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人大常委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793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区人大常委会
分类号: D622
页数: 2
页码: 363-364
摘要: 本节区人大常委会包含机构设置、监督工作、调查视察、代表联络工作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内容

机构设置1984~1996年,东营区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设有办公室、代表联络科、法制科、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科、财经科、教科文卫科。1996年,部分办事机构的名称更改,设有办公室、人事代表工作室、法制工作委员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财经工作委员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2002年5月,增设农业经济工作委员会。2005年,增设人大机关服务中心。2005年底,区人大常委会设办公室、人事代表工作室、法制工作委员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财经工作委员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农业经济工作委员会、机关服务中心。
  监督工作 1998-2005年,先后就财政、重点工程建设融资、平安中心城建设、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林业发展规划、司法个案监督、依法治区总体规划、全民普法等80余项重大事项作出决定,推动全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依法行使对“一府两院”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情况和工作情况的监督权,听取并审议“一府两院”执法及工作情况的汇报125次。1999年8一l0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区十届人大选举和区十届人大常委会任命的6名副区长进行述职评议。2004年,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组织驻镇、街道的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对镇、街道职能部门和辖区内垂直管理站所的评议活动。
  调查视察区人大常委会每年组织部分委员和代表作专题调查和视察。1998-2005年,先后就农业农村工作、教育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市建设与管理、全区重点工程建设、双创工作、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双十”工程等专题,进行调查视察100余次。
  代表联络工作 2001年,城区各街道设立人大工作办公室。2002年,更名为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负责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的联络工作。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系办法,对联系代表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作出具体规定。通过镇、街道人大活动阵地建设、代表小组活动、代表评议政府职能部门等工作的开展,丰富人大代表工作的内容,使人大代表联络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东营区志(1998-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8年12月

本书详实地记载了1998~2005年东营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突出展示了近年来东营区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