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8392
颗粒名称: 宣传工作
分类号: C36
页数: 3
页码: 60-62
摘要: 2002年河口区机构改革,根据东河委[ 2002] 11号和东河编发[ 2002]5号文件,区文明办成为区委宣传部内设机构,宣传部下设办公室、新闻宣传室(挂区委中心报道组牌子)、党教理论室、区文明办4个科室。行政编制7人,工勤人员2人。2007年6月,根据东编办函[ 2007] 20号文件,设立河口区对外新闻报道中心,为股级事业单位,隶属区委宣传部,定编3人。
关键词: 社会科学 组织管理 河口

内容

2002年河口区机构改革,根据东河委[ 2002] 11号和东河编发[ 2002]5号文件,区文明办成为区委宣传部内设机构,宣传部下设办公室、新闻宣传室(挂区委中心报道组牌子)、党教理论室、区文明办4个科室。行政编制7人,工勤人员2人。2007年6月,根据东编办函[ 2007] 20号文件,设立河口区对外新闻报道中心,为股级事业单位,隶属区委宣传部,定编3人。
  理论武装工作以区、乡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为载体,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学习,重点组织《物权法》、十七大精神等五个专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问答》等4本书的学习。邀请全国工商联会员部赵岳仑部长、建设部原总规划师陈为邦教授、清华大学郎立君教授等10余位领导和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举办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区委中心组读书会,组织区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0余次,中心组成员人均笔记达3.5万字以上。举办理论培训班、农村“两委”培训班8期,全区村级、科级干部培训率均达到98%以上。组织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知识竞赛2场,受教育干部群众达4500余人次。组织开展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文明城市、诚信建设、建设新农村等系列学习活动。各级领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撰写一批有深度、有价值,指导性强的调研理论文章,在市以上报刊发表10余篇。
  思想政治工作 2007年,总结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教训,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关于贯彻中央《意见》的实施办法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全党全社会的工作日程。制发《河口区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年度领导班子考核、政务督查及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步人正轨。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为主题,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年”活动。建立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开展“民情恳谈”活动作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实施“爱心助困”工程,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做好做活农村贫困户、企业困难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文明水平。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道德规范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村镇等“六进”活动,提高全区思想道德素质。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扎实推进创建小康文明村工作。累计投人资金1660余万元,完成15个创建村的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和综合环境建设,实现硬化、亮化、美化、绿化、净化和有文化的“六化”目标。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继续推进文明信用工程、“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解决部分群众存在的道德意识不强、法律意识薄弱、诚信意识缺失等突出问题。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不断深化。组织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市容六乱、市政设施维护、交通秩序、重点区域、严管示范街、农贸市场周边等专项治理工作。开展“全民环境日”活动,全民行动,美化家园,城市面貌得到极大改善。从夯实社区基础,提升社区文明,构建社区和谐人手,创建文明社区。配套建设市民学校、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宣传栏等,兴建一批社区小广场、小游园等休闲娱乐场所,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读书家庭及平安楼道、环保楼道、爱心楼道评选活动。基层文明创建扎实推进。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诚信建设为重点,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开展优质规范服务为主要内容,开展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村镇评定工作。全区涌现出一大批文明创建典型,带动市民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2007年,河口区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1个,省级文明村3个,省级文明社区1个,省级文明单位7个,省级文明机关2个。开展文明市民、文明新事评选活动,在各个层面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其中好嫂子王守兰、“薄其祥夫妇养老顾兄传佳话”分别被评为东营市十佳文明市民和十佳文明新事。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回头看”工作为抓手,组织开展以“感觉新变化,喜迎十七大”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围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举办“奥运在我心中”双语演讲比赛、“知荣辱、明礼仪”读书活动等。以社区为载体,开展“万名红领巾社区文明行”、“护绿小卫士”、“环保小使者”等活动。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重点,开展关注留守儿童“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重点解决留守儿童在教育、心理、道德行为、安全等方面的一批重点、难点问题。
  新闻宣传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全面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大宣传”格局,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社会宣传引导有力。有力宣传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及各项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宣传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区电视台开设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小康文明村、劳模风采、党旗飘飘等十多个栏目,制作《绿色之梦》、《秀美河口展新姿》等大型专题片,为建设和谐河口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新闻宣传势头强劲。坚持团结、稳定、正面、鼓劲的宣传格调,全方位宣传我区优势及重点亮点工作,反映各条战线取得的成果。各级新闻媒体刊发河口区“三网”绿化、海洋经济、油地军港合力促发展等专版稿件、典型报道。《人民摄影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多次刊发河口区稿件和图片。《“台”上植树百万株》、《“绿色”河口“蓝色”》梦等15篇重头稿件在《大众日报》刊出。2007年,累计在市级以上媒体发稿2425篇(条),广播电视用稿873条。对外宣传亮点频现。着力构筑立体式对外宣传格局,集中展示河口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资源环境优势,一批重头报道陆续在主流新闻媒体刊(播)出。其中,在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发稿38条,《河口劲吹文明风》、《和谐河口扬风帆》等5篇重头稿件在《走向世界》发表,《行走在黄河口》等9件作品在省、市各类评比活动中获奖。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这一现代化传媒的作用,完善对外宣传网站,扩大对外宣传,网络用稿2300余篇,提升河口对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信息调研成绩斐然。重视和加强信息调研工作,健全完善信息调研工作机制。区委宣传部同时被评为全省舆情工作、部刊工作先进单位。河口区在全省各舆情信息直报点中,继续名列前茅i经常性组织开展调研活动,推出一批调研文章,增强宣传思想干部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河口宣传工作》进行改版,其可读性、思想性、指导性进一步增强。2007年共刊发《河口宣传工作》6期。
  文化建设工作繁荣文艺、丰富生活,发展壮大全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学演艺事业蓬勃发展。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油地军闹元宵大联欢、灯展,“全民健身月”活动,举办河口区2007广场文化艺术节,艺术节历时二个多月,演出22场次,观看群众达到13万人次。实施新农村电影“7000工程”,利用7个月的时间,在全区178个行政村放映影片800多场,其中科教片120场。大力繁荣社区文化,现已形成太极拳、太极剑、秧歌、扇子舞等各类活动队伍20多支。组织“三下乡”活动,把科技、文化、卫生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得到群众普遍好评。文化创作硕果累累。区艺术团王道君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举办的首届山东省农村文化艺术节中获歌手大赛金奖,小品《喜在金秋》获曲艺小品大赛金奖,并在首届山东省农村文化艺术节颁奖晚会上参加汇报演出。全年有40多件作品在省级以上美术、书法展赛中获奖。坚持抓好精品生产,认真组织省第八届、市第七届精品工程评选。文化市场运转有序。组织实施“反盗版百日行动”和“文化市场集中执法季行动”,严厉打击文化市场非法经营行为,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强化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全区文化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提高网上引导水平,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区委宣传部)

知识出处

河口年鉴(2008)

《河口年鉴(2008)》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出版地:2008.10

《河口年鉴》是河口区人民政府主办、河口区史志办公室承编的大型地方性综合年鉴。本卷年鉴主要记述河口区辖区内2007年各行各业基本情况和重要信息,特殊情况适当上溯和下延。本卷年鉴共设24个栏目:特载、大事记、河口概况、政党政务、群众团体、军事、司法、对外开放、综合经济管理、农业、黄河河务水利、工业、国内贸易、交通邮电电业、建设环保、财政税务、金融保险、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社会生活、乡镇概况、油田有关单位、人物、附录。卷内设反映全区重大事件和发展成就的彩色图片资料专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