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落地原油回收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771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落地原油回收管理
分类号: F406.1
页数: 2
页码: 116-117
摘要: 1984年5月,山东省胜利油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落地原油调拨令制并印制准运证。市油区办参照其印制东营市落地原油调拨令和准运证。1996年3月,东营区政府印发《东营区落地原油管理暂行办法》《加强落地原油净化、外调管理的补充规定》,对运油油罐车标定吨位,发标罐证,发货单加盖“当日有效”章,持“准运证”,按“调拨令”所示销往省内外用油单位。1985-1995年,区境内先后设立茶坡等26个原油回收队,从业人员331人,年回收原油3万余吨。1997年10月,回收队8个,从业人员78人;回收队纳入区油区办和相关乡镇、街道的双重管理;从业人员须持有区油区办“回收证”和“东营区落地原油回收车牌照”上岗作业。1985年在东营区境内建立史口、广利和东赵净化站。1995年10月,区内有24个净化站,拥有锅炉26台,净化池47个。1984-2000年,区油区办分别与胜采二矿、东辛采油厂一、二、四矿和边缘井管理队、现河采油厂l、二矿进行多次落地原油交接,并办理原油成本费等23个会计项目的结算业务。
关键词: 工业企业管理机构 行政机构 企业管理

内容

1984年5月,山东省胜利油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落地原油调拨令制并印制准运证。市油区办参照其印制东营市落地原油调拨令和准运证。1996年3月,东营区政府印发《东营区落地原油管理暂行办法》《加强落地原油净化、外调管理的补充规定》,对运油油罐车标定吨位,发标罐证,发货单加盖“当日有效”章,持“准运证”,按“调拨令”所示销往省内外用油单位。1985-1995年,区境内先后设立茶坡等26个原油回收队,从业人员331人,年回收原油3万余吨。1997年10月,回收队8个,从业人员78人;回收队纳入区油区办和相关乡镇、街道的双重管理;从业人员须持有区油区办“回收证”和“东营区落地原油回收车牌照”上岗作业。1985年在东营区境内建立史口、广利和东赵净化站。1995年10月,区内有24个净化站,拥有锅炉26台,净化池47个。1984-2000年,区油区办分别与胜采二矿、东辛采油厂一、二、四矿和边缘井管理队、现河采油厂l、二矿进行多次落地原油交接,并办理原油成本费等23个会计项目的结算业务。
   由于胜利油田改革的深化和采油工艺的不断改进,落地原油数量在20世纪末骤减。2001年4月,东营区油区办公室同胜利油田有关部门协商达成共识,对境内的落地原油回收体制进行改革:原有8个回收队、24个净化站只保留4个,纳入油田和油区办双重管理;油田每年给东营区一定数量的协议油指标,由东辛采油厂、现河采油厂和胜利采油厂兑付;采油厂将指标下达到具体油矿,油矿将产量低、不便进入流程的边远单井交油区办管理,油地双方共同承担护井任务,测定产量,所产原油抵协议油指标;油区办协助油田处理好工农纠纷,扶持上产油井40多口,交油田重新启用。此项改革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因工农纠纷而处于停产和基本停产的单井重新启动,为油田增加产量;油区治安秩序明显好转,涉油案件得到遏制,区油区办为财政上交资金额增加。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东营区志(1998-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8年12月

本书详实地记载了1998~2005年东营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突出展示了近年来东营区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