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平安中心城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798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平安中心城建设
分类号: TU984.11+1
页数: 2
页码: 418-419
摘要: 2004年3月16日,东营区召开创建“平安中心城”动员大会,成立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平安中心城”的实施意见》,充实镇、街道派出所、司法所、司法调解中心、信访办和建筑市场管理办公室工作力量。先后拨出专款500万元,协调资金450万元,用于开展“政法建设年”活动,推进“平安中心城”建设。区、镇街道、村居签订平安建设目标责任书。区综治委成立10个督导组,加强督导,严格奖惩。
关键词: 房屋间距 建筑层数 建筑密度

内容

2004年3月16日,东营区召开创建“平安中心城”动员大会,成立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平安中心城”的实施意见》,充实镇、街道派出所、司法所、司法调解中心、信访办和建筑市场管理办公室工作力量。先后拨出专款500万元,协调资金450万元,用于开展“政法建设年”活动,推进“平安中心城”建设。区、镇街道、村居签订平安建设目标责任书。区综治委成立10个督导组,加强督导,严格奖惩。
  相继开展“夏季百日严打”“侦破命案”和“打击盗抢机动车”等行动,持续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进行刑侦体制改革。根据中心城区刑事发案特点,合理划分责任区,设立4个刑警中队,进驻城区主要派出所,健全完善办案程序和规章制度,充实刑侦力量,提高刑侦装备和攻坚破案能力。强化现案侦破,对发生的现行大要案特别是命案,严格落实侦破责任制。区委、区政府领导督办、公安机关主要领导参与,重兵投入,在第一时间内打歼灭战,及时破案。设立破案奖励基金,严格考核奖惩,基本实现“命案必破、无积案欠账”。狠抓积案侦破和追逃工作。对未破重大案件实行领导挂牌督办责任制,对在逃重大犯罪嫌疑人进行梳理排队,责任到人,重点追逃。
  做好治安防范,组建城区巡逻大队,成立100名干警组成的公安巡逻队伍,配备2辆武装巡逻车、50辆警用摩托车,对城区主要干道和重点地段实行全天候巡逻。建立350MHZ警用无线集群对讲系统,提高指挥调度和快速反应能力。改组刑侦大队,分设驻片中队,警力下移、防线前移,融合派出所警、巡警、交警、治安警和刑警力量,构筑起多警种力量交融、侦审合一的大刑侦格局;加强110指挥中心建设;完善公安分局和派出所两级监控网络,安装电子监控探头150多个;设立6处城区街面综合警务室、11个治安岗亭,缩短出警半径,提高出警速度。商业运作GPS卫星定位系统,设立5个重点防范警务区。社区成立警务室,配备专职民警,组建巡逻队,选配楼长,推行“邻里守望、户户平安”工程。在商业网点,实行“门店联防”。各农村派出所干警达到8人以上,镇、街道治安联防队员达到常住人口的千分之一以上。在部分村开展治安防范承包责任制试点。按照每200人配备1名综治工作信息员的标准,组建村居综治信息员队伍。推行职业化保安服务,成立保安大队。在各单位财务室、仓库、机房、机要室等重点部位,安装电子监控系统、110报警系统等技防设备,提高防范能力和水平。
  妥善调处矛盾纠纷,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定期研究报告制度、交办督办制度,并坚持有重大决策出台前、重大建设项目开工前,反复酝酿,充分论证。完善人民调解指导委员会、镇街道调解中心、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践行区综治委领导下的“综治、信访、司法”三条线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大力推进“四五”普法,提高群众法律素质,教育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积极开展“依法治村、依法治企”活动,辖区内企业全部聘请法律顾问。强化对领导干部、执法人员的普法教育,提高法制意识,促进依法行政。
  加强重点人群管理,对暂住流动人口从规范化管理人手,健全区、镇、’村三级管理网络。提高暂住流动人口登记率、办证率、发函率,每季度进行一次暂住流动人口集中普查,全面掌握其底数和动向;加强青少年的管理教育,认真开展“青少年维权岗”“文明网上行”等活动,全区中小学都聘请法制副校长。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228名刑释解教人员全部落实帮教措施,无重新犯罪。
  注重安全生产管理,加强重点场所、重点物品和重点部位的管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实施安全生产工作“一票否决”的暂行办法》。区、镇(街道)、单位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构建“190”安全信息网络。制定重特大事故救援方案,分解安全生产的控制指标和重点任务,逐级落实责任。对公共娱乐场所、化工企业、大型商场等部位定期进行消防检查,严格落实责任。对检法、金融部门列管的枪支弹药严格检查,落实看护措施。对易燃易爆、剧毒等物品加强管理,做到万无一失。对铁路及沿线,落实看护人员和责任,确保不出问题。成立建筑市场管理办公室,对非招标工程,“同等质量看价格、同等价格看质量、同质同价优先照顾油田主体施工企业(实体)和地方有施工能力的队伍”,禁止村居或个人承接工程,严厉打击扰乱建筑市场施工秩序的不法分子。
  2004年10月,在全省城区平安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播放反映东营区化解矛盾纠纷的录像片,其典型经验进行书面交流。12月,东营区获得全省首批“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称号。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东营区志(1998-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8年12月

本书详实地记载了1998~2005年东营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突出展示了近年来东营区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