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构设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419
颗粒名称: 一、机构设置
分类号: TS21
页数: 5
页码: 104-108
摘要: 12月,东营市粮食局机关由西城泰山路550号迁至泰山路如意街4号。局直治安联防办公室全面负责局直各单位的治安保卫工作,业务接受公安部门指导。1992年4月30日,市政府对《市粮食局关于组建东营市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有关问题请示》进行批复,同意组建东营市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总公司下设6个专业性公司及广饶、垦利、利津三县粮油总公司,专业公司有东营市粮油供应公司、东营市粮油储运公司、东营市粮油工业公司、东营市粮油贸易公司、东营市饲料公司和东营市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河口粮油公司。东营区粮食分局核定编制8人,其中行政7人,工勤1人。
关键词: 行政机构 机构设置

内容

一、机构设置1983年6月24日,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印发鲁办发〔1983〕29号文件《关于批复东营市市级党政机关机构设置方案的通知》,批准建立东营市粮食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编制包括在市党政群机关编制总额1300人之内。东营市粮食局局址位于东营市西城泰山路550号。1984年4月16日,市政府办公室东政办发〔1984〕28号文件《关于设立三个粮食分局的批复》,经市政府第4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建立东营市粮食局东营区分局(以下简称东营区粮食分局)、东营市粮食局牛庄区分局(以下简称牛庄区粮食分局)、东营市粮食局河口区分局(以下简称河口区粮食分局),均为科级行政部门,业务上由市粮食局直接领导,实行人、72财、物、产、供、销统一管理,行政归当地区政府领导。7月7日,东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编委)东编发〔1984〕第023号文件核定市粮食局行政编制20人。9月,经市编委批复,市粮食局内设7个科室:办公室、组织人事科、基层教育科、财务基建科、市镇供应科、计划统计科和生活服务站,其中生活服务站列事业编制。9月13日,中共东营市市级机关委员会东机党发〔1984〕16号文件批复市粮食局成立机关党支部。1985年3月8日,中共东营市委东发〔1985〕19号文件批复市粮食局成立党组和纪律检查组。1987年1月12日 ,中共东营市市级机关委员会东机党发〔1987〕5号文件批复成立中共东营市粮食局机关委员会。12月,东营市粮食局机关由西城泰山路550号迁至泰山路如意街4号。1988年3月180,市编委东编发〔1988〕第010号文件批复同意市粮食局调整内设科室,撤销市镇供应科、计划统计科、基层教育科,设立计划业务科、企业管理科、审计科。1990年1月,市粮食局成立局直治安联防办公室。局直治安联防办公室全面负责局直各单位的治安保卫工作,业务接受公安部门指导。1992年4月30日,市政府对《市粮食局关于组建东营市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有关问题请示》进行批复,同意组建东营市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总公司下设6个专业性公司及广饶、垦利、利津三县粮油总公司,专业公司有东营市粮油供应公司、东营市粮油储运公司、东营市粮油工业公司、东营市粮油贸易公司、东营市饲料公司和东营市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河口粮油公司。市粮食局与市粮油集团总公司实行“一套人马挂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5月20日,中共东营市委东任 〔1992〕21号文件《关于建立市粮食局 (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党委、纪委的通知》,决定建立中共东营市粮食局 (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委员会和中共东营市粮食局(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纪律检查委员会,同时撤销中共东营市粮食局党组、纪律检查组。1996年,东营市市直机构进行改革。8月13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主任阎启俊主持召开市编委会议,确定市粮食局与市粮油集团总公司,仍实行“一套人马挂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12月25日,市政府办公室东政办发〔1996〕139号文件《关于东营市粮食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确定市粮食局为正处级单位,是市政府主管全市粮食工作的职能部门,业务工作接受市政府财贸办公室协调,内设5个科室:办公室、人事教育科、计划储运科、财务审计科、行业指导科。核定编制20人,73其中行政18人,工勤2人。设正局长1人,副局长3人,科级领导职数6人。东营区粮食分局、河口区粮食分局为市粮食局的派出机构(正科级),同时接受当地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监督。东营区粮食分局核定编制8人,其中行政7人,工勤1人。设局长1人,副局长1人;河口区粮食分局核定编制7人,其中行政6人,工勤1人。设局长1人,副局长1人。
  12月26日,市人事局东人发〔1996〕第101号文件核准东营市粮食局设置1个主任科员职位,2个副主任科员职位,5个科员职位,其中:人事教育科2个科员职位;计划储运科设置1个副主任科员职位,1个科员职位;财务审计科设置1个副主任科员职位,1个科员职位;行业指导科设置1个主任科员职位,1个科员职位。1996年市粮食局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配置见表1一1。
  1996年市粮食局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配置表1999年1月29日,东营市粮食局机关由西城泰山路如意街4号迁至东城曹州路78号新址办公。
  2001年,东营市市直机构再次进行改革。7月18日,市政府办公室东政办发〔2001〕62号文件《关于东营市粮食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确定市粮食局为主管全市粮食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内设5个科室:办公室(挂政策法规科牌子)、人事教育科、调控监督科(挂储运基建科牌子)、财务审计科、产业发展科。机关编制总额17名,其中行政编制14名,离退休工作人员编制1名,工勤编制2名,配备局长1名,副局长3名,科级领导5名。财务审计科的74主要工作人员由市财政局委派,工作运行和机构管理按照会计委派制试点的有关规定执行。东营区粮食分局、河口区粮食分局为市粮食局的派出机构(正科级),负责派驻区的粮食工作,同时接受当地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监督。东营区粮食分局机关编制总额7名,其中行政编制5名,离退休工作人员编制1名,工勤编制1名,配备局长1名,副局长2名。河口区粮食分局机关编制总额7名,其中行政编制5名,离退休工作人员编制1名,工勤编制1名,配备局长1名,副局长2名。2001年东营市粮食局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配置见表1一2。
  2001年东营市粮食局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配置表注:财务审计科的主要工作人员由市财政局委派,不占市粮食局编制。
  2001年8月15日,市人事局东人发〔200〕38号文件核准市粮食局非领导职务设置1个主任科员,4个副主任科员,6个科员。主任科员以下各层次非领导职务设置:调控监督科设置1个副主任科员职位,1个科员职位;产业发展科设置1个主任科员职;人事教育科设置1个副主任科员职位,1个科员职位;东营粮食分局设置1个副主任科员职位,2个科员职位;河口粮食分局设置1个副主任科员职位,2个科员职位。
  752004年12月30日,市编委东编发〔2004〕96号文件《东营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确定市粮食局由市政府工作部门改为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管理单位,正县级规格不变。2005年5月13日,市编委东编发〔2005〕16号文件《关于调整东营市粮食局职能配置和内设机构的通知》,增加市粮食局对粮食收购者的粮食收购资格认证职能,确定市粮食局设立监督检查科,调控监督科更名为调控储备科,不再加挂储运基建科牌子,市粮食局科级领导职数由5名调整为6名。其他未及事项仍按东政办发 〔2001〕62号文件执行。2007年8月29日,市编委东编发〔2007〕48号文件《关于调整市粮食局机关编制的通知》,核销市粮食局离退休工作人员编制1人,机关编制调整为17人,其中行政编制15人,工勤人员编制2人;核销东营区粮食分局离退休工作人员编制1人,机关编制调整为7人,其中行政编制6人,工勤人员编制1人;核销河口区粮食分局离退休工作人员编制1人,机关编制为7人,其中行政编制6人,工勤人员编制1人。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东营市粮食志》

该志收录了自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以来的粮食史实,重点反映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建市后东营地区粮食流通发展变化,史料翔实, 记录全面,为研究东营市粮食流通工作提供了历史依据。 粮食历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营域内的粮食流通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抗战时期,三县抗日民主政府相继设立粮食工作部门,筹集粮草,服务抗战,开辟了清河军区、渤海垦区新天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