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供销合作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787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供销合作商业
分类号: F717.2
页数: 3
页码: 275-277
摘要: 本节供销合作商业包含机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两进”工程、农村经合组织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供销企业 供销社发展 合作商店

内容

机构 1998年,东营区供销合作社内设办公室、政工科、业务科、企业管理科、财务科、审计科、基建保卫科,共23人,辖棉麻、生产资料、土产杂品、再生资源、东兴石油、油气供应、建材装饰7个专业公司,牛庄、龙居2处油棉加工厂,六户、史口、龙居、辛店、西范、牛庄、油郭7个基层供销社,以及印刷厂、胜利物资供应站18个独立核算企业,有职工856人。
  1998年后,农村商品流通格局发生变化,供销商业在农村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复存在。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管理不善以及企业职工经营理念不适应,全系统出现经营萎缩的局面,不少企业因亏损严重,无法维持经营,相继破产改制。2000年7-9月,史口、油郭、牛庄3个基层社,土产、再生资源、东兴石油3个专业公司进入破产程序。2001年1月,油气供应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同年9月,史口、油郭2个基层社破产终结。12月,土产、再生资源、东兴石油、油气供应4个专业公司破产终结,2002年10月,牛庄供销社破产终结。2003年8月,牛庄油棉厂进入破产程序,同年12月破产终结。2004年3月,区供销社对尚存企业资产进行整合,将建材装饰公司、印刷厂并入胜利物资供应站。2005年3—8月,六户供销社、龙居油棉厂、胜利物资供应站相继进入破产改制程序。2005年末,区供销社机关工作人员21人。辖棉麻公司、生资公司、龙居油棉厂、胜利物资供应站4个直属企业及六户、西范、辛店、龙居4个基层社,干部职工306人。
  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1998年,国家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政策仍为“一主两辅”,除供销社主渠道经营外,生产厂家和农业三站(农机站、种子站、农技站)也可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供销社农资经营企业,推行农资保质监销和信用卡制度,以周到服务和质优价廉占领市场。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值3404万元,其中供应化肥3.02万吨,农药66吨,农膜124吨,占社会供应总量的75%以上。是年11月,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建立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化肥流通体制,对化肥流通由直接管理改为间接管理,实行供需直接见面,减少中间流通环节。
  1999年起,化肥流通渠道由“一主两辅”改为三个渠道并行,形成相互竞争的格局。面对多元化经营、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供销系统农资经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工商联手保资源、开拓市场,广辟销售渠道,大力开展外购内销、外购外销业务,形成上联厂家、中联销售加工大户、下联农户的经营服务网络。
  2004年,加大农资供应网络建设,对原有经营网点进行整合、规范,倡导连锁经营。年内,全区22处经营网点全部实行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在牛庄镇建立2处农资配送中心,负责全区农资经营网点的配送工作。1998- 2005年,销售化肥25.44万吨,农药529吨,农膜1146吨。
  “两进”工程 2005年,市政府实施“两进两网”工程。区政府将“超市进乡镇、放心店进村”交给区供销社实施,年内目标在牛庄镇建超市l处,在千人以上的大村建立放心店5处。4月,确定由人人家超市作为龙头配送中心,负责牛庄镇超市的筹建。同时根据人口较多、区位优势明显、辐射带动作用强等条件,村级放心店选在西范、大杜、陈庄、辛集、车里5个行政村。10月1日,牛庄镇超市和5处放心店全部开业运营。镇超市的营业面积700平方米,经营商品6000余种,采用开架自选式,配有购物车、购物篮,出入口分设,收银台统一结算;5处放心店经营方式分两种,西范、大杜为直营连锁,经营面积110平方米,经营品种2200种,商品由配送中心配送,采用开架与面售相结合的方式,经营店结算和销售等与配送中心信息联网;陈庄、辛集、车里3处放心店为加盟连锁,经营面积40- 60平方米,经营品种1500种,商品部分由配送中心配送,配送率占30%左右,采用开架与面售相结合的方式,不与配送中心联网。
  农村经合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上联龙头企业,中联基地,下联农户,是农村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行有效对接的重要载体,主要有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两种形式。1996年,区供销社着手农村经合组织的组建试点,同年12月,东营区供销社依托区棉麻公司在龙居乡北薛村成立了全区第一个专业合作社一一北薛棉花高产开发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380户,吸纳股金63.6万元,其中棉麻公司集体股56.9万元,农民社员股5.8万元,棉麻公司职工股0.9万元。1997年,依托牛庄油棉厂成立了东营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吸收入股农民210户,吸纳股金15.6万元。1998年,成立六户、陈庄两个农资专业合作社,共吸收入股社员2480户,吸纳股金22.4万元。2000年后,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农村经合组织建设,出台相关法规,引导农民发展各类农村经合组织,全区的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发展加快。2003年,全区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8个,行业协会16个。2004年起,对各类农村经合组织进行资源整合,规范运作。2005年底,全区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12个,行业协会22个。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东营区志(1998-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8年12月

本书详实地记载了1998~2005年东营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突出展示了近年来东营区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