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黄河治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785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黄河治理
分类号: TV88
页数: 3
页码: 237-239
摘要: 本节黄河治理包含堤防、险工、滩区、南展工程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黄河治理 治理 河道治理

内容

堤防东营黄河系1855年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的。堤防包括临黄堤和南展堤。东营区临黄堤自龙居镇老于村至吕家村(桩号为189+121一201+300),全长12179米;南展堤自龙居镇大孙村至尚家村(桩号为3+750一10+500),全长6750米。辖区河道两岸间距600一1300米,最窄处麻湾险工下首间距572米,具有窄、弯、险的特点,历来防凌防汛任务繁重。现有堤防是在原民堰基础上,经过人民治黄后三次大复堤和2003年堤防道路施工后形成的。
  加高、帮宽、硬化黄河堤防是在1979年起至1983年第三次大修堤后,鉴于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加重,排洪能力降低,原堤防伏秋大汛期遇雨,防汛车辆、调运物资难以通行,妨碍黄河防汛工作。2003年,按2000年设计水平(防御黄河艾山下泄流量11000立方米/秒设防标准,堤顶超高2.1米;顶宽平工段8米,险工段9米;临河堤坡1:3,背河堤坡1:3),进行加高帮宽,并修成沥青路面,使大堤抗御大洪水能力提高。
  淤背固堤东营区段堤防全部处在南展区内。1979年起,安排机淤固堤,初始机淤没有统一标准,宽度、高度不一。1979年,山东河务局规定:淤背宽度险工段50米,平工段30~50米,淤背高度高出堤身断面浸润线出逸点l米(包括盖顶厚0.5米)。为适应黄河防汛要求,黄河水利委员会规定:新淤背工程按防御艾山下泄流量11000立米/秒,与设计水平2000年水位持平,淤背边坡1:3,按照规定标准施工。1999年11月至2000年6月,对陈家至赵家淤区196+819一197+530进行机淤盖红,完成土方38,4万立方米。2000年8月至2000年11月对老于淤区189+121~189-1-900险点地段进行淤背固堤,完成土方43.2万立方米。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对张家至林家淤区,赵家至三里淤区进行机淤固堤,完成土方46.8万立方米。至2002年底,累计完成机淤固堤土方128.4万立方米,2002年后未安排机淤任务。
  滩区辖区有滩区2处,即老于滩(老于一刘家)、赵家滩(张家蒋家),滩区地势比较平坦,顺河道纵向比降与河道相似,约为l/10000,横向比降1/3000~1/5000,形成滩唇高、堤根低的“悬河”局面。老于滩高程为12.20~13.40米,滩内无村庄,主要种植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赵家滩高程为11.50-13.70米,滩内无村庄,主要种植桑树、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境内滩区总面积为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3公顷,滩区涉及龙居镇的11个村庄,人口8853人。
  险工境内有南坝头、麻湾、打渔张3处险工。
  南坝头险工始建于1947年,位于1937年麻湾决口口门的南坝头,原属麻湾险工。1953年经山东河务局批准,独立编号,命名南坝头险工。有坎岸19段,工程长度1243米,护砌长度1117米。1999年10一12月,按2000年设计水平年改建1#坝6段坝。1999年11月至2000年3月改建3甘、4#坝。2000年新建7界、8#坝,2002年9—12月新建5廿、6 rr坝。完成土方19.7万立方米、石方4.05万立方米。
  麻湾险工始建于1946年,具有窄、弯、险的特点,是宽河道进入窄河道的咽喉,为历年卡冰壅水重点,共有坝岸56段,工程长度2347米,护砌长度2338米。1999年11月至2000年6月改建l#一33讨共12段坝,完成土方8.1万立方米、石方1.2万立方米。
  打渔张险工始建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有坝岸16段,工程长度676米,护砌长度605米,1997年后未新建改建。
  南展工程为减轻窄河道凌洪威胁,1971年9月经国家水电部批准,在窄河道上首兴建黄河南岸展宽工程。1978年底完成主体工程,该工程以分洪分凌为主,结合放淤造滩,引黄灌溉。南展堤起自东营区老于村皇坝,至垦利县西冯,全长38.65公里,距临黄堤3.5公里左右,展宽区面积123.3平方公里,设计滞洪库容3.27亿立方米。至1983年,累计完成土方3388.81万立方米,石方8.1万立方米,混凝土3.88万立方米,用工1485万个,完成投资6033.61万元,建成后尚未使用。境内南展堤起止桩号3+750~10+500,长6.75公里。设计标准按1962年设计水平年艾山流量1300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超高2.1米,堤顶起点高程18.90米(大沽基点,下同),终点高程18.16米,顶宽7米,临背边坡1:3。该段土方工程于1971年施工,1972年竣工,完成土方170万立方米。展宽区面积27.3平方公里,耕地1600公顷,建分凌分洪闸2座,排水闸l座,电力扬水站l座。共修筑村台11个、811392平方米,迁移自然村20个,安置群众1.2万余人。至1997年底,境内南展宽工程,共完成土方634万立方米,石方4.38万立方米,砼1.95万立方米,用工485万个,投资1950万元。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东营区志(1998-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8年12月

本书详实地记载了1998~2005年东营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突出展示了近年来东营区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