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信息化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789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信息化建设
分类号: C39
页数: 3
页码: 304-306
摘要: 1997年4月,成立信息中心,负责网络建设与运行维护、软件开发及有关应用软件的培训、安装、维护等工作。1998年,配备计算机60台,实现征收、会计统计、稽查、办公自动化。1999年3月,在因特网上建立网站。2000年底,建成局域网,全局152台计算机均上网运行,形成总局、省局、市局、市区局、基层分局5级计算机网络。2002年3月,重新制作市区国税局税收网站,健全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税法公告、税企联系等功能。纳税人能够及时了解有关税收政策。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定期检查、检测、杀毒,定期升级杀毒软件,确保CTAIS等应用软件的顺利运行。实验成功PCANYWHERE远程控制,远程解决计算机出现的各种问题。1999年8月,开发利用IC卡管理发票的发票管理系统,实现发票管理的无纸化、电子化。9月在全局试运行公文处理系统。2000年11月运行该系统,终止纸质文件的传递,实现系统快速、稳定运行。同时,运行电子邮件系统、通告栏等,初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全面推行电子报税系统,对个体工商户逐步采取“在指定银行预储税款、委托银行定期划拨”的税银一体化方式。2001年1月1日,运行金税工程二期,并逐步运行稽核、协查、认证、报税、发行、发售等系统,综合数据采集率连续20个月保持在100%,推行防伪税控企业512户,占一般纳税人总数的33.7%,通过认证系统共审核出不符合规定增值税专用发票600余份,涉及税款400余万元。2001年7月1日,实现全市国税系统数据的共享,使征管质量和征管效率得到质的飞跃。2002年底,使用网络和电话申报的纳税人达2983户,占总申报户数的59%,申报成功率98%以上。
关键词: 信息中心 信息化建设 应用软件

内容

1997年4月,成立信息中心,负责网络建设与运行维护、软件开发及有关应用软件的培训、安装、维护等工作。1998年,配备计算机60台,实现征收、会计统计、稽查、办公自动化。1999年3月,在因特网上建立网站。2000年底,建成局域网,全局152台计算机均上网运行,形成总局、省局、市局、市区局、基层分局5级计算机网络。2002年3月,重新制作市区国税局税收网站,健全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税法公告、税企联系等功能。纳税人能够及时了解有关税收政策。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定期检查、检测、杀毒,定期升级杀毒软件,确保CTAIS等应用软件的顺利运行。实验成功PCANYWHERE远程控制,远程解决计算机出现的各种问题。1999年8月,开发利用IC卡管理发票的发票管理系统,实现发票管理的无纸化、电子化。9月在全局试运行公文处理系统。2000年11月运行该系统,终止纸质文件的传递,实现系统快速、稳定运行。同时,运行电子邮件系统、通告栏等,初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全面推行电子报税系统,对个体工商户逐步采取“在指定银行预储税款、委托银行定期划拨”的税银一体化方式。2001年1月1日,运行金税工程二期,并逐步运行稽核、协查、认证、报税、发行、发售等系统,综合数据采集率连续20个月保持在100%,推行防伪税控企业512户,占一般纳税人总数的33.7%,通过认证系统共审核出不符合规定增值税专用发票600余份,涉及税款400余万元。2001年7月1日,实现全市国税系统数据的共享,使征管质量和征管效率得到质的飞跃。2002年底,使用网络和电话申报的纳税人达2983户,占总申报户数的59%,申报成功率98%以上。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东营区志(1998-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8年12月

本书详实地记载了1998~2005年东营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突出展示了近年来东营区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