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救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年鉴2000》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9958
颗粒名称: 救灾救济
分类号: G1
页数: 2
页码: 280-281
摘要: 1998年夏季,东营区持续阴花江流域发生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雨,农田积水形成内涝,成灾面积8.22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全亩,重灾面积2万亩,雨涝造成危房627 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一方间,倒塌房屋51间。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踊跃捐款捐努力,受灾群众的生活和灾区的生产得到物,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的抗洪抢险有效保障和迅速恢复。全区共发放救灾救斗争。全区共捐款905457元,棉衣被济专款39万元。7~8月,长江、嫩江、松 8186件。调拨给灾区圆葱83.26吨,大蒜40吨,总价值37.2万元。为石油大学的160名灾区学生制做防寒服160套。救灾捐赠物资的质量和数量均列全市首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15元。7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补充通知》,将全区20个村转居的居民全部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保障。同时,建立实施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120元,250公斤粮食。11月,发放棉被2000余条,衣物1000余件,帮助受灾群众顺利度冬。全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共1308人,发放保障金12万元、保障粮232240公斤;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共有316人,发放保障金17万元
关键词: 东营市 卫生 体育

内容

1998年夏季,东营区持续阴花江流域发生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雨,农田积水形成内涝,成灾面积8.22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全亩,重灾面积2万亩,雨涝造成危房627 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一方间,倒塌房屋51间。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踊跃捐款捐努力,受灾群众的生活和灾区的生产得到物,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的抗洪抢险有效保障和迅速恢复。全区共发放救灾救斗争。全区共捐款905457元,棉衣被济专款39万元。7~8月,长江、嫩江、松 8186件。调拨给灾区圆葱83.26吨,大蒜40吨,总价值37.2万元。为石油大学的160名灾区学生制做防寒服160套。救灾捐赠物资的质量和数量均列全市首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15元。7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补充通知》,将全区20个村转居的居民全部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保障。同时,建立实施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120元,250公斤粮食。11月,发放棉被2000余条,衣物1000余件,帮助受灾群众顺利度冬。全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共1308人,发放保障金12万元、保障粮232240公斤;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共有316人,发放保障金17万元。
  1999年,东营区先后遭受春旱、夏旱、雨涝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19911公顷,成灾面积13429公顷,受灾人口5436人b全年共发放救灾资金60.7万元,及时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了动态管理,使保障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共计330人,发放保障金35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323人,发放保障金13万多元,补助粮25.5万公斤。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筹备实施社会救助工作,出台了《东营区社会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全区的社会保障体制进一步完善,有力地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知识出处

东营区年鉴2000

《东营区年鉴2000》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0.9

本年鉴记述东营区1998~1999年的基本情况和重要信息,共设特载、大事记、东营区综述、政治、公安司法、综合经济管理、农业、水利、工业、城建环保、交通邮电等20个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