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对台工作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026
颗粒名称: 全市对台工作概况
分类号: D675.8
页数: 3
页码: 121-123
摘要: 2007年,市台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台办的大力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省九次、市四次党代会精神,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圆满完成了各项对台工作目标任务,工作质量、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关键词: 对台工作 工作概况

内容

2007年,市台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台办的大力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省九次、市四次党代会精神,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圆满完成了各项对台工作目标任务,工作质量、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一、对台经济工作2007年,全市新增台资企业4家,总投资503万美元,合同台资额356.5万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额356.5万美元。一是利用节会招商。注重借助各类大型招商活动的平台,主动联络邀请台湾客商来东营参观考察,洽谈项目,以会招商。9月190—21日,市委常委、副市长曹连杰率团赴潍坊参加第十三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市台办作为我市参会的牵头单位,共组织120人参会,12家企业参展,布满了14个展位。签约8个项目,总投资11510万美元。鲁台经贸洽谈会后,邀请了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台湾女企业家协会理事长、台湾工商建设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华妇女参政协会理事长”、台湾农渔业产销联盟发展协会理事长马爱珍女士为团长的台湾农渔业产销联盟发展协会考察团来我市考察。10月13—15日,台湾农渔业产销联盟发展协会首席科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在华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筹)主任耿旭教授一行三人,来我市就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两岸农业合作进行考察,签署了《东营市一台湾农渔业产销联盟发展协会合作协议》。二是细化台胞定点医院的服务,为台商设立“绿色医疗通道”。在确定东营市人民医院为台胞定点医院的基础上,增设了东营区人民医院等6所医院为台湾同胞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受到广大台胞的好评。三是完善台胞投诉处理机制。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涉台事务的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台胞投诉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台胞投诉处理工作办法》,由市政府办公室行文转发,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台商投诉协调工作领导机构,全市形成了台商投诉处理的工作网络。四是真心实意解决台胞投诉。协调处理了我市顾客杨某投诉厦门台资企业广懋国际有限公司产品质量问题的案件,保护了台商的合法权益。五是编印相关产业资料。为开展对台招商提供台湾产业资讯, 编辑了《台湾电子产业上市公司参考资料》、《台湾百大企业名录》、《赴台交流考察参考资料1-3》,赠送给各县区、经济开发区及赴台团组参考。六是做好台胞捐赠工作。密切与台资企业的联系沟通,积极引导台商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台塑集团捐款90万元人民币,在河口区和利津县各建设了一所明德小学,两所学校均已建成使用。7月130,台资企业旺旺集团济南分公司为汀罗镇敬老院捐赠了2.5万元的食品。
  二、交往交流工作2007年,全市共接待台胞776人次,其中工商经济界人士343人次,科教文卫界人士116人次,接待团组50批481人次,应邀赴台12批58人次。一是东台交流活动日趋活跃。认真规划和实施一批有政治内涵、有实质合作、有社会影响、有发展前景的双向交流活动,以促进东台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8月22日,市台办邀请台湾高苑科技大学的30余名师生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10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了“海峡两岸大学生黄河文化夏令营”活动。加强了两岸青年的共识,促进了两岸青年的思想沟通与交流。在邀请台胞到我市参访的同时,积极组织推动相关交流团组入岛交流,特别是推动市、县党政领导赴台。2007年,重点推动刘曙光副书记带队的农业团和于树健主席带队的新闻团组及广饶、垦利、河口党政领导入岛交流,保证了市、县党政领导顺利完成了考察任务。二是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加大了与各归口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群团组织的联系,认真做好各赴台交流团组的报批、行前教育和归后总结。向全市转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形势下对台交流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行业公会、群众团体及各涉外旅行社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遵守涉台纪律,使我市的赴台交流工作得以健康、有序开展。同时,不断加强对我市暂住台胞的动态化管理,并为每位暂住台胞及定居台胞建档立卡。三是交流渠道进一步拓宽。一年来,不断密切与市医学会、建筑协会、科学技术联合会、省台属联谊会、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促进中心等行业团体及台湾“中华工商经济科技发展协会”、“中华两岸产经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民主和平统一策进会”等行业工会和台湾一批中介组织的联系,培植交流资源,拓宽交流渠道。此外,充分依托第十三届鲁台经贸洽谈会、黄河口旅游博览会这些平台,以东营资源优势,开展各项交流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三、对台宣传和涉台教育工作一年来,加大涉台宣传教育力度,紧跟两岸形势变化,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开展涉台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对台工作的舆论环境,市台办及五个县区台办都被评为全省对台宣传和涉台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一是加大了对台宣传和涉台教育工作的领导力度。经市委领导同意,调整充实了以市台办和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为召集人,市委统战部、市教育局等十个单位为成员的市委对台宣传和涉台教育工作指导协调小组,进一步完善了对台宣传和涉台教育工作的领导机制。二是精心策划对台宣传项目。以“台资企业在东营”、“台湾园区建设”和“台商投资现代服务业”为主题,加强与媒体的合作,精心策划和实施有影响的宣传项目。围绕我市的基础建设安排,组织编印介绍我市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的刊物《黄河水城一东营》画册,用于宣传推介东营。积极争取省台办领导支持,在《海峡时空》第七期上做了介绍我市市情、对台工作情况的专刊。三是加大与各部门合作力度,做好涉台教育。一方面在党政领导干部中开展涉台教育。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开展对台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赢得了各部门对对台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注重加强对在校中小学生的涉台教育。不断密切与教委、团委等单位的联系,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大力开展了涉台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涉台教育活动。四是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积极开展对台理论调研。市台办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结合实际,撰写了《关于加强东台经贸合作的对策思考》、《关于加强全市台办系统合力的几点建议》等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在《东营通讯》及有关刊物上发表。
  四、台属工作台属是对台工作的一支生力军,是做好对台工作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一是加强台属联谊会的组织建设。按时组织召开常务理事会议,对全市台属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台属联谊会加大与全省部分市台属联谊会的相互交流,多次到海、临沂、济南、滨州等地市的台属联谊会交流学习,加强了与他们的合作。同时,支持台联会办好会刊,用好会刊。二是加强对台属的教育引导。采取多种方式在广大台属中开展党的对台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台属做好台湾同胞工作的意识和信心。在春节、中秋节、元旦等传统节日期间,发动台属向在台亲人寄一张贺卡。利用他们的亲情、乡情和友情,增加台胞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引导台胞们在东营投资兴业。三是大力推动台属致富工程。我们采取措施,培植亮点,带动和引导全市台属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市共有台属15000多人,台属企业及个体工商户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台属企业21家,员工人数8300多人,年销售额23.5亿元,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继兴源集团和台联橡胶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省十大台属企业后,兴源集团又被评为“十佳台属企业”,市委、省台办、省台属联谊会的领导亲自到企业颁奖,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和带动效应。到目前,全省资产过亿元的台属企业16家,仅我市就有3家。同时,为进一步摸清全市台属情况,我们对全市台属进行全面摸底,掌握有关情况。完成了《台属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在工作中我们全力以赴为台属企业搞好服务,对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主动协调有关部门给予协助解决,促进了台属经济的蓬勃发展。
  附:市台办领导成员名单主任:李明选副主任、调研员:王平市对台经贸促进中心主任:周长虹调研员:扈继宽副调研员:隋世成

知识出处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准确记述了区委工作的基本面貌,重点反映区委认真把握团结实干、统筹发展的工作基调,在转方式、调结构,谋长远、抓重点,搞改革、促开放,惠民生、保稳定上采取的一系列新机制、新举措,取得的一系列新成绩、新发展。《纪事》将作为区委的编年实录和交流党建信息、探索执政规律的有效平台,进一步强化党史资政辅政功能。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明选
相关人物
王平
相关人物
周长虹
相关人物
扈继宽
相关人物
隋世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东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