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网络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工商行政管理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760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网络建设
分类号: F272.7-39
页数: 2
页码: 143-144
摘要: 1990年,东营区工商局为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水平,加强了工商信息化建设,购置1台康柏286型微型计算机和宽行针式打印机,建立起工商行政管理文印工作平台。东营区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由此起步。 2004年,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系统全面进入B/S模式。至2007年底,实现企业注册登记、年检验照、案件办理、市场管理、合同管理、商标管理、广告管理、经济户口管理、信用管理、收费管理等业务的网上办理。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企业经营管理 组织机构

内容

1990年,东营区工商局为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水平,加强了工商信息化建设,购置1台康柏286型微型计算机和宽行针式打印机,建立起工商行政管理文印工作平台。东营区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由此起步。
  1995年,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录入、打印、查询实现计算机单机管理,摆脱了手写营业执照的模式。1996年,在取得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私营企业登记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1998年,个体经济管理股内部3台计算机联网,实现受理、审查、打印、归档一条龙服务,规范了个体私营企业登记管理。
  1999年,东营工商分局按照山东省工商局“金管工程”实施方案要求,配置了“金管工程”第一批设备。此后,不断添置、更新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信息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4月,采用ISDN组网方式,实现分局机关与商河路工商所、淄博路工商所的联网。2003年6月,采用ADSL组网方式,实现分局机关与所有工商所及东营区行政服务大厅的联网,个体工商户的登记管理全部委托工商所进行,东营工商分局进入网络化办公和管理的新阶段。2004年6月,进一步加大投入,实现省、市、县(区)、所四级联网,构建起强大的城域系统专网,为实现工商信息共享,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全局共有计算机100台、服务器3台、路由器1台、交换机14台、激光打印机30余台。从分局领导、各科室到基层工商所,全部配备了台式计算机,部分工商所配备了便携式手提电脑,计算机配备率位于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前列。
  东营工商分局在不断更新配备硬件设备的同时,加快了工商系统信息网络建设。2000年11月,按照全省“金管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建立并开通东营区红盾信息网站,通过DDN专线接入互联网,与全省各市、县网站联通,实现省、市、县(分局)的三级联网。
  至2003年,通过运行的工商业务软件有企业登记管理、企业监督管理、私营企业监督管理、外资企业登记管理、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公平交易执法、市场管理、企业名称预核准管理、信息查询等11套,软件全部采用网络版,采用开放式SQL数据库。
  2004年,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系统全面进入B/S模式。至2007年底,实现企业注册登记、年检验照、案件办理、市场管理、合同管理、商标管理、广告管理、经济户口管理、信用管理、收费管理等业务的网上办理。

知识出处

东营区工商行政管理志

《东营区工商行政管理志》

出版地:2018年

本书以2005年为上限,下限至2018年12月。重点记述东营市工商行政管理14年的史实。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索引等多种体裁。全书包括机构与队伍、市场与合同管理、企业登记管理、商标管理、广告管理、法治建设等20编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