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410
颗粒名称: 凡例
页数: 1

内容

一、《东营市粮食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建国以后域内粮食流通状况,特别是建市以来东营市粮食系统在改革开放中前进、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二、断限:上限起于1983年建市,下限止于2007年底。为完整地体现东营市粮食事业发展历史和特色,部分章节内容适当上溯下延。
  三、结构:采用章节体,设章、节、目、子目等4个层次。
  四、体裁: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体为主。卷首为彩色图片专辑;正文首设综述和大事记,总揽全书;中设专志17章,横排门类,纵述史实;末设附录,表随文而设。
  五、纪年:1911年前,用历史纪年,括注公元纪年;1912年后,用公元纪年。
  六、计量单位: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引用历史数据时沿用历史习惯单位。
  七、数字用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八、有关人物,本着“生不立传”原则,对模范人物,按表彰时间简要记述其先进事迹;对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只记工作简历。
  九、文字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主要数据以市统计局公布数字为准,有些数据由粮食局机关有关科室和有关单位提供。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东营市粮食志》

该志收录了自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以来的粮食史实,重点反映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建市后东营地区粮食流通发展变化,史料翔实, 记录全面,为研究东营市粮食流通工作提供了历史依据。 粮食历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营域内的粮食流通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抗战时期,三县抗日民主政府相继设立粮食工作部门,筹集粮草,服务抗战,开辟了清河军区、渤海垦区新天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