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个体私营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工商行政管理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757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个体私营经济
分类号: F014.1
页数: 3
页码: 75-77
摘要: 东营区建立之前,东营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产业结构单一。个体私营经济处在复苏发展状态,数量少、规模小,仅限于集贸市场零售、油田工矿区零星摆摊设点、城乡运输和传统手工业等行业。至1981年底,有个体工商业578户,从业人员1918人,资金354万元,营业额1200万元。
关键词: 个体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 个体所有制

内容

东营区建立之前,东营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产业结构单一。个体私营经济处在复苏发展状态,数量少、规模小,仅限于集贸市场零售、油田工矿区零星摆摊设点、城乡运输和传统手工业等行业。至1981年底,有个体工商业578户,从业人员1918人,资金354万元,营业额1200万元。
  东营区建立之后,中共东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改革、开放、搞活政策,全区个体工商业有了较快发展。运输、饮食、服务、修理、商业零售等行业发展迅速,商业网点遍布城乡,经营品种多,服务项目全,营业时间不受限制。1984年2月,国务院先后颁布《关于合作商业组织和个人贩运农副产品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农村个体工商业的若干规定》,允许合作经营组织、贩运业户多种经营,规定农村个体工商业应以经营零售业为主,允许从事城乡贩运和批量销售。同年7月,东营市政府批转市工商局《关于对全市个体工商业发展的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进一步放宽政策,加快农副产品、工业品批发市场及专业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大力发展为油田服务的行业,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至1987年底,东营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728户,从业人员达到6794人;夏季共发展个体冰糕临时营业摊点162个。
  1988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确立了私营企业的法律地位。6月25日,国务院颁布了《私营企业暂行条例》,鼓励引导私营企业健康发展。8月10日,东营市工商局制定了《关于鼓励支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十条措施》,进一步放宽和落实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发展政策。东营区工商局认真执行东营市工商局的规定,对个体工商户从办证之日起,免收6个月的工商管理费。11月,东营区工商局遵照山东省工商局有关文件精神,将私营企业从个体户中分离了出来,将个体工商业称为个体私营企业。广大个体私营业者充分发挥资金周转快、经营灵活的特点,不断开辟新的经营和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对繁荣市场、活跃经济、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方便人民群众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92年,东营区工商局在个体私营经济证照发放、场地安排、规费收取等方面给予优惠,促进了辖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至1993年,全区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1444户(其中商业5776户,餐饮服务业2438户,工业513户,交通运输业1961户,修理业726户,其他行业30户),从业人员31050人;私营企业发展到218家,从业人员3270人。
  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进一步确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为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创造了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同年5月,中共东营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鼓励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决定》,鼓励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代购代销,批零兼营;可以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或综合经营;可以向国有、集体企业人股,组成企业集团或松散型联合体;经政府批准,可以承包、租赁、兼并、购买国有、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可以试办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4月起,遵照东营市工商局《关于进一步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通知》精神,放宽从业人员及下岗、待业职工开办个体私营企业的条件。凡出具《困难企业职工登记证》进行注册登记的,只交纳证照工本费,一年内免交个体工商户管理费;放宽经营范围;引导、扶持专业村、专业乡镇发展;为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资产管理牵线搭桥。同年,东营区成立个体私营经济领导小组,加大了对个体私营经济的领导力度,促进了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至年底,发展个体工商户11612户,从业人员27610人,注册资金9536万元;资产过50万元的个体私营大户已达174家。
  1999年,东营市提出“大招商,大开放,大发展”的发展战略。东营工商分局在登记管理等方面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了辖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2000年,全区个体私营经济向生产型、科技型、外向型拓展,个体私营企业由过去的独门独户经营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2002年,东营工商分局大力实施“红盾帮扶工程”,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共帮扶民营企业114家。设立下岗职工服务窗口,提供全方位服务,为下岗职工再就业铺设高效、快捷的绿色通道。全年为下岗职工办理营业执照1000余个,减免各项费用100余万元。至年底,全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4744户,从业人员33338人,注册资金31123万元;私营企业发展到1694家,从业人员18620人,注册资金82843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大户237家,500万元以上的11家,1000万元以上的5家,经济总量和整体实力逐渐壮大和增强。全区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达13373万元,销售总额达152566万元,共安置下岗职工2678人。
  2003年7月,东营工商分局下放个体工商户登记权限,由工商所核发加盖分局印章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2005年,进一步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到企业中进行调查、走访,多方面征求合理化意见和建议,解决登记上存在的问题;开辟“公示栏”,将各项规定和优惠政策公开;将登记中的多环节审批改为审查、核准两个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意识,有效地促进了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2006。2007年,进一步完善了登记窗口制度建设,实行登记前发放“登记注册规范”,登记中认真辅导等多种方法,进一步提高登记窗口服务质量和水平;对辖区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在办照、规费收取、安排摊位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惠政策;积极开展“牵手”活动,建立帮扶制度,落实帮扶机构,确定帮扶人员,及时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共确定了10余家私营企业、20余户个体工商户作为联系对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同时又通过他们安置了部分下岗职工。为涉农企业和农民牵线搭桥,结合辖区各专业村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至2007年底,利用“红盾帮扶工程”帮扶民营企业310余家;为下岗职工免费办理执照3000余个、免收各项费用700余万元;发展“企业+农户”公司20余家,扶持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发展个体工商户18172户,从业人员22744人,注册资金83822万元;私营企业5060家,从业人员47758人,注册资金593418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大户已达1618家,500万元以上的270家,1000万元以上的114家,集团公司6家。全区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达24658万元,销售总额达178516万元,经济总量和增幅居全市前列。

知识出处

东营区工商行政管理志

《东营区工商行政管理志》

出版地:2018年

本书以2005年为上限,下限至2018年12月。重点记述东营市工商行政管理14年的史实。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索引等多种体裁。全书包括机构与队伍、市场与合同管理、企业登记管理、商标管理、广告管理、法治建设等20编内容。

阅读