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户籍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799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户籍管理
分类号: D631.42
页数: 2
页码: 423-424
摘要: 本节户籍管理包含常住人口管理、居民身份证管理、暂停人口管理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户籍 户籍制度 居民身份证

内容

常住人口管理 1997年全区换发新的《常住人口登记表》《居民户口簿》。11月,全区建立人口信息DOS平台,实行户籍管理微机化。1998年6月,实现人口信息微机网络三级联网(市公安局、分局、派出所)。7月,实行婴儿可随父落户。1999年12月,实行招商引资办理户口迁入政策。2000年6月,建立人口信息WINDOWS平台,实现“百城联网”。8月,开始第五次人口普查整顿工作。2001年6月,取消办理户口粮食迁移证。8月,山东省地方城镇居民户口与全国城镇居民户口并轨。2002年3月,常住人口管理全面“提速”,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度,放宽外来人员及科技人才落户政策,推动人口合理有序流动。2003年,建立一站式户口服务大厅。3月至6月,进行人口基本信息清理纠错工作,核对人口58万,清理人户分离人员6135人、空挂户口16374人,公民6项(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公民身份证号码)主要项目的正确率100%,“身高、血型、文化程度”等动态项目的齐全率80%以上。2004年,清理无落户人员284名,其中男116名,女168名,8周岁以下136名,9—15岁的55名,16岁以上的93名,属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162名,持证未落的21名,其他情况的l叭名。6月底,民政部门将门楼牌管理职能移交给公安机关。年内,公安分局对区内的道路、小区、村居门楼牌全部编排完成,编制大门牌2279个、小门牌54024个、楼牌2558个、单元牌6320个、户号牌58786个、栋号牌899个、旁门牌271个、临时门牌41个(不含油田),并制成“东营区门楼牌管理电子地图”,实现微机化管理。2005年,取销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
  居民身份证管理 1998-2005年,共办理居民身份证268622个。1999年7月开始18位居民身份证号码的升位工作。2000年4月,开始居民身份证号码登录工作。2001年8月,完成全区696名现役军人身份证号码编制工作。2003-2004年,开展常住人口居民身份证号清理纠错工作,全区清理纠正重证号1150个,重数据号339对。2005年,开始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换发工作,年内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88750个。
  暂住人口管理 1998年10月,设立暂住户口管理站、分站、协管站,对暂住人口实行分级管理制度。2001年确定本年度为“暂住流动人口管理规范年”。5月,开展“千人会战”活动,组织大规模清理整顿活动4次,清查暂住流动人口41506人,补办暂住证9471个。建立社区居委会暂住人口协管站22个,实现暂住人口四级管理(市局、分局、派出所、警务区)。2002年3月,确定本年度为租赁房屋及暂住流动人口“无缝隙”管理年。2003年3月10日至4月5日,在全区开展暂住人口清理整顿专项行动;6月1日至9月10日开展“百日清理整顿”专项行动;10月15日至11月15日开展暂住人口普查行动,并将11月1日定为东营区第一次暂住人口“普查日”。3次行动共出动人员11200余人次,清查出租房屋14170户,补办暂住证5686个,清理“三无”人员360人。2004年7-9月组织专项清理活动,出动清理人员5224人次,出动车辆751台次,清理暂住人员53167人,补办暂住证5930人,清理出租房屋15803户,补办租赁房屋手续2949户。审验育龄妇女婚育证明21366人。2005年,集中清理整顿3次,清理暂住人员81644人,办理暂住证59531人。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东营区志(1998-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8年12月

本书详实地记载了1998~2005年东营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突出展示了近年来东营区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