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矿产资源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7701
颗粒名称: 第七节 矿产资源管理
分类号: F205
页数: 2
页码: 96-97
摘要: 根据行政职能和矿产资源储量分布情况,东营区主要管理地下卤水、贝壳、地热资源。2005年底,全区矿产企业4家,其中:盐厂2家,贝壳加工厂l家,地热企业l家。
关键词: 生态管理 生态模式 资源保护

内容

根据行政职能和矿产资源储量分布情况,东营区主要管理地下卤水、贝壳、地热资源。2005年底,全区矿产企业4家,其中:盐厂2家,贝壳加工厂l家,地热企业l家。
  矿业权设置依据矿产管理法律、法规要求,采矿许可证审批、资质发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原则,规范审批行为,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并向社会公开办事程序、办理时限和收费标准,严格按程序和制度办事,增加采矿登记的透明度。1998-2005年,办理采矿许可证18家,注销采矿许可证14家,并做好企业的采矿许可证延续工作。2002年初,始建矿产企业档案,实行一企一档,对每家矿产企业概况、生产经营、缴费情况等重新调查,掌握矿产企业基础情况和动态变化,实现开采矿产全过程监督。采矿权变更延续必须填报关于储量变动、合法开采,依法缴费及关闭矿山,注销等资料,以及各类专项检查都归入采矿权人的监督管理档案。做好矿产储量统计工作,统计重点为企业生产消耗矿产资源量,年末保有储量,掌握企业矿产储量的变动情况。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建立矿费征收管理工作责任制,明确征收管理工作责任人。1998-2005年,连续8年实现实征率100%,超额完成矿补费征收任务,足额入库。2003年,获得全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先进单位称号。
  矿业秩序整顿 2001年,东营区矿业整顿与矿业秩序工作通过省国土资源厅检查验收。2002年7月,开展矿业秩序大检查,对辖区内所有采矿活动进行全面排查,并根据东政办发[2002]27号文件要求,注销辖区内个体砖厂的采矿许可证,取缔实心砖生产。对莱州湾贝壳开采不合理的开采区,全部关停。2003年初,将莱州湾贝壳开采区作为矿山闭坑复垦区,平整回填后用于卤虫养殖。8月,对辖区内7家采矿企业换发新证,顺天贝壳开发有限公司因无生产能力,两年未开采,依法注销。2004年7月,引导成矿率低的东营区盐厂四分厂和东营胜利电化有限责任公司盐厂实行联营的方式进行改制。2005年4月,按照东营市国土资源局《关于查处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的紧急通知》精神,对辖区内的持证采矿企业进行清理。9月,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要求,对六户镇地下卤水开采进行专项整治,办理注销登记6家,变更登记2家,延续登记l家。12月,出台东营区整顿与规范矿产开发秩序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加大对地勘项目的监管,对省地矿工程建设集团在东营区内开展的地热资源普查进行全程监督,完成当年最低勘查投入完井报告,维护矿产资源勘查秩序。
  矿法宣传 1998年后,东营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简报、宣传栏、悬挂条幅、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在城乡宣传贯彻落实矿产资源法。1998- 2005年,共张贴标语300余条、悬挂横幅160余幅,办黑板报、宣传栏80多期,出动宣传车70多辆,印发相关法律法规“明白纸”9000余份,为企业提供相关政策法规、各项审批所需材料及工作流程图。
  地质灾害防治东营区地处山东省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2000年后,区国土资源局在汛期指派巡回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警。2004年4月,根据东营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调查治理的总体部署,对辖区地面沉降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初步查明全区地质灾害分布和危害程度,完成《东营市东营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立项书》的编制。将牛庄一六户区、西城一东城、莱州湾区划为三个地面沉降灾害防治区,明确防治区的范围、危害特征及防治对策。充分发挥基层作用,实行上下联动、群测群防机制。2005年3月,完成《东营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20年)》的编制工作,6月通过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组的评氨11月,制定东营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严格执行汛期及日常地质灾害“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制度。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东营区志(1998-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8年12月

本书详实地记载了1998~2005年东营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突出展示了近年来东营区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