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淡水渔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784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淡水渔业
分类号: S9
页数: 2
页码: 228-229
摘要: 本节淡水渔业包含淡水养殖、休闲渔业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淡水渔业 内陆渔业

内容

淡水养殖 1998年,东营区加大对淡水池塘的开发力度,年内总投资1400多万元,开发池塘667公顷。其中,建高标准池塘567公顷,大棚40栋,河蟹育苗场两个;上农下渔生态综合养殖小区67公顷,全区淡水养殖面积达2800公顷,淡水养殖总产量8787吨。养殖种类在稳定传统品种草鱼、鲢鱼、青鱼、鳙鱼、鲤鱼、鲫鱼等基础上,着重引进名优稀新品种,新引进美国胭脂鱼、革胡子鲶、南方大口鲶、大银鱼等。名优品种10多个,占养殖面积的92.5%。开辟蟹鱼、鱼虾、鱼鳖、大水库网箱养殖以及大银鱼为主的多品种混养模式,利用生物互栖共生原理,减少投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效益,年内全区河蟹养殖面积667公顷,产量4080吨,创产值4716万元。1999年,两处育苗场利用地下卤水培育河蟹苗获得成功,产河蟹大眼幼体200公斤,创产值100万元,获利税30万元,结束东营区无河蟹育苗场的历史。同年9月从胜利镇河蟹样板园选送的黄河口毛蟹,在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实现了东营区农业名牌产品零的突破。胜利镇河蟹样板园养殖总面积533公顷,年产值3900万元,被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为黄河口毛蟹生产基地。样板园为全区淡水养殖业起到辐射、带动作用。龙居乡、史口镇、油郭乡利用水库进行大银鱼移植、河蚌育珠、网箱养殖获得成功。2000年,东营区推广池塘网箱养殖,共发展116个,网箱养殖面积1850平方米。2001年,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引进新品种南美白对虾进行试养,获得成功,此外开展黄河口毛蟹池塘养殖大规格成蟹试验和33公顷以上的大型水库综合立体养殖利用等。2002年,进一步扩大低盐度地下卤水养殖南美白对虾面积。2005年,东营区淡水养殖总面积3400公顷,其中池塘养殖面积1067公顷,水库养殖面积2333公顷。培养养殖大户20余户,名优品种20多个,名优品种覆盖率80%以上。其中低盐度地下卤水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360公顷,总产量750吨,经济效益700万元,成为当地淡水养殖的一个主导品种。
  休闲渔业 2000年后,休闲渔业在东营区逐步兴起。2002年起,城区休闲渔业先后开发黑泥洼垂钓场、东营西郊垂钓场、茶坡水库、立新水库、田家庄园、海堤乐园、胜利垂钓场、洪发垂钓场、万泉垂钓场、井下农业公司垂钓场、胜阳垂钓场等一批集观光、垂钓、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渔业区。2005年,东营区有休闲渔业区10余处,垂钓总面积达249公顷,年总收入300万元,纯收入180多万元。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东营区志(1998-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8年12月

本书详实地记载了1998~2005年东营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突出展示了近年来东营区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