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城市专业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772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城市专业规划
分类号: F21
页数: 2
页码: 124-125
摘要: 东营市先后编制西城风貌、绿地系统、给水、排水、热力、电力等规划及西城排水规划,中心城环卫、土地有偿使用规划等城市建设专业规划。在深入研究东营城市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中心城“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的总体布局,即“浓荫掩碧水、绿树抱白楼”的风貌特征。
关键词: 计划经济学 计划模型 社会发展计划

内容

1999年底,东营市为解决城市规划滞后的问题,先后编制东营市对接地区分区规划、对接区南段控制性详细规划、东营区政府修建性详细规划、东城西部控制性详细规划、西城东部控制性详细规划、东城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商河路商业街改造、胜利大街及其他主要道路街景设计等城市设计。
  中心城对接区南段控制性规划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2002年6月完成。主要内容为:按照《分区规划》所界定的城市可建设用地的范围,对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范围确定为东一路、南一路、西一路、潍坊路的围合区域,用地面积约为36.5平方公里,可划分为北块、南块和东南块。
  对接区南块以东一路、黄河路、西一路、北二路为界,是对接区的主体区域,规划区域形状近似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由南北向的东青高速公路贯穿区域中部,将规划区分割为东西两个区块,它们分别隶属于东营市中心城的东城区和西城区。对接区南块的总用地面积约为21.2平方公里,其中西段为11.4平方公里、东段为7.5平方公里、中段高速公路及其隔离绿带占地为2.3平方公里。
  商河路步行街规划新加坡工程集团负责编制,2002年9月完成。商河路步行街中段位于东营西城繁华地区,由西三路至胜利广场,全长约1500米,控制宽度为现状中心红线两侧各50米。用地总面积156163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1576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2947平方米。该项目功能定位以购物消费为内容,参照国内外成功的商业区与步行街模式,并结合商河路实际进行详细规划设计。
  根据商河路现状空间环境特点及原有道路的组织结构,利用点、线、面,结合丰富而有序的空间形态,空间序列中贯穿一系列由建筑围合的大小广场和交叉口,形成多层次的步行空间网络与领域很强的空间节点。通过立面改造和规划控制,沿路建筑设计将使现有与新建的建筑外貌共同形成一组尺度、风格、内容协和,各具特色,且含现代形象代表和象征意义的建筑组团。城市设施与装饰小品设在公共场所中,能满足群众在城市中的不同需求,譬如信息传送、休闲、清洁、保安、分界等等。商河路步行街照明灯饰是以建筑照明、商业照明和路灯照明三个层次组成,并以庆典、壮观、适中与浪漫四种气氛定位推荐灵活性用途,把四个磁性点和道路交叉口、广场、高层建筑列为重点。
  第三节城市专业规划
  东营市先后编制西城风貌、绿地系统、给水、排水、热力、电力等规划及西城排水规划,中心城环卫、土地有偿使用规划等城市建设专业规划。在深入研究东营城市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中心城“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的总体布局,即“浓荫掩碧水、绿树抱白楼”的风貌特征。
  西城风貌规划由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1999年12月完成。规划近期至2005年,远期至2010年。西城风貌内涵定位为,西城是“胜利精神”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塑造的独特生态形象的现代石油城。确定城市色彩以“荒原绿洲、温暖家园”为色彩主题,以淡雅、明快的暖色系为城市主色调,以凝重的褐红、砖红、中灰等为辅助色。城市重点景观区,一是西三路、青岛路、胜华路、淄博路四条城市干道所围合的区域,二是以石油大学为主体的石油科技风貌区,三是正在建设中的耿井生活区,四是以首站为中心的油库区。确定重点街道景观区,为西三路、泰山路、五台山路、胜华路、太行山路、淄博路、济南路、青岛路、海河路、日照路,其中西三路、太行山路、日照路两侧街区在以后的改造和建设中以突出民俗特色为主。
  西城绿地系统规划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1998年9月完成。规划期限近期1998-2000年,远期2001~2010年。规划范围东自城东游乐园,西至天山路,北自潍坊路,南至机厂南。规划西城绿地结构为一环、一带、六纵、六横、九园。一环即环城生态绿地;一带即广利河绿化带,六纵即六条南北向城市主干道,六横即六条东西向城市主干道,九园即九个市区级公园。
  第二章城市建设
  1984年,东营区、牛庄区均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设办公室、施工股、城乡建设股、环境保护办公室。两区合并后,成立东营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保留内部机构。1989年11月,改称东营区城乡建设委员会。1991年5月,东营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成建制移交东营区管理。10月,更名为东营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隶属区城建委。1997年,东营区城乡建设委员会内设办公室、建设工程股、村镇建设股、设计股(计划财务股),下辖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城市建设管理监察大队、房地产开发管理办公室、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市政园林管理处、房地产管理所、工程质量监督站、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站、工程质量检测站、城乡建设规划设计室、城市排水管理所、建委机关车队等。
  第一节机构东营区建设局 2002年机构改革,东营区城乡建设委员会更名为东营区建设局。区房产管理局升格为隶属于区建设局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降格为区建设局下设的副科级事业单位。不再保留区房地产开发管理办公室,改为区建设局内设机构,撤销区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其职能并入区建设局。设立东营区城市管理局,为区建设局管理的正科级事业单位。2005年底,建设局下设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与其合署)、建筑工程管理股、城市建设管理股、村镇建设管理股、房产管理股;直属事业单位有城市管理局、房产管理局、城市建设管理监察大队、房地产管理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排水管理所、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市政工程拆迁办公室、局机关车队等。干部职工70人。
  东营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 1991年5月,东营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成建制移交东营区管理。10月,更名为东营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隶属区域建委。1993年5月,区市容环境卫生管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东营区志(1998-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8年12月

本书详实地记载了1998~2005年东营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突出展示了近年来东营区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