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业企业改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786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工业企业改制
分类号: F40
页数: 1
页码: 256
摘要: 1998年后,东营区工业企业立足企业的现实状况,加快企业管理改革,实现规模、成本、价格、质量的市场竞争优势和综合经济效益。
关键词: 工业企业 工业企业改制 国有工业企业

内容

1998年后,东营区工业企业立足企业的现实状况,加快企业管理改革,实现规模、成本、价格、质量的市场竞争优势和综合经济效益。
  2000年9月,东营黄河口氯碱厂实行股份制改造,更名为东营胜利电化有限责任公司。12月,东营石油化工厂改制为东营市海科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1年2月,东营市海科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经营东营天东生化有限公司。6月,东营德裕制衣有限责任公司进入破产程序,设备、厂房进行拍卖,给股东发放安置费进行安置。
  2002年,加快企业股权结构调整。蓝海集团、海科化工公司、渤海物资集团等企业按照坚持经营集团控股、董事长持大股、职工自愿参股的要求,分别在股权结构调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04年11月,以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东营市海科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母公司,以东营市海科新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东营天东生化工业有限公司、东营市海科气分有限责任公司、东营市海科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为控股子公司,组建山东海科化工集团。
  2005年3月,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控股胜利电化,更名为山东海科胜利电化有限公司。8月,东营阳光丝业有限公司与东营市天信纺织集团实行合资合作,实现强强联合,注册资金2000万元,其中:天信集团出资1400万元,占公司股权70%;东营区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出资400万元,占公司股权的20%;东营区龙居镇政府出资200万元,占公司股权的10%。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东营区志(1998-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8年12月

本书详实地记载了1998~2005年东营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突出展示了近年来东营区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