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图书馆
东营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东营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7670
颗粒名称:
序
页数:
2
内容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东营区志》(1998-2005)的出版,是全区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硕果,值得庆贺!
东营区位于山东省北部,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的中心区,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领导机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均坐落于境内,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4镇6个街道,面积1156平方公里,人口62万。东营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良,开发潜力巨大。建区后,全区人民解放思想,团结奋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一座年轻的城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明显改善,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由1984年建区时的1.03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40.9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1985年的0.1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0.56亿元。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农村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招商引资战略,加快培育支柱产业,规划建设了东营商贸园、东营胜利工业园区、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等发展载体。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规划建设了东营区新区、商河路商业步行街等重点工程,大力实施城区村居改造,现代化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小城镇规划建设和村庄改造成效显著,实现村村通柏油路、通客车、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不断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油区管理体制改革、乡镇街道规模调整、农村税费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区广泛深入开展“争当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排头兵”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和强大动力。深入推进油地校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加快融合。全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多项工作步入了全省全国前列。
《东营区志》(1998-2005)是首部《东营区志》的续志,是东营区的第二部社会主义新方志。新编《东营区志》详实地记载了1998-2005年东营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突出展示了近年来东营区改革和发展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志书资料丰富、结构严谨、图文并茂,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是了解东营区、宣传东营区、振兴东营区不可多得的工具书。我们要深入开展读志、用志活动,充分发挥地方志“资政、存史、教育”的功能。
编修地方志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任务艰巨。区委、区政府启动新编《东营区志》编修工作后,各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单位积极响应,通力协作,辖区内中直、市直有关单位广泛参与。区史志办公室全体编纂人员本着对东营区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严谨科学态度,不辞辛苦,默默耕耘,精益求精,数易其稿。在此,我们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为编纂《东营区志》呕心沥血、付出艰辛劳动的专、兼职修志人员,向具体指导、帮助我区修志工作的省、市和兄弟县区史志办公室的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东营区是一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已经步入了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勤劳智慧的东营区人民正在为建设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城市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努力奋斗。我们坚信,东营区人民一定会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东营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中共东营区委书记张传胜
东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共东营区委副书记
东营区人民政府区长赵国芳
二oO八年十二月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8年12月
本书详实地记载了1998~2005年东营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突出展示了近年来东营区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