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工业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786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工业管理
分类号: F402
页数: 4
页码: 256-259
摘要: 本节工业管理包含管理机构、经济效益、支柱产业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工业工程 工业管理 管理机构

内容

管理机构 1993年机构改革,区经济委员会与区技术监督局合并,改称东营区工业委员会。1997年8月,技术监督办公室从工业委析出。1998年7月,区工业委更名为东营区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年机构改革,区经贸委与区乡镇企业局、区商贸委合并,成立东营区经济贸易局。同时,成立东营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经贸局合署。2005年,组建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不再与经贸局合署。区经贸局内设办公室、经济运行办公室、技术与投资办公室、企业办公室、流通办公室、交通与电力办公室,工作人员36人。
  经济效益 1998-200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6.87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68.3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8.68亿元,实现利税22.09亿元,实现利润14,4亿元;工业技改共计投入55.02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入累计74.58亿元。
  199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0.8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63亿元,实现利税1537万元,实现利润339万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63亿元,技术改造投资1.55亿元。
  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工业系统积极应对加入WTO后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促进全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质量效益同步提高。全区限额工业完成现价产值15.8亿元。实现利税1.36亿元,其中利润0.79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0299元/人,年,人均创利税2.92万元,人均利润1.68万元;资产贡献率为15.8%,成本费用利润率为8.4%,经济效益综合指标达到173.6%;实现销售产值15,79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入8.03亿元,技术改造投资5.45亿元。
  2003年,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围绕“服务、引导、管理、提高”,全方位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全区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市场竞争力和后续发展力。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9.27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8.0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7.24亿元,实现利税2.83亿元,实现利润2.06亿元;增加值和利税两项指标分别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66%、188%。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1.94亿元,技术改造投资7,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实现综合考评全市第一。全年新增企业15家。
  2005年,全区7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03.8亿元,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完成工业增加值31.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2.2亿元,实现利税10.5亿元,实现利润7.1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入27.72亿元,技术改造投资19.12亿元。
  支柱产业 1998-2005年,形成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机电制造、纺织为主导产业的工业格局,有力拉动全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其中,石化行业由l家发展到9家,销售收入、利税、利润三项指标分别实现40,6亿元、2.6亿元、2.1亿元,2005年销售收入是1998年的21倍;精细化工行业由4家发展到l8家,销售收入、利税、利润三项指标分别实现15.2亿元、2.2亿元、1.6亿元;2005年销售收入是1998年的26倍;机电制造业由5家发展到20家,销售收入、利税、利润三项指标分别实现16.9亿元、2.3亿元、1.6亿元,2005年销售收入是1998年的52倍;纺织业由l家发展到5家,销售收入、利税、利润三项指标分别实现3.4亿元、0.6亿元、0.4亿元,2005年销售收入是1998年的21倍。
  石油化工行业山东海科化工集团始建于1988年,以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为母公司,以山东海科胜利电化有限公司、东营市海科新源化工有限公司、东营天东生化工业有限公司、东营市海科气分有限公司、东营市海科运输有限公司、东营宏远废油回收有限公司为子公司,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氯碱化工、生物制药为支柱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主要生产装置有120万吨/年常减压、50万吨/年催化裂化,80万吨/年焦化及40万吨/年加氢装置,各生产装置都实现自动控制。其中5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自控系统是TDC3000控制系统,于1999年通过了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产品各项指标都达优等。公司信誉良好,其信誉等级为AAA级。公司的重交通道路沥青项目已通过国家级鉴定,20万吨/年重交道路沥青项目已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公司先后荣获“山东省无泄漏工厂”“财务管理省级优秀单位”“设备管理省级优秀单位”“东营市二十强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
  海科新源
  神驰化工
  山东神驰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东营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经营产品有沥青、蜡油、渣油、重油、液态烃、轻烃和轻油等。总资产4.5亿元,固定资产3,2亿元,员工256人,占地650亩;有150万吨/年常减压生产装置、30 万吨/年催化生产装置、120万吨/年污水处理装置和配套5万吨/年乙醇胺脱硫废气处理装置各一套。先后获得国家级“3.15”重点保护信誉企业、全国诚信经营优秀企业、山东省AAA信用企业、山东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双爱双评先进企业、山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
  精细化工行业东营顺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0年7月,自1998年起先后投资3300万元、1500万元建设年产15000吨工业用双氧水项目、年产6000吨丙烯酰胺及3000吨聚合物项目,2003年,在多次考察、周密调研的基础上,投资3800万元兴建年产3万吨甲酸钠项目。企业的总资产达1.2亿元,有职工280人。先后获全国“诚信守法先进单位”,省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高新技术企业”“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和省农行“AA级信用单位”,市级“产品质量信得过企业”“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环保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1年,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机电制造行业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前身是胜利石油管理局动力机械厂,是隶属于中石化的改制企业,2004年7月成立股份公司。职工1200多人,有高级职称的53人,中级职称的182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6亿元,年生产经营收入总值8亿元。公司于1996年通过中国船级社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该公司生产的燃气机系列产品,1190NT型单缸天然气机曾被山东省和原石油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原石油工业部新产品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被国家科委列为“八五”期间重点推广的节能产品。该产品销往全国20个油气田、煤矿、焦化厂,并出口南北美洲、非洲、中亚、东南亚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在燃气机方面走在国内同行的前面,处于主导地位。
  纺织行业东营阳光丝业有限公司占地8004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总投资8300万元,拥有1300公顷桑蚕种植基地,12组国内先进的飞宇2000优选型自动缫生产线,年加工桑鲜茧150万公斤,生产白厂丝400吨,每年促进农民增收1200万元,是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省市“重合同重信用”企业,连续三年被东营市商业银行评定为AAA级信用等级企业,自2003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04年10月顺利通过了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IS0140001环境体系认证,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005年8月,公司顺利完成与天信公司的合资合作,新上年产200吨生丝和年产200吨捻线丝项目。
  木材行业东营市胜辉木业有限公司于1986年成立,已经发展成为占地6万平米、拥有四家分公司、4万多平米厂房、1000多名职工,获IS0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的现代化大规模外向型企业集团。拥有标准厂房3万余平方米,采用先进进口设备生产,产品主要包括民用家具、办公家具、客房家具的配套系列和高档实木地板系列。产品已出口到欧洲、美洲和东南亚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各大城市济南、青岛、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均有销售。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东营区志(1998-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8年12月

本书详实地记载了1998~2005年东营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突出展示了近年来东营区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