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畜禽改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782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畜禽改良
分类号: S8
页数: 3
页码: 222-224
摘要: 东营区着重实施黄牛、生猪、肉羊良种化工程,充分发挥乡镇改良站、点和个体配种户的作用,利用冷配技术,对山羊、绵羊、奶牛、肉牛等进行杂交改良。
关键词: 畜禽 东营区

内容

东营区着重实施黄牛、生猪、肉羊良种化工程,充分发挥乡镇改良站、点和个体配种户的作用,利用冷配技术,对山羊、绵羊、奶牛、肉牛等进行杂交改良。
  山羊 2000年8月,市华辰公司引进425只纯种波尔山羊,正农公司引进220只,采取纯繁、胚胎移植,当年繁育361只,年底累计存栏1006只;积极推行杂交改良,开展人工授精技术,组建波尔山羊人工授精站10处,能熟练掌握人工授精技术的达20多人。区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每只种公羊补贴5000元,全区调拨种公羊48只,杂交改良当地母体山羊2.9万只,年末存栏山羊500只以上的养殖小区4个,50—100只养羊大户20户,全区山羊存栏达4.12万只。2000年4月28日,东营区被命名为“中国波尔山羊繁育改良生产基地”。2001年6月29日,东营区首届波尔山羊发展大会召开,把波尔山羊产业化确定为全区畜牧工作的中心。区政府采取优惠措施,每只波尔山羊种公羊由区财政补贴3000- 5000元,乡(镇)补贴2000一3000元,把每只价值1万—2万元的种公羊102只下放到农户饲养,建立配种网点80多处,逐步建立起波尔山羊杂交改良繁育体系。年内,全区从外地引进母体山羊1.23万只。
  年底,全区存栏纯种波尔山羊1500只,杂交改良2.51万只。区政府给予养殖波尔山羊杂交一代达100只以上的大户l万元奖励。
  2002年,发展波尔山羊产业化,推行深度杂交改良。下放种公羊22只,增加配种网点,杂交改良数量达4.5万只,存栏波尔山羊杂交一代3.6万只,二代6500只,三代480只。年末,全区纯种波尔山羊存栏2850只,肉羊存栏达100只以上的大户20余户,20只以上的1300余户,年内出栏纯种波尔山羊1000余只,杂交羊3万只,直接经济效益3000万元。2003年,全区纯种波尔山羊存栏4100只,杂交改良5万只,存栏羊300只以上的大户23户,100只以上的达48户,50只以上的1000多户,全区有肉羊销售点7处,销售网络初步形成。
  2004年,区财政给每只波尔山羊种公羊补贴350元,将355只波尔山羊种公羊下放到养殖大户,再次扩大配种网点,提高杂交改良的速度和质量。年内杂交改良当地肉羊7.6万只,使肉羊生产在全国处于低谷的情况下,东营区仍然保持较高的发展势头。山羊良种覆盖率达到65%。
  绵羊 2001年,东营市华辰公司从南非引进世界优良的绵羊品种——杜泊绵羊20只,该品种头清秀、背腰平直,四肢粗短,体躯呈圆桶状,属肉用绵羊,且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增重速度快,产肉率高,胴体品质好。当年纯繁17只、杂交改良50只,表现出较好的杂交优势。2003年,全区从东营市燕顺种羊场、绵野高科技园农业公司(原市正农公司)、超大现代农业集团东营畜牧分公司(华辰公司)引进杜泊绵羊、无角多赛特、特克塞尔等优良绵羊种公羊130只,区财政给予8000元/只的补贴,当年杂交改良2300余只。2005年底,全区累计杂交改良4.23万只,绵羊良种覆盖率51%。
  奶牛 1998年底,全区奶牛存栏量仅为124头,只有十几家农户散养。2002年,东营区对奶牛生产重点扶持,建成7处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当年引进良种奶牛1000余头,年底,全区存栏奶牛1148头。2003年,新增奶牛350头。2004年,东营区奶牛养殖重点推广高产实用技术,新建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2处,其中,龙居镇小麻湾村成立奶牛协会,注册东营市“益源”乳业公司并正式投产。全区新增奶牛400余头,总存栏量达到1900头。在奶牛改良方面,抓良种引进,使全区奶牛良种率逐年提高;充分利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提高良种奶牛繁殖速度和质量;适时淘汰低产奶牛,优化奶牛群体,提高产奶量。2005年,全区奶牛存栏2322头,奶牛良种覆盖率95%以上。
  肉牛 2000年,全区设肉牛冷配网点8处,引进利木赞、西门塔尔、夏洛来种牛冻精,改良当地黄牛。是年,绿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加拿大客商合作,投资250万元,从加拿大引进肉牛品种安格思200头,海伏特100头,并聘请外国专家开展肉牛胚胎移植。
  1998年,全区肉牛改良2.51万头,年存栏牛达万头以上的有西范乡、龙居乡、牛庄镇。是年,西范乡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黄牛改良先进乡镇”称号。1998-2005年,全区累计黄牛改良12.8万头,肉牛良种覆盖率50%以上。随着畜禽结构的调整,肉牛存栏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猪主要是引进良种种公猪长白、大白、杜洛克、汉普夏、迪卡、皮特兰等,改良当地品种。全区有猪配种网点38处,杂交改良当地猪,提高瘦肉率。猪的良种覆盖率80%。
  鸡全区蛋鸡良种覆盖率80%,肉鸡良种覆盖率100%。1998年,史口镇刘三村存栏良种蛋鸡10万只,养鸡大户86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0%,畜牧产值980万元,利润200万元,人均3900元,成为全市蛋鸡良种专业村。
  鸭 2004年9月,全区共发展合同肉鸭养殖户18户,存栏肉鸭10万只,出栏肉鸭20万只。依托东营市金信食品有限公司、力生鸭业有限公司、新洲鸭业有限责任公司引进樱桃谷鸭4万套。
  年孵化鸭苗600万只,大力发展肉鸭养殖。2005年底,存栏肉鸭30万只,出栏肉鸭102万只,养鸭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东营区志(1998-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8年12月

本书详实地记载了1998~2005年东营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突出展示了近年来东营区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