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聚民心合力共建新农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108
颗粒名称: 真抓实干聚民心合力共建新农村
分类号: D912.297
页数: 3
页码: 464-466
摘要: 孤岛镇西韩村党支部书记韩继文西韩村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孤岛镇东部,拥有耕地面积800亩,全村总人口450余人。自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努力发展新产业、改造新村庄,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使我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全镇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初步探索了一条村两委班子引导,农民积极主动,社会大力支持,加快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关键词: 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内容

孤岛镇西韩村党支部书记韩继文西韩村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孤岛镇东部,拥有耕地面积800亩,全村总人口450余人。自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努力发展新产业、改造新村庄,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使我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全镇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初步探索了一条村两委班子引导,农民积极主动,社会大力支持,加快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抓宣传,广发动,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为了加强村民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了解,使得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入,我们狠抓了宣传教育,在全村营造全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氛围。一方面通过开展村干部培训班,召开村民代表会、群众骨干动员会,深入50余户农民家中、地头,向他们讲解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讲解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和重大意义,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一项“德政工程”,最终受益的是广大农民,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村民为新农村建设献言献策的热情;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阵地宣传。同时印制了500多份宣传单发放到各村民手中,制作了10幅宣传条幅悬挂在村庄显要位置,同时制作了宣传板,开设了宣传栏。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动员,广大农民群众认清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高度重视,激发了抢抓机遇、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勇气。
  二、抓班子,强核心,打造过硬的干部队伍俗荷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与农村基层班子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西韩村两委班子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以构建“三位一体”党建工作新格局为突破口,打造一个团结务实的村班子。一方面为了改变党员活动固定场所现状,新班子成立后,经多方筹措资金,建立、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图书室,购买了电视机、VCD、音响等电教设备。通过开展“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党员干部加强了学习,提高了自身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依法治村能力,树立了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从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做起,做到取信于民。在工作上实行“阳光下”作业方式,变“一言堂”为“多言堂”工作方法,做到小事有沟通,大事会上定,村内宅基地审批发放、计划生育指标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问题均由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并在公开栏中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村干部围着群众“转”,事事有人管、有人问,村中的大事小情公开透明了,群众心气顺了,上访的没有了。村“两委”班子有了凝聚力,群众有了向心力,干部、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发展经济。
  三、抓调研,定规划,明确努力发展方向为了使我村新农村建设早规划、早部署,出成效,走在全区排头,我们在全镇新农村建设动员会后,迅速成立了西韩村新农村建设组织机构,由村支部书记、主任为组长,下设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在新农村建设拟定规划中,村两委班子没有闭门造车,而是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在规划中充分吸纳村民的合理建议,进行精心规划,让村屯规划走群众参与之路,体现了村民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热情。规划特别注重彰显村庄特色,初稿形成后,经过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党员会,入户走访46个农户征求意见,进行整合考虑。经过五易其稿,最终形成了《西韩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四、抓特色,引项目,经济发展创新高我村是典型的油区村,全村耕地少,而且盐碱化严重。村两委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紧紧结合区位优势,按照围绕市场抓特色,围绕特色上项目,围绕项目求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 “四大产业”,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形成了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有力的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向品牌要效益。大力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了花卉、苗木、林果等特色产品生产。二是发展养鸡生产,向规模要效益。依托养殖大户,大力推广科学饲养技术,新建标准化圈舍200平方米,发展年饲养量达50000只。三是发展龙头企业,向质量要效益。我村充分利用油区优势,扶持新上了面粉厂、防水材料生产等项目,项目投产后将产生8000万元的经济效益,可解决150人的就业问题,为村民增收800元。四是交通运输业,向服务要效益。我村把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作为加快农民致富的重点工作来抓。近年来我们依托几个运输专业大户,深入发动,积极帮助解决运输业户的资金等方面的困难,提高村民的积极性,运输业已初步形成,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现在我村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住房大起来了,衣着服饰靓起来了,只有恩格尔系数降下来了。
  五、抓投入,增设施,精神文明上档次加强农村公用设施建设和农村保障体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又一大重点。在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上,我村实施了“六大”工程。一是道路硬化、美化工程。一方面利用旧村改造的时机,多方协调资金60万元,对村内三条主干道进行了硬化和美化。同时,投资120万元规划建设了环村路,彻底改变了村庄的环境。另一方面,绿化了道路4000余米,栽树3000棵,实现了道路的美化工作。二是文化大院建设工程。由于原有村文化大院修建时间长,房屋多方面岀现了问题,已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生活需要。经过村两委研究,并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决定新建村文化大院。通过多方努力,协调油田等单位的资金80万元,对新文化大院进行了规划设计,新文化大院占地面积5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现在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前能交付使用。三是农民休闲健身工程。我们在村中心地带新修了一处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农民休闲广场,总投资15万元,栽绿化树木300棵,花8000棵,各种健身器材齐全,使得村民拥有了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休闲健身场所。四是垃圾清理工程。垃圾看似小事,但如果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为此,我们加大气力加大了垃圾的清理力度,并建立了垃圾清运长效机制。在主要街道设立了6个固定垃圾点,同时设立流动垃圾车1辆,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还村民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五是闭路电视、宽带网入户工程。我村筹措资金10万元,经过与油田电视台、网通等部门单位协调,引入了闭路电视和宽带网,实现了户户通。在加强农民生活保障体系建设上,我们先后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低保、大病救助等项工作的入户调查摸底工作,将那些生活困难、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登记造册,为下步全面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截止到目前,我村自来水入户率、有线电视、电话覆盖率分别达到100%,移动电话拥有率达到85%,网络宽度安装率达到70%,农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了95%。

知识出处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准确记述了区委工作的基本面貌,重点反映区委认真把握团结实干、统筹发展的工作基调,在转方式、调结构,谋长远、抓重点,搞改革、促开放,惠民生、保稳定上采取的一系列新机制、新举措,取得的一系列新成绩、新发展。《纪事》将作为区委的编年实录和交流党建信息、探索执政规律的有效平台,进一步强化党史资政辅政功能。

阅读

相关人物

韩继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孤岛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