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行政执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778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行政执法
分类号: D912.1
页数: 2
页码: 185-186
摘要: 1998年,开展“清查山西毒酒、整顿白酒市场、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全区性拉网式监督检查行动,检查市场58处,查获劣质白酒6000余瓶。12月,开展打假保优集中行动,没收假冒伪劣产品一宗,标值8万余元。1999年,在“净市场、保两节”活动中,没收低压电器、烟酒等假冒商品标值5000元;在“查农资、保春耕”活动中,没收销毁劣质农资产品价值35万元;在“查建材、保建设”活动中,对使用不合格建材的施工单位做出停止使用和销售处理。11月,对辖区加工销售“病死鸡”的情况进行检查,查获劣质烧鸡800只。2000年,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若干意见的决定》。5月29日,全区质量和打假工作会议召开,建立质量和打假工作责任制,出台《东营区关于质量和打假工作实施意见》。10月,联合其他打假成员单位,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查获假冒伪劣商品100余万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窝点4个。
关键词: 行政赔偿 行政许可法 行政执法

内容

1998年,开展“清查山西毒酒、整顿白酒市场、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全区性拉网式监督检查行动,检查市场58处,查获劣质白酒6000余瓶。12月,开展打假保优集中行动,没收假冒伪劣产品一宗,标值8万余元。1999年,在“净市场、保两节”活动中,没收低压电器、烟酒等假冒商品标值5000元;在“查农资、保春耕”活动中,没收销毁劣质农资产品价值35万元;在“查建材、保建设”活动中,对使用不合格建材的施工单位做出停止使用和销售处理。11月,对辖区加工销售“病死鸡”的情况进行检查,查获劣质烧鸡800只。2000年,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若干意见的决定》。5月29日,全区质量和打假工作会议召开,建立质量和打假工作责任制,出台《东营区关于质量和打假工作实施意见》。10月,联合其他打假成员单位,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查获假冒伪劣商品100余万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窝点4个。
  2001年,立案查处289起违法案件,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窝点10个。2002年,开展“农资打假”“八大战役”(食品、棉花、汽车消费产品、农资、锅容管特、建材、进出口产品、危险化学品)“三重一打”(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产品,严厉打击)等专项打假工作,同时对计量、标准化、生产许可证、安全认证、产品标识等方面违法行为进行整顿。全年累计查获假冒伪劣案件320起,货值额180余万元,涉及小电器、味精、摩托车、拼装车、钢材、酒类、化工、抽油泵等60多个品种,端掉制假、售假黑窝点10个,受理企业和消费者投诉26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50万元。2003年,提出从源头抓质量,执法区域监管模式,重点对涉及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的产品进行查处,没收劣质塑料包装袋600万个,查获不合格液化气30吨,取缔两个提炼“地沟油”窝点;开展“查建材,保建设工程”活动,查获劣质钢材计80吨,取缔“小轧钢”窝点3个;围绕防治“非典”工作,重点对防“非典”产(商)品进行严厉查处,没收不合格防“非典”产(商)品货值1.7万元;针对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阀门、农资、3C电器产品、汽车配件等产品进行查处。2004年,全面推行“区域监管责任制”,区政府下发《关于实行质量监督与打假工作区域监管责任制的通知》,把全区划为10个责任区,局内确定3个监管小组,18名监管人员,把区域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对辖区内生产企业基本情况普查,建立企业质量档案203家,并实行A、B、C、D四个档次目标分类管理。10月,全区食品加工业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召开。在“禽流感”防治工作中,对禽类产品生产加工集中的场所、存放冷库和集贸市场统一进行清理检查。安徽阜阳奶粉事件后,对劣质乳制品可能流通的镇、街道116个村694个经销点进行排查。
  2005年,对质量监督与打假工作区域监管小组人员和职责进行调整,成立3个区域监管小组,4个专业监管小组。把所有生产区域明确到监管小组,各个企业明确到具体监管人员,签订责任书,从每个乡镇聘请一名分管企业的领导为协管员。新增企业质量档案70家,对260多家企业进行巡查。加强生产许可证企业的管理,凡属于生产许可证范畴的,严格生产条件审查,对不符合生产条件的责令进行整改、转产或取缔。加大对无证产品的查处力度,查处12种产品、80个生产企业和经销点,货值金额10余万元。全年共收到市局“12365”投诉热线转来的投诉16件,涉及地条钢、涂料、化妆品、加油机、防水卷材等方面,均处理完毕。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东营区志(1998-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8年12月

本书详实地记载了1998~2005年东营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突出展示了近年来东营区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