹林副乡长伍爱民卢德和宋树昌人大主席郭锡文副主席张景普政协办副主任刘增新〔全乡概况〕南宋乡位于县境西南端,距县城11公里,辖37个自然村,35个村民委员会。有5450户,总人口18432人,其中男9338人,女9094人,非农业人口747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
全镇总面积35.5平方公里,有耕地1535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500公顷。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有了新变化。农业机械总动力达8121千瓦,农村用电量达288万千瓦时;有35个行政村用上了电,通了汽车,30个行政村安装了电话,5个行政村用上了自来水,有35个行政村实行了合作医疗,已有4个行政村达到了小康村。
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63公顷,总产粮食12714吨,其中夏粮总产6970吨,秋粮总产5744吨。全年播种棉花10公顷,总产棉花8吨;播种油料作物233公顷,总产油料612吨;全年种植瓜菜733公顷,总产瓜菜50480吨;全年种植业产值5411万元。
全年完成片林面积520亩,新增农田林网面积5000亩,育苗面积136亩,四旁植树8.3万株,林业产值608万元。
年末存栏大牲畜4820头,存栏猪9150头,存栏羊18670只,饲养家禽29.65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1195吨、禽蛋产量1760吨,畜牧业总产值887万元。全年水产品总产量671吨,渔业产值383万元。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628万元。
有乡镇企业824处,从业人员3383人,乡镇企业总产值32621万元,其中乡镇(十二)乡镇概况283工业总产值23546万元,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利税2609万元,实际缴纳税金182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全乡个体工商户达689户,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达8家。私营企业发展到15家,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8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2家。
全年地方财政预算内总收入178万元,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601元。
文教卫生事业全面发展。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结构,增强素质教育,都有新的进展。有中学1处,专职教师41人,在校学生862人。有小学6处,专职教师71人,在校学生141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有幼儿园(班)13处,幼师29人,入园儿童260人,适龄儿童入园率达93%。
有文化、广播站各1处,建成农村文化大院29个,有农村广播室35个,农村广播、电视通播,覆盖率均达100%。有乡镇卫生院1处,医务工作人员18人;有乡村卫生室(所)17处,乡村医生41人;对乡村卫生室(所)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农村合作医疗普遍运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展开。
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全年落实节育措施人员达到3829人,全乡人口计划生育率达100%。科技兴县活动广泛深入,科技兴农进一步发展,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实施了“电教科技工程”,科技兴业成效显著。
〔实施“五千亩芦笋科技示范园”工程建设〕年内,该乡组织实施了“奋战”三年建成五千亩芦笋科技示范园工程。为确保这一工程实施,乡政府成立了专门工作班子,制定了“芦笋科技示范园”工程实施意见;进行了广泛宣传发动,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按照规划要求:年内对园区内2000亩老笋田进行修复改良,当年又定植1000亩。计划2000年再定植2000亩,使建园面积达到5000亩。此示范园涉及10个行政村,示范园建成后,每年可为园区内群众人均增加纯收入1000元。
〔实施“五千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 年内,该乡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大好机遇,组织实施了“五千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
该乡从10月中旬开始,组织4000多名劳力,调集15台大型机械,在北宋镇芦笋示范园以南、双宋支沟以北,大搞了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治理,坚持大沟、大渠、大路、大林带“四大” 标准,奋战半个月,共开挖各类沟渠31条,总长31000米,搬动土方20.58万方,修建各类建筑物52座,建成沟渠路、桥涵闸,全面配套的农田生产方5000亩,工程总投资130万元。
〔拱棚西瓜生产获全县冠军〕年内,该乡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为群众搞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使全乡拱棚西瓜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全乡种植拱棚西瓜5000亩,其中大拱棚3000亩,小拱棚2000亩,年收入1500多万元。在拱棚西瓜生产中,该乡注重科学管理,不断改革种植方式,采用拱棚西瓜由原来的三膜覆盖改为“大套棚五膜覆盖”,在西瓜品种上,改变过去单一的品种,引进了京欣系列、无籽系列、共青系列等10多个品种,提高了西瓜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拱棚西瓜销售畅通,除在本地销售外,还远销北京、天津等地。拱棚西瓜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创收的支柱产业,被县委、县府授予“全284利津年鉴县拱棚西瓜生产冠军”。
(石建国韩振营)明集乡书记杨成学副书记盖新民王建农谢愕飞韩卫东纪委书记王建民组织委员姜学让宣传委员曹延明人武部长张秀利信访办主任扈树堂乡长盖新民副乡长宋宪志张金生李建增崔志坚科技副乡长李波然薄学峰(1999年7月任职)人大主席张国成副主席魏培芳赵成哲政协办主任孙春华副主任翟永平张子德〔全乡概况〕明集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9.7公里,辖31个自然村,38个村民委员会。有6071户,总人口18643人,其中男9340人,女9303人,非农业人口806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3.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0%。
全乡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有耕地5161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467公顷。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有了新变化。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3988千瓦,农村用电量达164万千瓦时;有38个行政村用上了电,33个行政村通了汽车,38个行政村安装了电话,17个行政村用上了自来水,38个行政村实行了合作医疗,已有4个行政村达到了小康村。
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436公顷,总产粮食22210吨,其中夏粮总产11844吨,秋粮总产10366吨。全年播种棉花333公顷,总产棉花243吨;播种油料作物325公顷,总产油料975吨;全年种植瓜菜624公顷,总产瓜菜24480吨;全年种植业产值5028万元。
全年完成片林面积1897亩,新增农田林网面积6000亩,育苗面积77亩,四旁植树9万株,林业产值62万元。
年末存栏大牲畜12800头,存栏猪9000头,存栏羊50000只,饲养家禽8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5032吨、禽蛋产量280吨,畜牧业总产值1745万元。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670吨,渔业产值1250万元。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8987万元。
有乡镇企业503处,从业人员3058人,乡镇企业总产值46225万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29436万元,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利税4060万元,实际缴纳税金218.1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全乡个体工商户达331户,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达10家。私营企业发展到20家,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10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2家。
-全年地方财政预算内总收入229万元,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530元。
文教卫生事业全面发展。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结构,增强素质教育,都有新的进展。有中学1处,专职教师59人,在(十二)乡镇概况285校学生1165人。有小学4处,专职教师71人,在校学生178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有幼儿园(班)14处,幼师20人,入园儿童212人,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2%。
有文化、广播站各1处,建成农村文化大院37个,有农村广播室38个,农村广播、电视通播,覆盖率均达100%。有乡镇卫生院1处,医务工作人员35人;有乡村卫生室(所)55处,乡村医生52人;对乡村卫生室(所)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农村合作医疗普遍运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展开。
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全年落实节育措施人员达到3650人,全乡人口计划生育率达99.2%。科技兴县活动广泛深入,科技兴农进一步发展,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实施了“电教科技工程”,科技兴业成效显著。
〔渗水养虾闯出新路〕该乡利用荒废渔池进行渗水养虾获得成功,为滨海盐碱地池塘水产养殖闯出了一条新路。该乡郑家村西部有3000亩渔农开发项目,由于水质盐份量大,养殖效益不佳,部分渔池荒废。年内,乡政府聘请了市水产局科技人员进行渗水养虾试验,获得了成功,全乡搞渗水养虾350亩,平均亩产对虾80公斤,年创产值190万元,纯收入155万元。养殖户刘明先承包了4个池子,实现产值20万元,获利15万元。
〔招商引资见成效〕年内,该乡党委、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乡引进工业项目6个,养殖项目1个,共引进资金480万元,其中6个工业项目引资430万元。6个工业引资项目是:淄博会计学校投资50万元的明集熔块厂,油田胜达公司投资50万元的福东炮火碱有限责任公司,滨州亚西纺织厂注资100万元改建的大洋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沾化客商投资50万元的合脂油厂,吉林客商投资100万元的平美电子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滨州客商投资80万元的建筑建材厂。一个养殖项目是山西客商投资50万元的特种动物——驼鸟养殖厂。
〔年内新成果、新变化〕(一)小城镇建设有了新发展。规划建设了两条商业街,兴建商品楼6000平方米,入户人口300多人,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二)沿利明路两侧各300米,从八支到北张,规划建设了长15华里的高效林果示范长廊。种植冬枣1056亩,中华寿桃150亩。(三)投资100万元,建设乡卫生院综合楼,2000年可投入使用。(四)中、小学布局调整成绩显著,在全县抽查中名列全县前茅,全县学校布局调整现场会在该乡召开,得到市、县教育部门的肯定和奖励。
(张金生单宝江)北岭乡书记郭学增副书记张成彬王俊生门芳清季谢美(女)陈峰纪委书记季谢美(女)(兼职)组织委员张志民宣传委员宋树茂人武部长刘振华信访办主任张连湖乡长张成彬副乡长王乃全286利津年鉴刘兵陈志峰科技副乡长韩秀双陈树华人大主席陈乃照副主席李善勇张德民政协办副主任姚安庆张景成〔全乡概况〕北岭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2公里,辖23个自然村,35个村民委员会。有6493户,总人口22120人,其中男11034人,女11086人,非农业人口1215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
全乡总面积50平方公里,有耕地2422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667公顷。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有了新变化。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8270千瓦,农村用电量达253万千瓦时;全乡35个行政村全部用上了电,通了汽车,安装了电话,有14个行政村用上了自来水,4个行政村实行了合作医疗,已有7个行政村达到了小康村。
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59公顷,总产粮食10664吨,其中夏粮总产5228吨,秋粮总产5436吨。全年播种棉花153公顷,总产棉花149吨;播种油料作物94公顷,总产油料197吨;全年种植瓜菜1066公顷,总产瓜菜78655吨;全年种植业产值7878万元。
全年完成片林面积500亩,新增农田林网面积5000亩,育苗面积63亩,四旁植树10.6万株,林业产值91万元。
年末存栏大牲畜1537头,存栏猪2154头,存栏羊7234只,饲养家禽85.2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767吨、禽蛋产量2945吨,畜牧业总产值1073万元。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146吨,渔业产值440万元。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9497万元。
有乡镇企业674处,从业人员2460人,乡镇企业总产值36893万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23307万元,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利税2933万元,实际缴纳税金193.1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全乡个体工商户达623户,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达8家。私营企业发展到21家,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8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2家。
全年地方财政预算内总收入186万元,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619元。
文教卫生事业全面发展。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结构,增强素质教育,都有新的进展。有中学1处,专职教师61人,在校学生1126人。有小学7处,专职教师88人,在校学生2453人,小学适龄儿童人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有幼儿园(班)25处,幼师40人,入园儿童250人,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2%。
有文化、广播站各1处,建成农村文化大院35个,有农村广播室35个,农村广播、电视通播,覆盖率均达100%。有乡镇卫生院1处,医务工作人员24人;有乡村卫生室(所)31处,乡村医生42人;对乡村卫生室(所)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农村合作医疗普遍运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展开。
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全年落实节育措施人员达到4612人,全乡人口计划生育率达99.2%。科技兴县活动广泛深入,科技兴农进一步发展,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实施了“电教科技工程”,科技兴业成效显著。(十二)乡镇概况287〔蔬菜生产再夺全县冠军〕蔬菜生产是该乡的主导产业,乡党委紧紧围绕这一主要经济支柱产业,加大投入,制定措施,大面积发展蔬菜生产。年内,重点突出发展阳畦韭菜,从3月份开始,组成阳畦韭菜生产指挥部,抓典型、攻难点,完成了6000亩阳畦韭菜种植任务,全乡阳畦韭菜总面积发展到1万亩。出口菠菜种植面积也有了突破性发展,全乡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高温大棚菜、芹菜、油菜等生产也有新的增长。全乡蔬菜生产种植总面积达到15990亩,年产蔬菜78655吨,被县委、县政府再次授予“全县蔬菜生产冠军”乡镇。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发展〕年内,按照“科学、经济、配套”的原则,调整水系布局,完善排灌体系,加强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调集大型机械对刁口河开宽加深,建成了一座库容100万立方的水库,解决了万亩韭菜方及附近村庄人畜用水问题。二是更新改造了南河滩区2个扬水站,确保了滩区万亩农田灌溉用水。三是对全乡5条干沟进行了彻底清淤,确保了全乡水利体系排灌畅通。四是实施“一村一库”工程建设,年内重点搞了南滩水库、滩西水库等5个蓄水水库;同时,3个村安装用上了自来水。
〔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好成绩〕年内,该乡把计划生育工作摆到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基础网络建设,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全乡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好成绩。全乡落实节育措施人员达到4612人,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达4.4%,人口计划生育率达99.2%,荣获县委、县政府“一等奖”,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计划生育”三为主“合格乡镇”。(王建农薄俊民)虎滩乡书记张宝民副书记左振明薄其民崔文凯袁景池纪委书记王新华组织委员宋学华宣传委员崔学英(女)人武部长李先华信访办主任纪清娥(女)乡长左振明副乡长赵守田胡长法李建民刘爱星人大主席杨俊华副主席许绍文政协办副主任胥朝军薄树年荆月建〔全乡概况〕虎滩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9.5公里,辖45个自然村,40个村民委员会。有5022户,总人口16624人,其中男8333人,女8291人,非农业人口885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2.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
全乡总面积83.5平方公里,有耕地3733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793公顷。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有了新变化。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3102千瓦,农村用电量达178万千瓦时;有40个行政村用上了电,12个行政村通了汽车,39个行政村安装了电288利津年鉴话,14个行政村用上了自来水,40个行政村实行了合作医疗,已有5个行政村达到了小康村。
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84公顷,总产粮食11480吨,其中夏粮总产6250吨,秋粮总产6230吨。全年播种棉花247公顷,总产棉花249吨;播种油料作物197公顷,总产油料268吨;全年种植瓜菜1196公顷,总产瓜菜16126吨;全年种植业产值5619万元。
全年完成片林面积33亩,新增农田林网面积4000亩,育苗面积2002亩,四旁植树10.4万株,林业产值126万元。
年末存栏大牲畜7329头,存栏猪6881头,存栏羊27742只,饲养家禽32.15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3877吨、禽蛋产量672吨,畜牧业总产值1346万元。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60吨,渔业产值114万元。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339万元。
有乡镇企业568处,从业人员1788人,乡镇企业总产值33075万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12594万元,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利税2703万元,实际缴纳税金199.8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全乡个体工商户达384户,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达6家。私营企业发展到14家,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6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1家。
全年地方财政预算内总收入212万元,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588元。
文教卫生事业全面发展。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结构,增强素质教育,都有新的进展。有中学1处,专职教师58人,在校学生997人。有小学6处,专职教师63人,在校学生161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有幼儿园(班)28处,幼师33人,入园儿童299人,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2.1%。
有文化、广播站各1处,建成农村文化大院10个,有农村广播室40个,农村广播、电视通播,覆盖率均达100%。有乡镇卫生院1处,医务工作人员46人;有乡村卫生室(所)35处,乡村医生46人;对乡村卫生室(所)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农村合作医疗普遍运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展开。
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全年落实节育措施人员达到3580人,全乡人口计划生育率达98.2%。科技兴县活动广泛深入,科技兴农进一步发展,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实施了“电教科技工程”,科技兴业成效显著。
〔林果生产有了新发展〕林果业是该乡的特色产业,乡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鼓励群众大力发展林果业,使全乡林果业有了新的发展。一是多次组织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坚定群众靠林果业发展致富的信心。二是聘请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努力发展名、优、特产品。年内,引导群众搞了2000亩冬枣育苗,建起了500亩冬枣密植园区;同时,对老果园进行了更新改造。1999年被省林业厅确定为 “省级万亩林木良种繁育基地”。
〔畜牧品种改良见成效〕年内,该乡对本地种公牛、羊进行了阉割改造。新建2处冷配站,用细管人工授精的方法改良肉牛1350头,改良波尔山羊1000只。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发展〕 是投资50万元,开挖了牟里支渠彻底维修了1号扬水站,使全乡引水能力达到16.7立方米/秒。二是投资60万元,搞了甜扬(十二)乡镇概况289渠整修工程建设。该工程全长1万米,动土方18万方,修建桥、涵15座。成为该乡西部水利主动脉,解决了该乡西部20个村的人畜用水和2万亩土地灌溉用水问题。
〔招商引资见成效〕年内,该乡实际利用各类外资总额达到408万元。其中引进以生产山葡萄酒和脱水蔬菜为主的东营新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就达200万元。
(崔文凯钟金辉)集贤乡书记郝道群副书记刘朝君王宗棠闫国林李振堂纪委书记李维国组织委员李树春宣传委员董树新人武部长高东海信访办主任王洪彩乡长刘朝君副乡长黄金凤(女)郭忠瑞张金明科技副乡长刘建国人大主席袁义山副主席裴泽河政协办副主任卢庆禹〔全乡概况〕集贤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8.5公里,辖23个自然村,19个村民委员会。有3701户,总人口12959人,其中男6559人,女6400人,非农业人口785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
全乡总面积37.5平方公里,有耕地1955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640公顷。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有了新变化。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1050千瓦,农村用电量达95万千瓦时;全乡19个行政村全部用上了电,通了汽车,安装了电话,有18个行政村用上了自来水,已有5个行政村达到了小康村。
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71公顷,总产粮食9490吨,其中夏粮总产6347吨,秋粮总产3143吨。全年播种棉花158公顷,总产棉花145吨;播种油料作物99公顷,总产油料350吨;全年种植瓜菜159公顷,总产瓜菜11499吨;种植业总产值3967万元。
全年完成片林面积595亩,新增农田林网面积3000亩,育苗面积50亩,四旁植树9.6万株,林业产值159万元。
年末存栏大牲畜3576头,存栏猪4400头,存栏羊15360只,饲养家禽14.48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1762吨、禽蛋产量855吨,畜牧业总产值1010万元。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473吨,渔业产值778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991万元。
有乡镇企业741处,从业人员6071人,乡镇企业总产值41100万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22902万元,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利税3691万元,实际缴纳税金296.7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全乡个体工商户达417户,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达3家。私营企业发展到14家,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3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1家。
全年地方财政预算内总收入219万元,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598元。290利津年鉴文教卫生事业全面发展。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结构,增强素质教育,都有新的进展。有中学1处,专职教师47人,在校学生935人。有小学8处,专职教师51人,在校学生149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有幼儿园(班)7处,幼师24人,入园儿童170人,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5%。
有文化、广播站各1处,建成农村文化大院16个,有农村广播室19个,农村广播、电视通播,覆盖率均达100%。有乡镇卫生院1处,医务工作人员11人;有乡村卫生室(所)64处,乡村医生71人;对乡村卫生室(所)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农村合作医疗开始运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展开。
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全年落实节育措施人员达到2627人,全乡人口计划生育率达99.3%。科技兴县活动广泛深入,科技兴农进一步发展,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实施了“电教科技工程”,科技兴业成效显著。
〔农田水利建设有了新发展〕年内,该乡大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完成了:一、春季投资30万元,完成了西河口3000亩配套工程。
二、投资50万元完成了郭屋千亩稻改工程。
三、高标准完成了清河“四百步方”5000亩田间配套工程和1000亩渔农修复工程。
四、大力实施“一村一库”蓄水工程和乡办蓄水120万方水库工程,使全乡蓄水能力达到300万立方米。
〔年内大事辑要〕一、林果业:在1998年种植500亩中华寿桃的基础上,今年扩大冬枣面积500亩,走上了靠名、优、特产品发展之路。
二、畜牧业:走“一引两改”发展之路,引进国家名畜良种小尾寒羊620只,肉牛改良700头。新建畜牧园区2处,新增畜牧养殖大户20家。
三、投资590万元,沿辛河路两侧进行了建设改造,规划建成了商贸园区,形成了沿辛河路两侧的私营经济长廊,吸引福建客户投资200万元建起了占地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加油广场。
四、利津酒厂经过改组、改造,增强了后劲,1999年生产高、中、低档酒800吨,酒精10800吨,实现产值1800万元,销售收入1300万元,创利税200万元。
(王宗棠刘玉堂)傅窝乡书记赵培平副书记石景槐张光照薄惠清黄培银(1999年3月离.任)纪委书记马泉林组织委员冯景利宣传委员董志山人武部长刘茂和信访办主任李希坤乡长石景槐副乡长薄其安孙邦英韩国熙科技副乡长杨秀森吴燕(女)人大主席赵培平(兼)副主席魏玉荣(女)(十二)乡镇概况291政协办副主任黄金泉刘宗庆贾友先〔全乡概况〕傅窝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8.7公里,辖38个自然村,38个村民委员会。有5253户,总人口16632人,其中男8396人,女8236人,非农业人口794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2.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
全乡总面积123.5平方公里,有耕地2777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000公顷。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有了新变化。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6886千瓦,农村用电量达162万千瓦时;全乡38个行政村用上了电,通了汽车,安装了电话,有23个行政村用上了自来水,37个行政村实行了合作医疗,已有3个行政村达到了小康村。
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26公顷,总产粮食19066吨,其中夏粮总产10989吨,秋粮总产8077吨。全年播种棉花240公顷,总产棉花194吨;播种油料作物25公顷,总产油料53吨;全年种植瓜菜653公顷,总产瓜菜24200吨;全年种植业总产值4406万元。
全年完成片林面积738亩,新增农田林网面积7000亩,育苗面积225亩,四旁植树10.3万株,林业产值22万元。
年末存栏大牲畜4698头,存栏猪4610头,存栏羊38730只,饲养家禽61万只;肉类总产量2559吨、禽蛋产量2213吨,畜牧业总产值1334万元。水产品总产量4585吨,渔业产值1808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775万元。
有乡镇企业585处,从业人员2008人,乡镇企业总产值23865万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13038万元,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利税2645万元,实际缴纳税金197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全乡个体工商户达620户,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达5家。私营企业发展到11家,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5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1家。
全年地方财政预算内总收入215万元,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512元6文教卫生事业全面发展。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结构,增强素质教育,都有新的进展。有中学1处,专职教师49人,在校学生926人。有小学8处,专职教师55人,在校学生137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有幼儿园(班)26处,幼师34人,入园儿童285人,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2%。
有文化、广播站各1处,建成农村文化大院33个,有农村广播室38个,农村广播、电视通播,覆盖率均达100%。有乡镇卫生院1处,医务工作人员35人;有乡村卫生室(所)30处,乡村医生28人;对乡村卫生室(所)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农村合作医疗普遍运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展开。
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全年落实节育措施人员达到3630人,全乡人口计划生育率达98.5%。科技兴县活动广泛深入,科技兴农进一步发展,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实施了“电教科技工程”,科技兴业成效显著。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年内,该乡紧紧围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这一总目标,贯彻“打、教、改、管、防、建”的工作方针,全面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做法是:一、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强化法律意识,努力培养遵纪守法公民。292利津年鉴二、制定乡规民约,规范了人们的思想行为,做到了“依法办事,有章可依”。
三、深入开展了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活动,社会新风蔚然成风,全乡文明村达到了90%以上。
四、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了各类犯罪活动。1999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文明模范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全文明先进乡镇”。
〔拱棚西瓜取得好效益〕拱棚西瓜是该乡的一项特色产业,今年在发展拱棚西瓜过程中,提出了“以科技促发展,以效益促规模”的发展新思路。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五膜套棚和秋延时生产新技术,今年全乡3000亩拱棚西瓜和2500亩小弓棚西瓜纯收入达到18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发展〕年内,该乡从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入手,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在滩区实施了6000亩高标准农田配套工程,进一步推动全乡拱棚西瓜发展。
二是新增蓄水100万方的人畜用水工程2处,全乡已有23个行政村用上了自来水。
三是投资完成了市管工程库容54万方的爱国水库。
四是投资完成了滩区9个村庄长16.5公里的公路建设,改善了滩区交通条件。
〔土地延包工作扎实有效〕年内,该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土地承包延长30年”的政策,经过一个月的细致工作,全乡38个村、4414户农户全部领取了“土地承包证书”,全乡土地延包完成率达100%,“两证”入户率达100%,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薄惠清张汉卿)刁口乡书记丁泽滨副书记李俊德郭安玉张孝先(1999年3月任职)组宣委员人武部长郭新平乡长李俊德副乡长伍向明李树彬(1999年3月离任)人大主席季英平政协办副主任郭新平(兼)〔全乡概况〕刁口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62公里,辖1个自然村,1个村民委员会。有1077户,总人口2012人,其中男1244人,女768人,非农业人口516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
全乡总面积54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公顷,是全县唯一的渔业乡。
渔民村是该乡的农业生产单位,该村仅有耕地67公顷,长年靠承包外村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全村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53公顷,总产粮食1054吨,其中产大豆936吨。播种油料作物7公顷,总产油料9吨。全村种植业产值231万元。
全村年末存栏大牲畜1008头,存栏猪200头,存栏羊16000只,饲养家禽1.87万只,畜牧业总产值319万元。
渔业生产以海水养殖和海上捕捞为主要生产方式。全乡有捕捞渔船150只(含个体船),海水养殖面积10000亩,全年水(十二)乡镇概况293产品总产量达9022吨,渔业产值3863万元。
全乡有乡镇企业199处,从业人员1008人,乡镇企业总产值16882万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13964万元,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利税1110万元,实际缴纳税金182.4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全乡个体工商户达116户,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达4家。全乡私营企业发展到9家,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4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1家。
1999年全乡农牧渔业总产值4413万元,全乡地方财政预算内总收入164万元,全乡居民人均纯收入4720元。
全乡文教卫生事业有了新发展。有中学1处,专职教师10人,在校学生126人。有小学1处,专职教师11人,在校学生238人。有幼儿园2处,幼师2人。入园儿童50人,适龄儿童入学、入园率均达100%。有文化站1处,建成标准文化大院1个,有村广播室1个,全乡农村电视收看率达100%。有乡村卫生室1处,乡村医生1人,乡、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稳步发展。全乡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全年落实节育措施人员达329人,全乡人口计划生育率达100%。全乡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实施了“电教科技工程”,科技兴业有了新发展。
全乡小城镇建设有了新发展,筹措资金118万元,建成乡政府前街道两侧占地1.1万平方米的高标准,集餐饮、娱乐、商品销售于一体的商业街一条,已吸收个体商户21家。乡、村全部通了柏油路,全部通了电话,用上了自来水,渔民村达到了市级小康村。
〔建立3000亩高科技海水养殖示范园〕该乡面对近几年虾病蔓延,海水养殖滑坡的局面。乡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了3000亩高科技海水养殖示范园,进行上鱼虾、下蟹、底蛤立体养殖及班节虾二茬放养实验。从厦门购进名优品种锯缘蟹,投资40万元建成占地4.2亩的高温塑料大棚,实行春季大棚促苗、秋季气温降低前进棚肥体等新技术,获得成功。全乡海水养殖面积达1万亩,仅此一项年收入1320万元。
〔实施畜牧养殖“二八一”工程〕该乡立足46万亩草场资源,大力发展食草畜牧业,在全乡实施了畜牧养殖“二八一”工程。(即在渔村建立两大畜牧园区,全年发展规模养殖户80个,年创产值1000万元)。乡政府投资38万元,在渔村建成有牲畜栏144间,青贮、病防、改良、深加工等设施完善、配套齐全的两个畜牧养殖园区。年底,发展规模养殖户84家,羊存栏量1.6万只,全乡人均11只,仅畜牧一项年创产值319万元。
〔建成万亩沙蚕护养基地〕该乡境内沙蚕资源丰富,其特点为体大、色纯、活力强,倍受外商客户青睐。近几年来,出现了群众灭绝性采捕现象,使境内沙蚕数量急剧下降。为保护这一资源,乡政府在沙蚕富集区,投资兴建集科研、管护、养殖于一体的沙蚕护养基地1万亩,确保了沙蚕资源休养生息和稳步发展。
(季英平韩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